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108式養生太極拳誕生的時代意義
2025-08-02 19:46:08
荊門龍泉太極站已推廣幾年的108式養生太極拳(以下簡稱「108拳」)的誕生,與其他同名太極拳有很大區別,那麼它有什麼時代意義,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眾所周知,108拳誕生在荊門市龍泉太極拳站。這裡一不是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也不是全國知名的武術之鄉;更加不是國家武術(太極拳)管理行政中心。為什麼在一個普通的地方,能夠誕生108拳呢?並且一問世,就受到當地太極拳愛好者的廣泛歡迎。這看似偶然的背後,一定深藏著必然的原因。本人認為,這與她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密不可分。
太極拳從防身健身到養生演變
1、防身是太極拳應運而生的需要
防身,百度的解釋是:「採取某種措施,防止外界對自身的傷害。」在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科學、技術的相對落後,人們為了保護自己的身體不受到傷害,除了穿著上的措施外,通常地做法就是學習拳術。太極拳就是拳術的一個分支。
太極拳套路有明顯的攻防轉換特徵。舉一個例子也許會更加明晰:比如其中很有份量、很有代表性的攬雀尾這一動作,在攻防上就體現的淋漓盡致,當受到不明的人(或物)體入侵時,先是掤,用手臂由下向上的感知度,判斷外力的強度,如果說很強大,則採取捋的方式,將對方的進攻化解,當對方的力度和強度受到削弱後,則採取擠的方式將其推出去,進一步按住,制服對方,取得防身效果。
大凡在我國保留下來的各個拳種中,都有這樣的防身作用。進攻方的一個出擊,防守方要有一個招式去化解,你來我往,反覆較量,經過許許多多的回合,最終拳藝高的一方獲得勝利。如果一名沒有拳術的人,有意或者無意地去偷襲有拳術的人,那麼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曾經讀過陳式太極拳傳人,大師陳小旺先生在一次遭遇中,憑藉其精湛的拳技,在沒有防備的前提下,後發制人戰勝來犯之人的故事。僅此就能說明太極拳防身的作用。
2、健身是太極拳和平年代的追求
「健身是一種體育項目,如各種徒手健美操、韻律操、形體操以及各種自抗力動作,體操可以增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調,控制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使身體強健。」
上述的百度解釋中,並沒有專門提到太極拳。但是學習過太極拳的拳友們都知道,太極拳對健身有著非常好的作用。太極拳健身一個直接體驗,就是在經過比較長的時間習練後,能夠使身體素質明顯提高。「為了證明太極拳的保健作用,北京運動醫學研究所曾對五十到九十歲的老年人進行了較詳細的醫學檢查,其中三十二名是經常打太極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論在體格方面,還是在心血管系統機能、呼吸機能、骨骼系統及代謝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年人的狀況好。」(注1)
新中國成立之前,由於戰爭、動亂、饑荒等原因,沒有什麼比生存更加重要,健身也不可能提到生活的日程上來。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國家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生活提高,人民在物資條件得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對精神生活(包括健身活動)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為順應這一形勢,前國家體委在經過認真調研、反覆比較、充公論證的基礎上,明確將太極拳置於健身系列,並在1956年,集全國專家、學者、大師之力,將傳統太極拳套路進行改編,推出了24式太極拳(簡化太極拳)。1976年,又編排了48式太極拳, 以及42式太極拳競賽套路等。這些套路的推出,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太極拳的種類,也使廣大群眾有了更多選擇;同時也進一步確立了太極拳在健身運動的重要地位。
3、養生是太極拳發展的更高階段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這是百度關於養生的註解。
防身為目的的太極拳,講究攻防轉換,以四兩撥千斤的技藝提高防身能力,因此有不少的發力動作。如果轉換為以健身為目的,原來的動作就與健身存在不協調的地方,因此對套路適當進行整編就顯得非常必要。綜合拳的推出,就是走的這一條路。依據這一思路,將健身提升到健(身)養(生)並重、或者以養生為主,也可以借鑑並採用這一成功的作法。
學習過太極拳套路的拳友,一定會記得老師在啟蒙時傳授的一些經驗。比如:要了解動作的攻防含義;要意識引領動作,要注意放鬆不用掘力,要上下相隨、周身協調等。現在習練太極拳,當然還需要去領會攻防含義,不忘技擊的宗旨,但由於目的性發生改變,因此利用太極拳所具有的健身功效,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身心養護,也是太極拳發展的一個方向。
108式太極拳誕生的時代意義
1、108拳的誕生,是太極拳編排套路的創新之舉
無論是傳統的太極拳套路,還是綜合拳太極拳套路,都是以單個的太極拳動作,連貫起來的整體。
從目前國家體育主管部門頒布的綜合拳套路中,一共收集採用了50多個太極拳動作。以這些動作為單元,進行串聯、編排,就象數學中的排列組合一樣,可以演變出許許多多的套路來。但是恰如其分地選取、分配和安排到新的套路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當所編排的套路,能夠得到社會的公認,則更是難於做到的,如果不是獨具匠心,絕對不能完成這樣的工程。
