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的製作方法
2024-04-10 19:58: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屬於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蒜種植仍然停留在人工種植階段,其種植方法是靠機械化開溝,人工將大蒜根部朝下、芽朝上,蒜瓣直立於土壤內部,最後進行機械化掩埋,人工種植效率低,大蒜種植季節勞動力需求量大、間接導致大蒜種植成本增加。這種傳統的種植方式嚴重製約了大蒜種植規模的增加,因此大蒜種植迫切需要以機械化方式進行。
相關研究機構和學者對大蒜種植機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大蒜機械化種植,但是由於大蒜種植要求種苗直立、根部向下的特殊種植方式的外在原因;以及相關機器還存在漏苗、傷苗等現象,嚴重影響了蒜種的成活率,繼而導致大蒜移栽機仍然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沒有得到相應的推廣。
因此,目前在機械化種植大蒜的過程中,迫切需要一種在大蒜種植過程中損傷少、效率高、使用方便、能夠穩定高效地完成大蒜機械化種植的大蒜種植方式及裝備。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大蒜種植過程中損傷少、效率高、使用方便、能夠穩定高效地完成大蒜機械化種植的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該種植機包括多個並列設置的種植單體,每個種植單體均包括機架1、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覆土器3、鎮壓輪4、導向支承輥6、蒜種帶輥8和蒜種帶9。
機架1的上部從上至下分別設置有蒜種帶輥8和導向支承輥6;所述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覆土器3和鎮壓輪4從前至後依次設置在機架1的底部。
所述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包括開溝器刀刃25、開溝器翼板15和種帶定向驅動輥18;其中,開溝器刀刃25固接在機架1的開溝器安裝立柱14的前側下部,兩個左右對稱的開溝器翼板15固接於開溝器刀刃25的後部;所述種帶定向驅動輥18轉動連接在兩個開溝器翼板15之間。
所述種帶定向驅動輥18包括兩個具有內凸臺的定向輥19,所述兩個定向輥19的內凸臺與輥軸共同形成定向槽21。
所述蒜種帶9包括可降解苗帶10和大蒜種11;所述可降解苗帶10等間距地將多個朝向一致的大蒜種11的中部和根部包裹。
所述蒜種帶9纏繞在蒜種帶輥8上,蒜種帶9的首端繞經導向支承輥6和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定向槽21到達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所開溝底,其中,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根部與導向支承輥6的輥面接觸;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芽頂和側表面分別與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輥軸和兩個定向輥19的內凸臺接觸。
所述蒜種帶輥8通過蒜種帶輥安裝軸7與機架1的蒜種帶輥安裝架構成轉動連接;機架1的蒜種帶輥安裝架設置有方便蒜種帶輥安裝軸7裝卸的缺口。
所述導向支承輥6位於蒜種帶輥8的後側下方,導向支承輥6通過導向支承輥安裝軸5與機架1的導向支承輥安裝架構成轉動連接。
所述開溝器翼板15的後端從前至後依次設置有矩形開口16和楔形開口17,並形成土壤回流定向覆土區,土壤可通過該土壤回流定向覆土區回流入溝內。
所述定向輥19的輥面上均勻布置有多個驅動齒20。
所述大蒜種11的間距為5cm~10cm。
所述可降解苗帶10為可降解紙帶12,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可降解加固線13。
可降解加固線13位於可降解紙帶12的兩側邊緣1/6~1/3處。
所述覆土器3包括刮土板23和刮土板橫梁24,兩個呈「V」形設置的、開口朝前的刮土板23通過刮土板橫梁24固接於機架1的覆土器安裝立柱22的底端。
所述機架1的前端設置有三點懸掛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在大蒜種植過程中損傷少、效率高、使用方便、能夠穩定高效地完成大蒜機械化種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苗種帶定向驅動輥18以及蒜種帶定向的示意圖;
圖4為覆土器3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蒜種帶9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可降解苗帶10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
