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健身思想、技術特徵及健身功能
2025-08-03 01:36:08
1、太極拳與人類健康
中國太極拳的形成和發展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它是古老東方文明寶貴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以其深厚的哲學底蘊,明顯的健身效果引起了各國人士的高度重視,五大洲難以數計的人選擇中國太極拳作為自己養生、健身的手段。
另外,許多醫學家、心理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也紛紛投身與太極拳的研究和應用,他們所進行的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們能夠站在時代的高度,以科學的態度,來較為系統地認識太極拳的豐富內涵及其巨大的現代社會價值。
1.1現代社會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全球性新技術革命浪潮的衝擊,使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以計算機為主要標誌的信息產業對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全面介入有力的提示著我們,信息社會個們的生活方式以人類生存的環境都在以空前的速度改變著自己的模式,人們相互之間、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信息交流急劇增加,迫使人們由於對事物進行自主選擇的可能性增大而承受著更大的抉擇壓力。這一切,都必然會給予人類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霍姆斯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收集了數千人的「生活變化量」指標。在進行了認真的比較分析後發現:在美國和日本,在軍人和老百姓中, 孕婦和白血病患者家庭中,在大學生運動員和退休人員中,都表現出同樣驚人的結果:生活變化分數高的人比他們的同事在下年裡更容易患病。霍姆斯教授認為:那些需要花大力氣加以適應和調整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與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而不管這種變化是不是在我們個人的直接控制之下,或者是否覺得這些變化附合我們的心意。他得出的結論是:生活文化程度越高,隨之而來患病的危險程度就越高。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所產生的新異信息將作用於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外界信號通常是以常規的重複模式出現的,但當我們的意識範圍內的某些事物發生變化時,流經意識之渠進入神經系統的模式就會做出相應的變化,進而導致產生巨大的生理反應。大多數人一天中要做出許多這樣的反應,甚至睡覺時也不例外。「如果人們處在一個負荷過重的新奇陌生的環境裡,它的精神狀態就會與一個憂慮型的神經機能病患者頗為相似。」(阿迪·盧賓)這種對刺激的反應是人類主要的適應機能之一,但是過渡和過頻的刺激以及反應,則會使身體受到損傷。這一損傷不僅僅表現於生理方面,同時也明顯地表現於心理方面,現代社會中的吸毒、暴力破壞與發洩等反文明現象的發生與蔓延,都有深刻的心理學原因。
無論從生理學角度,還是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人類對於新異信息的接受能力以及對於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都是有限的。而信息社會的劇烈變化,社會環境對人類心理的過度刺激,現代生活的巨大壓力,一旦超越了人們所能接受的限度,便會破壞人們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動機制,引起人們做出迅速而正確的反應能力的降低,許多實驗已然證明了這一點。信息社會的人們一旦被迫在超越他們所能適應的範圍之外做出過多反應時,便會產生心理上的疾患。正如《日本時報》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我們從未見過任何像今天這樣在廣泛的領域內縱容這種神經質行為的現象。」這些現象表明,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一方面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疾患,其中包括對人類健康帶來了新的
威脅。
1.2現代社會對健身理論與方法的要求
在新的社會條件下,越來越多的醫療界專家意識到:疾病不一定產生於如細菌或病毒等特定的單一的動因,而是由包括有人體周圍的環境的總的特性在內的許多因素造成的。人應被看作是整個自然體系中的一部分,其健康狀況取決於許多難以把握的外部因素。僅指一個人不為身體的疾病所困擾的傳統的健康概念,已然過時。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給出的新的定義是:「健康,不止是身體上的良好,而且還包括精神的以及社會的安寧狀態(well—been).」這一全新的定義使人們對疾患的認識產生了質的改變,進而使得人們追求健康的目標發生了變化,並且對健康的理論與手段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這些要求主要是:
————現代社會的健身理論與方法不僅要作用於生物的人,還要作用於精神的人。
————現代社會的健身理論與方法應繼承和動員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和多種手段。
————現代社會的健身理論與方法應力求適應於現代和未來人類生活的特點。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國傳統太極拳以其深厚的哲學基礎,廣泛的群眾實踐,明顯的健身效果越來越受到現代杜會的重視,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I.3太極拳的健身思想
1.3.1人體生命整體觀
太極拳以中國古典天人合一的人體生命整體觀為基礎,以內向性運用意識為特徵,研究人的生命運動規律,以及人的生命運動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內在聯繫,進而運用這些規律,強化意識對於生命過程動態變化的控制,自覺地使生命處於一種高度的有序狀態,求得身心健全,內外和諧,並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人體生命整體觀是太極拳的哲學理論基礎,是中華古老文明樸素的系統思想。只有正確而全面地理解人體生命整體觀,才能科學地把握太極拳健身的本質特徵,了解太極拳健身的豐富內涵,從而準確地掌握和運用太極拳健身的方法,促進現代社會生活的完善,提高現代人的健康水平。
人體生命整體觀強調人的生命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這種統一表現在多個層面上。中國古代先哲認為人的生命是形、氣、神三者的統一。《淮南子·道原訓》所說「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體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這裡,「形」為人體生命之所在,以臟腑為核心,賴經絡而維繫。「氣」是維持人體生命的本源,有「氣」必有「精」,故又稱為精氣,晉代葛洪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賴以氣生存也」(《抱樸子》)。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嶽指出「人之有生,全舶此氣,有氣則生,無氣則死」。 「神」指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是對人的思維活動及臟腑、氣血、經絡、津液等活動的外在表現的高度概括。《內經》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這些都反映出「神」在人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形、氣。神三者之間,「氣」為本源,「神』出自於「氣」而寓於「形」。《太平經》「神者乘氣而來,精在其中也』。範縝語指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都是對於三者關係的精闢論述。
太極拳理論則認為「靈明知覺謂之神,充周運動為之氣,滋液潤澤謂之精";「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習練太極拳需"精"、"氣"、"神"三者同練,亦是人體生命整體觀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