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式養生太極拳練習機制初探及對人體系統的好處
2025-08-02 08:58:09
習練機制,是指被龍泉太極拳站定名的龍泉108式養生太極拳(以下簡稱「108拳」)的結構、功能及其相互關係,由此影響其作用原理、功能發揮、運行方式,決定習練行為的內外因素的總稱。我們覺得「108拳」極富創意,對其機制可分三個層次進行探討和說明:感動著我們的生活,學習修煉起來並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強身健體,讓生命綻放異彩。
一、創意感動生活
108拳,根據太極「開天闢地,初始於園,園順自然,動分為二,陰陽消長,旋轉循環,周而復始,生發萬物,無窮無盡」的基本原理,融合我國現今流行的國編太極拳套路的經典動作,去掉重複動作創編而成。全套5個單元,共108個動作。每個單元有2段,後一段與前一段基本是同名稱動作,但有左右之分。來回正反,對稱相應是其主要結構特徵,可謂是左右對稱養生太極拳。這套太極拳套路的產生無疑是前所未有的創新,是創編者長期在太極拳修研過程中對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感悟後的智慧結晶。
這套太極拳好似一隻面貌全新的精靈呈現在人們面前,讓更多健身愛好者通過她迷戀上了太極拳。他們隨著優美舒緩的太極拳音樂,陶醉在太極拳的意境中,忘卻了塵世間的痛苦、煩惱和憂愁,盡情的享受著太極拳帶來的寧靜之美、中正之美、剛柔之美,增添生活之福。
二、修煉並非難事
108拳,從招式數量上看,讓初學者望而生畏,其實不然。俗話說,大道至簡。整套拳式本著簡單通俗,容易掌握,便于堅持的理念,在設計上採取了系列優化從簡的方法,去掉傳統或國編套路的重複動作,簡單實用。全套5個單元,每個單元有2段左右對稱的招式,相互映襯,來回正反,左右相應,習練者便由簡而入,逐漸過渡,循序漸進,從而生發修煉拳法的興趣和熱情。
假若學會了第一單元的第一段的1-8式動作,第二段的9-16式(在這裡動作名稱就不需一一列舉)也就能領悟到了,因為第二段倒植還原了第一段的基本動作,只不過左右相反,「左」變「右」、「右」變「左」。如第一段中「右白鶴亮翅」,在第二段中變成了「左白鶴亮翅」。5個單元共10段,分1、3、5、7、9段與2、4、6、8、10段分別對應,其中獨立轉換動作只有6個,動作的左右對稱名稱是相反相成,這樣讓人記憶起來不是很難。
不過我們在學習修煉中如果習慣了「左」式動作,對其變為「右」式動作往往覺得彆扭。在習練108拳時,有這個情況存在,5個單元中如習慣了1、3、5、7、9段的動作打法,與其對稱回反響應的2、4、6、8、10段打起來就有點彆扭,動作不是很自然,這恰恰是這套拳的優勢所在。正是這樣,她可激發左右大腦和左右肢體的靈活多變的應對功能,讓左右大腦和左右肢體在反覆連綿的運動中得到有效的鍛鍊和提升。只要用點功夫,刻意一點,就會化「彆扭」為自然了。
整個套路5個單元,5個來回,不僅展現出連綿不斷遞進上升,高潮起伏的態勢,動作由簡到繁,這種循序漸進,先易後難的設計,看起來難,如果分單元習練起來就不難了。
簡言之,練拳與學其他技能一樣,工多藝熟,熟能生巧,假以時日,日久自然,修煉最終成為習慣,習慣了就不會厭倦,可以相伴終生,永無止境,將自己不知不覺溶於其中。
三、持久習練,強身健體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對立而又統一的,這種對立統一規律在108拳中體現的是促進健康與疾病的鬥爭。今天,太極文化的意義,不僅僅用於武術攻防或舞臺演出,更多的是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108拳也具備這種功能。健康與疾病這一矛盾始終存在,我們堅持習練太極拳是抵抗和戰勝各種疾病最經濟、最快樂、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與疾病抗爭,使健康永立不敗之地。從而達到健康是福,讓幸福天天來敲門,讓生命閃耀光彩。
修煉太極拳是最典型的有氧運動,力求心靜體松,全神貫注,圓順自然,快慢交錯,虛實分明,從容不迫,能使全身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左腦右腦,四肢關節,五臟六腑,脊椎肌肉),在周而復始的運動中得到了良好刺激和鍛鍊,不知不覺中,人的心情變得安寧,呼吸變得深沉自然,從而促進血液循環,促使腸胃蠕動,橫膈膜輕柔鼓蕩,堅持久了人的血管、肌肉、韌帶、皮膚變得結實而有彈性。
習練108拳對人體的好處
長期堅持習練108拳對人體的八大系統,即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都有積極的調整作用,骨骼密實而關節靈活,人體的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會顯著提升,疾病自然而然讓位於健康,強身健體不言而喻!
作者簡介:
聶學松,男,1954年生於京山,小學語文高級教師,屈家領太極拳協會成員。
尹文,女,生於1966年12月29日。2006年至2008年在龍泉太極站習練太極拳。現為荊門市屈家嶺太極協會會長,中國武術五段,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帶領團隊參加省內外太極拳劍競賽,多次獲得團隊和個人金銀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