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正確練習方法 這些你都能做到嗎?
2025-08-03 05:02:08
經常有拳師抱怨:身邊沒有學生,學生不能在身邊長期修煉,學生在眾多師傅中跳來跳去等,這說明,學生的眼界高了,師父的素養低了,他們已不滿足於僅僅學到太極拳架子,他們更需要精神層面的東西充實自身。
然而,在向師傅求學的太極拳愛好者中,怎樣向師傅學習呢?
一.學拳準備
一個學者當決意要學太極拳時,請做好如下準備:
1.找一位你認為稱職的師傅
太極拳師傅,不難找,難的是找到一位德藝雙馨的好師傅,他將決定您的太極拳少走彎路,甚至決定您一生修煉太極拳的成敗。因太極拳愛好者,大都不了解當今太極拳師資情況,又沒有專業人士介紹,大都自行尋找師傅,而這些人又多是太極盲,最易被偽拳師所矇騙,一旦受教,將後患無窮。
2.每天保證足夠的時間修煉
選中師傅後,在向師傅學拳時,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在師傅身邊,當學到拳法後,就要拿出足夠的時間,雷打不動,堅持練功。學而不練,或學而練少,功夫不會上身。業餘練拳者,每天應不少於一小時。
3.準備好營養、精力與體力
練拳是要付出體能的、練拳時一定要具備充足的精力與體力,要有足夠的營養保證精力旺盛,體力充沛。
4.準備好足夠的學習資金
找師傅學太極,師傅付出勞動,出資學習合乎情理、天經地義。太極界有大師、有傳人、有名家、有名師、有教練、有輔導員等。他們付出勞動,應得到應有的回報。付出與獲得的關係就是太極道理,學者不可不明。
二.向拳師學什麼?
當您有了上述準備後,就可以向師傅學拳了,那麼具體向師傅學什麼呢?
1.太極精神
太極精神,也可稱為尚武精神。中華民族素有尚武的優良傳統,學武的過程,就是不斷的在師者身上汲取正能量,汲取浩然正氣的過程。好的師傅會以正能量示人,富有正義感、做事光明磊落,正氣在身,富有博愛之胸懷。
正如陳鑫先生所言:"中氣(即太和之元氣,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貫足,精神百倍(十年用功,十年養氣)。""氣非有兩,其柔而勁者為中氣,一味硬者為橫氣。其為用也,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中氣之用,非中氣之體。中氣之體即吾心中陰陽之正氣,即孟子所謂配道義浩然之氣也。"
2.武德修養
太極拳講求身心兼練,性命雙修,習武要先修德,"德成藝乃立"。一個人德行不好,武藝再高強,與人與己與社會均無益處。
太極拳要練成高功夫,一定要修煉武德。小德:全身脈絡流動不息,大德:源深本厚,化育無窮,小德與大德均體現出天地萬物,陰陽相濟,健運不違,以呈天機。太極作為防身健體功夫,在技擊格鬥、推手、擒拿等方面,更應該修練武德,展現高尚的武德修養。向師者學習武德修養,才能確保中氣浩蕩,一氣貫通,不偏不倚,拳以德化,技藝精
三.武德規範為
不輕師,不忘義,不逞鬥,不欺人,不酗酒,不賭博,不吸菸,不戲色,不炫耀,不無禮,不口狂,慎用武。
1.太極之道
陳鑫曾說過:"太極拳雖是小技,但大道存焉。"從技術技能層面上講,太極拳僅是一門技藝。社會上三百六十行,每一行裡都有自己的技藝,而太極拳只是技藝中的一種。
但太極拳所包含的道理,卻是宇宙的大道,是自然之道,上包括日月星辰的變化,下包括人間森羅萬象的社會現象和個人的身體健康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太極理論是哲理、是智慧,向師傅學拳的同時,是由拳入道、由拳證道的過程。在學藝的同時證得: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天人合一之道;行拳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用意不用力的以柔克剛之道;捨己從人的舍取之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用兵之道;欲擒故縱的奇正之道等等。
2.太極技藝
拳學一道,初為技,進為藝,終為道。學者向師傅學拳,最初要立足於學規矩,學方法,學技巧的形而下層面,進而不斷在師傅的點撥下,逐漸向藝的方向邁進。
經過長期修煉,進入藝的層面後,學者會柳暗花明,至此會興致盎然,妙趣橫生,正如陳鑫所言:"心無妙趣,打拳亦打不出好景致。問何以打出景致?始則遵乎規矩,繼則化乎規矩,終則神乎規矩。在我打得天花亂墜,在人自然拍案驚奇。裡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陽春煙景,大塊文章,處處則柳嚲花驕,著著則山明水秀。遊人觸目興懷,詩家心怡神暢,真好景致。拳景至此,可以觀矣。"
如果說學技過程是枯燥無味的話,那麼,進入藝的的層面,就是享受太極的過程。獨自練功是享受,雙人推手是享受,技擊發放是享受。
太極技藝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生活無處不太極,人生無時不享受,其樂融融,獲得大自在、大快樂也,此時,太極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