108拳在套路編排上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主要有:
(1)數量最多。學習過108拳套路的拳友都知道,這套拳共分5組,每組2段共10段,108個動作。是目前綜合拳中動作最多的。
(2)對稱最好。從對稱的角度上來說,一組內的兩段左右對稱,前後呼應;小的方面,一個動作由兩個分動作完成時,左右嚴格對稱。對稱的工整性在其他太極拳套路中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至少本人就沒有見到)。
(3)正反都打。從打拳的方向上來說,一個動作有正向的打法,也有反向的打法。這樣一種打拳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嶄新的習練方法。
(4)重複最少。從單個動作的重複性上來說,是最少重複的一套拳。
從以上四個方面,不難看出,108拳在編排上是有許多創新之舉的。尤其是左右對稱和正反都打這兩點,更是意義重大。因此說108拳是太極拳編排套路的創新之舉,一點也不誇張。
2、108拳的誕生,是太極拳學習方法的成功改進
學習過108拳,一個切身的感受就是108拳,初看起來,動作比較多,難免會產生畏難思想。但是經過實際練習,大多數愛好者,都有這樣一個切身體會,那就是方便記憶,容易習練。為什麼看似困難的事情,能夠發生很大的轉變呢?這其中的道理就在於由於完整的對稱,方便了學習和記憶。這是對太極拳學習方法的一次成功改進。
通過比較88式太極拳(注2)和108拳這兩個套路,就會有更加明顯的感受。在88式太極拳中,重複的動作很多,作者統計了一下,僅僅單鞭(包含斜單鞭)一動作就出現了10次、攬雀尾(包含上步、進步和斜攬雀尾)出現8次、進步搬攔錘出現6次,其它動作也多有重複,不一一列舉。僅僅是重複當然沒有什麼特別,關鍵是其出現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規律可以遵循,要記住這一拳式的套路,在開始階段,除了死記硬背,可能沒有更好的方法。這就給學習太極拳的朋友,增添了很大的畏難情緒。有很多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擋在太極拳的門外。108拳,在套路中,基本上沒有重複的動作,並且在對稱的位置上,出現一個左白鶴亮翅,也有一個右白鶴亮翅;一個左倒卷肱、也有一個右倒卷肱;如此等等。這樣的一種排序,給現代人,尤其是年齡偏大一些的老爺爺,老奶奶學習太極拳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由於比較好記憶,練習時就不會出現忘記動作的現象,這樣也就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一套108拳,只要用心,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就有可能將其完整地打下來。
3、108拳的誕生,是太極拳實踐道路的嶄新升華
太極拳運動是廣大人民群眾健身、養生的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群眾性。太極拳除了可以學習傳統的「五式」(陳式、楊式、孫式、武式和吳式)太極拳之外,也可以學習綜合太極拳,從表現上看,他們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但是從防身健身的功效上來分,適當進行選擇也是非常必要的。由於108拳開啟了健身與養生並重的道路,因此注重健身與養生的太極拳愛好者,應該將她作為首選。
108拳是實踐道路的嶄新升華,體現在:一是左右對稱的習練玩法,有別於迄今為止所有的太極拳套路;是一種全新的打拳方法。太極拳是人在一個平面上進行運動,雖然在花樣太極拳的表演中,多有跳躍、翻滾等立體動作,但這只是特殊情況下才有的事,日常習練是不可能採用立體動作的。從平面與立體的角度上來研判,也許完整的左右對稱動作,應該稱得上是太極拳運動實踐史上最有時代意義的變革。二是套路收放自如,五組十段,可以分段習練,也可以選擇其中的部分段落,進行習練。這在其它太極拳套路中也不曾見到。
以上本人對108拳誕生的時代意義,從套路編排、學習有序和實踐升華三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其實最為核心的是觀念的更新。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從將太極拳主要用於防身轉變到健身,大約花了長達幾個世紀的時間,而養生理念的提出,相對於健身,也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
極拳也要為實現國人強身健體養生的中國夢貢獻力量。108拳正是由於觀念上的有了突破,才能在荊門市這一普通的地方誕生。而這一理念的倡導者,荊門市太極拳協會代理會長,國家級群眾體育指導員,武術六段的向正新先生,則更是功不可沒。向正新先生經過多年的潛心鑽研,從古老的太極文化中吸取精華,創造性的加以改編,促成了太極拳運動習練的豐碩成果。這種理論觀念的重大突破,是智慧和勇氣的完美結合,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由於自己學習太極拳時間很短,無論是實際和理論上都很難將其闡述清楚。發言中的不足之處,請專家和廣大拳友批評指正。最後以本人2016年4月10日所寫的一首小詩,作為本次發言的結束。
拳友齊聲誇,盛讚一O八。前人未曾試, 向總心血灑。
多年結碩果,奉獻出精華。繼承又創新, 發揚且光大。
五組合十段,對稱堪稱佳。套路不重複,皆分左右打。
陰陽能平衡,大腦得開發。正反都習練,受益你我他!
作者簡介:胡正忠 男 66歲 荊門龍泉太極站拳友,習練太極拳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