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三種基本虛實
2025-08-02 19:05:08
太極虛實變化十分頻繁,腳上有虛實變化,手上有虛實變化,太極拳打得好不好就在於虛實變化轉換的快不快。
一、
腳上的虛實變化劃分,就是實腳的負擔更為重一些,將重心集中在一隻腳上。按照力學原理,身體重量的重心若位於兩腿間距離的中間三分之一的地方,就可以使兩腳均有著落,稱為半輕半重,如果重心位置超出了三分之一的範圍,則那隻虛腳就會因過虛而產生浮擺的現象,成了偏輕偏重的病象。
在運動發勁的時候,動作要遊刃有餘。發勁不能伸直,也不能出現抖動。應該由直變彎,才能倒換伸縮,因為彎曲的時候最為靈活,也最好進行應變。而如果是手足處於曲蓄有餘的姿勢下,則觸之就可以旋轉自如,不必分心於倒換之中,這是使動作能自動化的基礎。
二、
手上的虛實。勁運到手上掤時,此手為虛,運到手下沉時,則此手為實。太極拳手上的動作基本上與兩腿動作一樣,也要分虛實,即使雙手雙按時,如六封四閉這一拳式,亦是按四六比例來劃分的。不過手的虛實比例比腿稍有不同;功夫精進後,它的比例除個別拳式外,都在三七至四六之間,比例是大的。這是為了做到沉著松靜,專主一方,是以一方為主,另一方為賓而規定的。尤其重要的是,不但肢體要換得靈,而且意氣更要換的靈,使意氣不滯於一手,特別是右手。
三、
手與足同時進行的虛實轉換十分花費時間,想做到保健或者技擊上有所成效,劃分虛實就是核心課程。其要求和做法是:如右手下沉為實,則右足必虛;等到右手轉到上掤為虛時,則右足就隨上面的手轉為實;這樣做,稱為「上下相隨的分虛實」。所以在太極拳《打手歌》內說:「掤履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侵」,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上身下隨是太極最為主要的一個強調,她要求身體上下協調,相互配合。練架子時,姿勢的每一個變化都要做到上下配合,上下變化。熟悉了上下變化,太極打起來才有整體的大氣之感。才會行雲流水,才會有太極韻味。總之,能做到一手一足上下虛實,則重心位置可以不出兩腿間距離的中間三分之一的範圍,使左右腿均有著落,故內勁可以得到中正;內勁中正了,才能支持八面。這種虛實歸納到地面上足部落點來說,是虛中有實和實中有虛。只有具備了這種上下相隨的虛實,步法才能輕靈不滯,進退自如,才可以連隨於人而不致發生丟頂的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