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克服三個難題,你就會了
2025-08-01 04:29:08
一、保持中正難:
學習太極拳的時候知道要中正,卻很難做到中正,因為一些後天的不良習慣很容易出現,東倒西歪、前俯後仰。即時做到了正,卻也很難下盤穩。很多人為了中正就直直站立。下盤一點都不穩,出現頭重腳輕。中正要做到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兩膝微曲有力,兩腳虛實變化不定。
太極推手的時候也是如此,並且手不能有力無力,隨對方變化而變化,在保持重心的基礎上,進行進攻或者反攻。真中定功夫往往是被對手打出來,而不是攻對方練成。
二、足下生根難:
在盤架、推手時,頭重腳輕站立不穩,特別是單腳站立難以自控,在推手時表現更特出,唯一維持自已重心全靠前傾後斜、左右搖擺、手上逃脫或抓腕捏臂。這都是足下無根而出現的症狀。
根治方法:
松胯,雙腳站立的時候要有與地融合之感,就像把腳嵌入土地一般。太極拳做套路的時候要有虛實,腰部自由轉動,重心腳要落地生根,虛腳要靈活而穩定。像一個活動的支架一般。虛腿在松沉中有進退,在進退中必須是松沉,即要防止硬腿,又要防止軟腿。平時多練單、雙腳站樁,練拳與推手時,時刻牢記「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
三、練出聽勁難:
一個厲害的太極拳師,身上任何部位都有聽化拿發之功能。聽勁其實就是預判能力,預判對手的動向,下一步會做什麼,會出什麼招式,速度快不快,力氣大不大,躲不躲得掉。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聽勁就是一個快速預判,並做出回應的一種技藝手段。但大部分人在練推手時,以主觀意識為主,要麼用力進攻,要麼用力防守,要麼無力和平共處走無效圈,這都是阻礙練聽勁之行為。練聽勁以輕靈為準則,沾粘連隨為手段,只要做到輕,才能聽出對方運動方向、力量大小、速度快慢、重心位置。這輕不是漂、落、丟、癟無力的輕,而是有一定的力量,是腰腿的力量用在手上,產生靈活變化無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