1 機架 2 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
3 覆土器 4 鎮壓輪
5 導向支承輥安裝軸 6 導向支承輥
7 蒜種帶輥安裝軸 8 蒜種帶輥
9 蒜種帶 10 可降解苗帶
11 大蒜種 12 可降解紙帶
13 可降解加固線 14 開溝器安裝立柱
15 開溝器翼板 16 矩形開口
17 楔形開口 18 種帶定向驅動輥
19 定向輥 20 驅動齒
21 定向槽 22 覆土器安裝立柱
23 刮土板 24 刮土板橫梁
25 開溝器刀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包括多個並列設置的種植單體,每個種植單體均包括機架1、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覆土器3、鎮壓輪4、導向支承輥6、蒜種帶輥8和蒜種帶9。
所述機架1的前端設置有三點懸掛裝置。機架1的上部從上至下分別設置有蒜種帶輥8和導向支承輥6。所述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覆土器3和鎮壓輪4從前至後依次設置在機架1的底部。
所述蒜種帶輥8通過蒜種帶輥安裝軸7與機架1的蒜種帶輥安裝架構成轉動連接;機架1的蒜種帶輥安裝架設置有方便蒜種帶輥安裝軸7裝卸的缺口。
所述導向支承輥6位於蒜種帶輥8的後側下方,導向支承輥6通過導向支承輥安裝軸5與機架1的導向支承輥安裝架構成轉動連接。
如圖2所示,所述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包括開溝器刀刃25、開溝器翼板15和種帶定向驅動輥18;其中,開溝器刀刃25固接在機架1的開溝器安裝立柱14的前側下部,兩個左右對稱的開溝器翼板15固接於開溝器刀刃25的後部;所述種帶定向驅動輥18轉動連接在兩個開溝器翼板15之間,並位於開溝器翼板15的中部。
所述開溝器翼板15的後端從前至後依次設置有矩形開口16和楔形開口17,並形成土壤回流定向覆土區,土壤可通過該土壤回流定向覆土區回流入溝內。
如圖3所示,所述種帶定向驅動輥18包括兩個具有內凸臺的定向輥19,所述兩個定向輥19的內凸臺與輥軸共同形成定向槽21。所述定向輥19的輥面上均勻布置有多個驅動齒20。
如圖4所示,所述覆土器3包括刮土板23和刮土板橫梁24,兩個呈「V」形設置的、開口朝前的刮土板23通過刮土板橫梁24固接於機架1的覆土器安裝立柱22的底端。
如圖5所示,蒜種帶9包括可降解苗帶10和大蒜種11。所述可降解苗帶10等間距地將多個朝向一致的大蒜種11的中部和根部包裹。優選地,大蒜種11的間距為5cm~10cm。
如圖6所示,所述可降解苗帶10為可降解紙帶12,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可降解加固線13;優選地,可降解加固線13位於可降解紙帶12的兩側邊緣1/6~1/3處。
所述蒜種帶9纏繞在蒜種帶輥8上,蒜種帶9的首端繞經導向支承輥6和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定向槽21到達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所開溝底,其中,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根部與導向支承輥6的輥面接觸;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芽頂和側表面分別與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輥軸和兩個定向輥19的內凸臺接觸。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在進行大蒜移栽作業的過程中,首先通過人工或者機器加工蒜種帶9,將蒜種帶9纏繞於蒜種帶輥8上,然後蒜種帶9的首端繞經導向支承輥6和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定向槽21到達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所開溝底,其中,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根部與導向支承輥6的輥面接觸;蒜種帶9上的大蒜種11的頂部和側表面分別與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輥軸和兩個定向輥19的內凸臺接觸。蒜種帶9的首端通過土壤進行鎮壓固定。大蒜定向定位連續種植機通過拖拉機的牽引前進,蒜種帶9在土壤拉力以及種帶定向驅動輥18的作用下繼續平鋪於苗帶導向分段自覆土開溝器2所開溝底,與此同時,土壤經過開溝器翼板15的後端設置的矩形開口16和楔形開口17所形成土壤回流定向覆土區,將蒜種帶9進行定向固定,並完成自覆土;後經覆土器3作用完成最終覆土刮平作業,最後經鎮壓輪4鎮壓完成大蒜移栽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