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周身俱能輕靈
2025-08-03 06:12:08
筆者數十年對太極拳的習練探究 筆者數十年對太極拳的習練探究,要做到「周身俱能輕靈」,必須掌握這樣三點:即,四肢要完全納入被帶動的狀態;用「守竅」之法,拿住丹田練;以喉頭髮勁,進行呼吸。
首先,四肢要完全納入被動的狀態
人的四肢,在習慣上是自動、直動的。太極拳用的是「意」,不在外面。
這裡的「意」,非意念之謂.乃專指太極的一種特殊打法——「腰脊」(「胸背開勢」「頂沉對拔」)機理和「意、氣、神」融為一體的一種勁道.體現為虛無勁、空靈勁。這種勁道.柔中帶韌,所以.能夠把四肢帶動得大松大軟.大舒大展,柔和纏綿,抽絲掛線,其感覺,很奇特很美妙,也很難以筆墨形容!
至於「意、氣、神」,系人體的一種虛能.是實際上存在的東西,只不過存在的性質是空虛的、自在的。太極拳通過它的理法,把這種空虛的、自在的性質,變為物質的、自覺的性質,使之對人體的健康和技擊產生作用。只要注意去練、去悟,不難掌握。這是「周身俱能輕靈」的首要條件。
當前流行的太極拳,其表現誤區在於四肢的自動、直動,即手腳的比比劃劃.這同外家拳是一個樣子。如果說有區別.也只是動作的快慢而已。從外觀形狀上看.貓腰弓背,虛實不清.毫無太極拳的味道,《《《太極拳論》》》三個「無使有」之一指出——「無使有凸凹處」,就是說的「胸不凹.背不凸」.亦即胸和背部要「開」。胸和背沒有內在的「開」勁.怎麼能夠帶動四肢運作呢?
其次,須用「守竅」之法,即盤拳架要「拿丹田煉」
拿住丹田練,是個什麼概念呢?是指太極理法基本上都掌握之後,這時的行拳.就要把「心」收到丹田,把丹田當做行兵布陣的指揮部.一切動作和呼吸,由丹田主宰.由丹田牽動,由丹田供給,如此,則一應俱應,一得百得。這裡.難以盡述,只可舉例來談。
譬如.拿住丹田練.上身就會順應地、自然地放鬆(松.指掌握太極理法相應體現出來的那種松的境界,非主觀刻意所為),勁落腳掌,內氣通地,有如大樹植地生根.腳底產生」實」虛實的實 和「穩」的感覺。反之,腳底沒有「實」和「穩」的感覺,上身就必然沒有鬆開。上身松不開,就輕靈不了。
再譬如.拿住丹田練.盤架就明顯地有底氣.勁勢整,不零亂,不飄浮.「意、氣、神」的勁道就足了;「意、氣、神」的勁道足了,就是虛無勁、空靈勁足了。進入虛無、空靈的境界了,自然周身就能夠輕靈了。
再譬如.拿住丹田練.盤架就明顯地有底氣.勁勢整,不零亂,不飄浮.「意、氣、神」的勁道就足了;「意、氣、神」的勁道足了,就是虛無勁、空靈勁足了。進入虛無、空靈的境界了,自然周身就能夠輕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