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元宵節慶祝活動講話稿
2023-12-12 19:07:52 2
按照中國傳統,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我們剛歡度了喜慶祥和的春節,再過三天,我們又將迎來元宵節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xx年元宵節慶祝活動講話稿,歡迎閱讀。
元宵節慶祝活動講話稿一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全區的父老鄉親們: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天,我們在這裡歡聚一堂,共賀元宵佳節。我代表九州縣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向全縣各族人民,向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節日的祝賀!
剛剛過去的2011年,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全面超額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提前一年跨入自治區十強行列。地區生產總值完成@億元,同比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元,折合@美元,已經超過了全國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社會標準;財政收入完成@萬元,同比增長@%,比上年純增@億元,一年的增量相當於全區財政總量的4倍,增量位居全市第一,總量位居全市第五,全區所有鄉鎮財政收入都超過了千萬元,#鎮、##鎮已成為全市僅有的億元鄉鎮;城鎮以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完成@億元,同比增長@%,增幅居全市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元,同比增長@%,總量首次超過全市平均水平,增幅居全市第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元,同比增長1%,總量居全市第一,增速、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說,過去的一年實現了經濟發展提速,發展活力增強,群眾滿意率提高,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是實現新突破、新跨越的一年,是碩果纍纍、令人欣慰的一年,是形勢看好、催人奮進的一年。成績來之不易,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和廣大朋友熱忱關心、大力支持的結果。在此,我們謹代表區四大班子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2012年,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的重要一年,陽我們向更高目標全面衝刺的一年。我們的主要奮鬥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以@%的速度增長,達到@億元;財政收入確保以20%的速度增長,達到@億元以上,力爭突破@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13%的速度增長,達到@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以14%的速度增長,達到@元,力爭達到@元。到2007年,把我區建設成為@@@@第一。
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要更加自覺堅定地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各項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九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和區委七屆七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進一步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轉化為廣大幹部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巨大力量,切實抓好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突出「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強化「工業強區」思想,擴大總量,優化結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提高層次,拓寬領域,建設現代物流大區。以「創城」、「迎會」為契機,推進城鎮化進程。建設財源,加強徵管,提高財政增收創收能力。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認真解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我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再上新臺階。
同志們,朋友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艱巨,新的發展形勢催人奮進。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紮實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共同創造九州縣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鬥!
最後,祝全區人民新春愉快、身體健康、合家歡樂、狗年吉祥,萬事如意!
元宵節慶祝活動講話稿二
老師們同學們:
新年好!
按照中國傳統,不出正月十五,不算過完年。我們剛歡度了喜慶祥和的春節,再過三天,我們又將迎來元宵節了。元宵節目前雖然還沒有像除夕、清明、端午、中秋這四個傳統節日一樣被確立為國家法定假期,但從古至今,元宵佳節同樣也承載了中華民族太多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歷代文人墨客反覆歌吟,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
「三十的火,十五的燈」,元宵是熱熱鬧鬧中國年的「壓軸戲」。這一天,一切活動的主題強調一個「鬧」字。然而,這裡面傳承的是怎樣的一種傳統文化呢?下面請允許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天上明月,人間情懷,元宵節的明月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節、團圓節、狂歡節。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用「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詩句來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把元宵節燃燈比作天上明月、流星雨一樣耀眼絢爛。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更是留下了許多歌詠元宵節的優美詩篇,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佳句更是千古流傳。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由於滿族入侵,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寫燈迷,猜燈謎的人眾多。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還有吃元宵的習俗。人們把這種食物叫做「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鬧元宵的活動越來越豐富,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老百姓認為這些民俗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的華人也年年歡慶不衰。
我們松江一中這所百年名校歷來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底蘊,歡度元宵佳節已成為我校傳統民俗文化校本課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去年我校就成功地舉辦了一次鬧元宵的盛會,被《松江報》、松江電視臺等一些媒體爭相報導,獲得了很好的社會反響,那歡度元宵佳節的情景大家還記憶猶新吧!教室門上一幅幅學生自擬、自寫的春聯,一盞盞形態可掬、造型各異的元宵燈掛滿了校園,表達了同學們的奇思妙想和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夜幕降臨時,校園內張燈結彩,璀璨的煙火更是映得校園一片火樹銀花、流光溢彩,頓時整個校園成了歡樂的海洋。
最熱鬧的要屬同學們猜出燈謎後參加的抽獎活動。同學們看完煙火後湧進了掛滿燈謎的教室,仔細琢磨著藏在謎面背後的答案,一旦猜中謎底就立即衝向抽獎處抽取獎品,歡呼著自己的智慧和幸運,而根據這個活動拍攝的校園電視片《一中師生慶元宵》,也在第四屆全國中小學校校園電視評比中喜獲金獎。
老師們同學們,一系列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折射出豐富的人文內涵,凝聚著千百年來中華兒女的情感精髓,是一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今世界,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重要源泉,而傳統文化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鬥的不竭動力,傳統節日則是傳統文化的最好載體之一。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和智慧,去營造08年美麗元宵夜的歡樂氛圍吧,共同祝願我們的祖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我們的學校輝煌燦爛、前程似錦!最後我謹代表語文組衷心祝願我們全校師生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學業進步、闔家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