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的7大身法要領和放鬆要領 這些你都會嗎?
2025-08-02 07:21:09
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眾多流派之一,是武術競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拳術。吳式太極拳也是許多中老年人非常喜歡的太極拳之一,在練習吳式太極拳對身法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必須保證每個姿勢的準確性,掌握好身法才能更好的練好吳式太極拳。其身法包括虛領頂勁、涵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腰垂臀、裹襠含腚、尾閭中正、氣沉丹田等身法要領,下面太極拳小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一下吳式太極拳的身法要領吧!
吳式太極拳的七大身法要領
練吳式太極拳太極拳,身體要保持立身中正,這樣可幫助我們快速入靜,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一)虛領頂勁
(頂頭懸)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練太極拳時要求頭部正直,下頜稍向內收,但不能用力收,否則僵硬,頸部要靈活,但不能晃動。這三項要領構成「虛領頂勁」。無論身如何轉動,這個姿勢不能變動。
(二)涵胸拔背
涵是向內收斂之意。練習太極拳時尤忌挺胸,挺胸易於導致軀幹僵直,影響氣的上升,壓胸易使閉氣,此二者皆不合太極拳的練氣方法。
涵胸是胸微微下沉,肺則向下開張,肺活量自然加大,氣便沉到丹田,拔是向上的提的意思,拔背是用頭將背微微提起,有虛靈頂勁,背部就會提起。
使脊柱垂直,則中樞神經安定,所以,涵胸與拔背是相連的。作好虛領勁和涵胸拔背。則滿身輕利矣。
(三)沉肩墜肘
沉肩垂肘與涵胸拔背都是互相關聯的。肩不沉,則胸廓以上皆受束縛。墜肘也是重要的,肘不墜肘則動作遲滯,力不能長,兩脅失去保護。
(四)松腰垂臀
練太極拳腰部是重要的,故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松腰就是要求腰部要輕鬆,使身體動作運轉輕靈。因為太極拳的運動變化皆繫於腰。腰松關係著身體的下部著力,不致有頭重腳輕之弊。垂臀就是臀部不能突出,突臀會造成松腰的障礙。
太極拳是一項以腰為軸的運動,經常練習太極拳能達到強腰固腎的效果,長期堅持能治療腎炎等疾病。
(五)裹襠含腚
裹是包起之意,裹襠是大腿肌肉由外面向襄面包裹,臀部不翹,肛門自然向上提,稱為含腚。
(六)尾閭中正
是頂頭懸的延續動作,只要頂頭懸做好了,脊柱自然會正直。做到了虛領頂勁與尾合中正,就能使全身處一種興奮狀態。
(七)氣沉丹田
氣沉丹田就是使橫膈膜下沉,成腹式呼吸。這種呼吸方法能促使呼吸飽滿,精神振奮,有利於動作順遂。
吳式太極拳對松的認識
松,是意識活動
意識上自己猶如閒雲野鶴一般,並不著意要幹什麼,大腦先放鬆下來,然後逐一檢查身體的各個部位,將肢體、內臟都放鬆和舒展開來。松,需要用意念去引導,每一個細微部位都松到;需要意念去追尋,去有目的地關照。反過來,細細感受、品味各部位的松,本身又是訓練意識的有效手段。
松,是為了求得身體重心下降
全身肌肉、經絡、筋骨的舒展放長,身體各部位處於最佳結構而對拉拔長、相對穩定,由舒展放開而得到輕靈變化的彈性力。
「松」非散懈,亦非軟飄,這一點是很難把握的。只有松透了,才能求得全身意、氣、力的均勻一致,獲得周身一家的整體力,使得馳——張——弛的瞬間變化成為可能,同時肌肉的弛張差越大,則爆發力越好。
真的放鬆到意、氣、力都沉人腳底,且人地很深時,會覺得有一種東西從腳底向上升騰起來,漸漸充盈全身,將人向上拔起。有了向上領起的感覺,便會加深全身向下松沉的體驗。
這時才能真正領會「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拳意,而頂頭懸也會於自然中形成。
吳式太極拳的素質
一、虛心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是一條不變的真理,學拳心須虛心,力戒驕傲,學一點東西必須以不自滿開始,學而不厭,先下苦功虛心受教,把基礎練紮實後才能集之大成為人師表,要放下高貴的身份從點滴做起,沒有學不會的,學而知之,再聰明的人。悟性再好的人更應該要努力學習的,天下沒有不學就會的天才人,只不過認真的人稍為快一點而已,實踐才能出真知。
二、決心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新人,下定決心不怕吃苦,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好的東西是難了點,可以說萬事開頭難,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後,就要不遺餘力地去做好,當你踏破門砍過了第一關後就比較容易了,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只要認識了學習對養生保健的重要性,對工作和學習乃至前途都有重大的影響力,當你在學習中收到一點體會和效果時,你就會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家庭的幸福下定決心,不怕困難,不惜一切的去學習去實踐。
三、耐心
吳式太極拳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大無邊界,無微不至,運做時驚濤駭浪,萬馬奔騰,嫻靜時如巍巍山嶽,予無聲處現真情。只有細心捉摸,耐心的去追求,思考,用拳理去指導,做好深入淺出,孜孜不倦的追求,百折不繞的實踐才能集小為大成,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是學者必居的耐心,有鐵杵磨成針的毅力才有滴水穿石收效。
四、信心
樹立信心,是為了立身處事之本,要膽大心細,敢做敢為,膽大即敢想敢幹,只有敢幹才能取勝,必勝的信心是學者必居之要點。學不可驕傲也不可自卑,不卑不亢乃君子風度。相信自己能夠學會,能夠學好,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