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5個身法的要領 松肩拔背裹襠
2025-08-02 21:35:08
太極拳的學習中,身法的學習十分重要,掌握好身法才能掌握好太極,才能在太極的造詣上有所突破。太極的規範化,和標準化都是建立在身法的基礎上。太極的身法主要有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等。
第一、松肩
肩、肘、腕是連在一起的,肩關節松則可以將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手上。這樣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手靈活起來,太極也就靈動了,反而肩部如果沒辦法松沉那麼手就缺少靈敏性,打起拳來就像機器人。毫無太極的靈巧之感。手法要求有欲動之勢,無散漫之意,主要在於兩肩必須鬆開,不使絲毫之力。手勢本無一定,不管抬起、垂下、伸出、屈回總要有相應之意,何時意動何時手到,換句話說,就是得心應手。
第二、沉肘
沉肘的原因是為了把全身的力量集中到手上,松肩才能做到沉肘。所謂「肩鬆氣到肘,肘沉氣到手,手心空氣到指梢」就是這個意思。掌握了這層意思,就差不多已經領會到沉肘的大致含義了。沉肘的練法,就是以意想著肘尖好似接觸到地面上,使手腕產生有活動的感覺就成了。
第三、含胸
含胸一般有兩個作用,首先是不上氣上浮,氣要沉於丹田,在運往身體各處。其次含胸對兩腿的起落和進退,有很大的輔助功能,能增強穩定性,才不會出現抖動。拳之諺語「腿之變化、運籌在胸」就是含胸的作用。含胸的練法,應注意胸部不要挺凸,也不可向內太凹陷,而是往下松,兩肩微向前一合就成了。掌握含胸之法,是以意想兩乳,從乳頭往下沉氣至肚臍以下即可。
第四、拔背
拔背是為了防止出現低頭彎腰的現象,其次拔背還起著發力的左右,拔背就是以意想像在兩肩正中間脊椎骨(即大椎)處,有鼓起的意思就行了。但不可有意識地向上抽拔,兩肩保持靈活,不可低頭為要。掌握拔背的方法,只有用意想著脊背的高骨(即大椎)處,約有10平方釐米的面積和貼身的衣服相接觸就成了。
第五、裹襠
裹襠能讓身體變得輕快活剝,可以使肛門的括約肌收縮,能起到氣沉而不散的作用。裹襠的練法是,心不在襠,過分的關注襠反而會造成襠不圓。練習裹襠的時候只要注意著力內向。兩腿如一條腿,能分虛實就成。掌握裹襠的方法,主要在於同側的膝蓋尖要與腳尖始終保持成上下垂直線,永不變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