太極拳各種主要手法有何攻防意義?
2025-07-30 14:55:10
太極拳各種主要手法有何攻防意義?
(1)掤:是攻守兼備的手法,是前臂掤圓,有向前膨脹向上浮託的意識,架於體前,抵禦對方按推自己的防衛方法。旨在使對方之力不能加於我身。搠的關鍵不在於與對手抗力爭衡,而在於旋腰轉化(圖3—1 6)。
(2)捋:是防守的方法。以我兩掌黏連對方手腕和肘,隨對方擊我的勁力方向因勢利導,延長其動勢,以我的腰腿勁轉化,改變其用力方向,使之落空(圖3—1 7)。
(3)擠:是進擊手法。以自己的一臂加上另一手的助力,作用於對方的弱點上,使其失重後倒(圖3—1 8)。
(4)按:是進擊手法。以雙手推按對手,發全身之勁力,主宰於腰,使其失勢向後傾倒(圖3—1 9)。
(5)採:是攻擊手法。是驟然發勁,猛力向下或向後牽扯對方。發勁突然而乾脆,如採摘樹上的葡萄,故名採。 「力要向下,必先寓上意",先稍隨對方勁力向上提引然後下挫。常用方法是雙手抓住對方手腕,由高處向下用迅猛之力下墜。日常生活中如售貨員綁紮貨品後,要用力把繩子挫斷的樣子,其發力的方法就是採之一例(圖 3-20)。
(6)捌:是寓守於攻的方法。利用一個力矩的作用或旋轉的滾動力將對方來勢破壞,分散其集中而來的勁力(圖3—2 1)。
(7)肘:是擊法。屈曲小臂, 以肘尖橫撞或頂擊對方胸、肋(圖 3-22)。
(8)靠:擊法。用身體的大關節及周圍部分以內勁靠撞對方。如肩靠(「斜飛勢」式)、背靠(「背折靠」式)、臂靠(「野馬分鬃"式)、肘靠(陳式的中盤,42式太極拳的馬步靠),此外還有膝靠、胯靠、臀靠等(圖3—23)。
(9)搬攔捶:是守、攻並用的技法組合。搬是一法,攔是一法,捶又是一法,三法習慣連環使用。搬,是旋臂滾肘,以自己的尺骨一側截斷對方伸臂向我胸部的進擊(如直衝拳或推掌)。攔,是對方被截後,繼以另一手向我面部或胸部襲來,我則以另一手掌橫向攔截拍開,並不待其稍緩,隨即以另一手握拳直擊對方,是為捶(衝拳)(圖3-24,3-25)。
(1 O)栽捶:是進擊法。對方倒地或從下盤攻我,我即以拳向下衝擊對方的頭部或胸部、腹部(圖3-26)。
(11)『指襠捶:是連消帶打的進擊法。以一手摟開對方踢膝的腳或衝拳,同時用另一手握拳衝擊其小腹或襠部(圖3-27)。
(1 2)撇身捶:是閃擊法。對方自我背部突襲,我稍覺知,即後轉閃身並以拳橫擊其肘尖部位,打折其臂或以上臂外側翻壓對方小臂,同時以拳背撇擊其頭面部(圖3—28) 。
(1 3)貫捶:是雙手或單拳繞環貫擊對方頭部的殺招,如「打虎勢"式和「雙峰貫耳"式(如圖3—29)。
「雙峰貫耳」俗稱「牛角捶",是用雙拳夾貫對方頭部的攻勢,但並不入太極五捶之列。
(1 4)肘底捶:是著名的太極五捶之一。其拳置於肘下是以靜待動,當我以左掌穿、拿、鎖、扣攻向對方之後,我的右拳已駐於左肘下等待對方的反應。如對方集中注意力破解我左手的攻勢,我即以右拳自肘下偷襲對方的胸、腹或肋部(圖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