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的製作方法
2024-04-12 04:31:05
1.本實用新型涉及測繪測量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
背景技術:
2.測繪工程領域中經常會用到測量杆進行定位、對點、測距等工作,目前行業內常用的測量杆有伸縮式測量杆和兩段旋轉相接的測量杆。
3.經檢索(申請號:cn201820347168.3),可得知,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用測量杆。該可摺疊可攜式測繪用測量杆包括杆體,所述杆體包括上部杆體和下部杆體,上部杆體和下部杆體通過弧形轉軸相連接,上部杆體和下部杆體上與弧形轉軸相對的一側分別安裝有卡扣和扣鼻。
4.在實現本實用新型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存在如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該裝置雖然具備良好的摺疊功能,實現便攜的目的,但是在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使用過程中,測量杆的位置挪移頻繁,則需頻繁的攜帶轉運,而其限位機構存在繁瑣的拆裝工序,拆裝佔用可過多時間,且其保護機構通過旋接方式固定,極易出現自轉滑動狀況,影響其桿頭的防護效果,同時仍需手動頻繁調節,亟需進行改進,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解決了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包括下杆體,所述下杆體一側放置有上杆體,且下杆體通過鉸接件與上杆體轉動連接,所述下杆體底部固定安裝有錐頭;所述下杆體內頂部開設有通口,所述下杆體的通口內固定安裝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前後兩側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固定安裝有橫板,所述橫板內中部貫穿有t型杆,所述t型杆外端固定安裝有半圓頭,且半圓頭延伸至下杆體前側,所述t型杆靠近半圓頭的內側套設有彈簧b;所述上杆體頂部前後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內頂部開設有卡孔,可經半圓頭、彈簧b和限位板等組件的配合使用,實現快速摺疊及調直,相較於現有方式,以防頻繁調節佔用過多時間。
7.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可選方案,所述下杆體底部靠近錐頭的外側套設有套筒,所述套筒兩側內壁頂部均固定安裝有支塊,所述下杆體靠近支塊的外側開設有限位槽,所述支塊內中部貫穿有內杆,且內杆與下杆體固定連接,所述內杆頂部套設有彈簧a,可通過彈簧a和支塊等組件的配合使用,實現套筒自適應移動,無需手動調節。
8.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可選方案,所述上杆體一側固定安裝有水平柱,所述水平柱內中部設置有水準泡,可通過水平柱及水準泡的配合使用,可進行水平檢測,使測量杆功能多樣化。
9.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可選方案,所述半圓頭的外形與限位板的卡孔輪廓適
配,半圓頭與卡孔適配設計,可保證限位的穩定,以防出現滑脫狀況。
10.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一可選方案,所述彈簧b兩端分別與橫板和半圓頭固定連接,彈簧b兩端固定連接,可避免彈簧b伸縮期間經其兩端滑脫。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通過設置有半圓頭、彈簧b和限位板,在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使用時,可通過施力轉動上杆體,限位板朝向內側擠壓半圓頭,當上杆體與下杆體處於同一直線時,則卡孔與半圓頭對位,經彈簧b給予半圓頭作用力,使限位板臨時固定在半圓頭處,反之施力回位轉動上杆體或下杆體可完成測量杆的摺疊,便於便攜運輸,相較於現有方式,簡化測量杆調直及摺疊工序,避免調節佔用過多時間。
13.2.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通過設置有彈簧a和支塊,在工作人員握持攜帶測量杆過程中,由於支塊存有彈簧a的作用力,支塊位於限位槽內底部,套筒罩設在錐頭外側,如需錐頭插入土壤,則套筒受力擠壓彈簧a,防護裝置套筒可實現自動調移,相較於現有方式無需手動調節。
附圖說明
14.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的整體主視結構示意圖;
16.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的限位塊部分俯視截面結構示意圖;
17.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的下杆體與套筒連接部分主視截面結構示意圖。
18.圖中:1、下杆體;11、錐頭;2、上杆體;3、套筒;31、限位槽;32、內杆;33、支塊;34、彈簧a;4、通口;5、限位塊;51、半圓頭;52、橫板;53、t型杆;54、彈簧b;55、凹槽;6、鉸接件;7、限位板;71、卡孔;8、水平柱。
具體實施方式
19.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20.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包括下杆體1,下杆體1一側放置有上杆體2,上杆體2一側固定安裝有水平柱8,水平柱8內中部設置有水準泡,可通過水平柱8及水準泡的配合使用,可進行水平檢測,使測量杆功能多樣化,且下杆體1通過鉸接件6與上杆體2轉動連接,下杆體1底部固定安裝有錐頭11;下杆體1內頂部開設有通口4,下杆體1的通口4內固定安裝有限位塊5,限位塊5前後兩側均開設有凹槽55,凹槽55內固定安裝有橫板52,橫板52內中部貫穿有t型杆53,t型杆53外端固定安裝有半圓頭51,且半圓頭51延伸至下杆體1前側,t型杆53靠近半圓頭51的內側套設有彈簧b54,彈簧b54兩端分別與橫板52和半圓頭51固定連接,彈簧b54兩端固定連接,可避免彈簧b54伸縮期間經其兩端滑脫;上杆體2頂部前後兩側均固定安裝有限位板7,限位板7內頂部開設有卡孔71,半圓頭51的外形與限位板7的卡孔71輪廓適配,半圓頭51與卡孔71適配設計,可保
證限位的穩定,以防出現滑脫狀況。
21.在這種技術方案中,可經半圓頭51、彈簧b54和限位板7等組件的配合使用,實現快速摺疊及調直,相較於現有方式,以防頻繁調節佔用過多時間。
22.在有的技術方案中參閱圖,下杆體1底部靠近錐頭11的外側套設有套筒3,套筒3兩側內壁頂部均固定安裝有支塊33,下杆體1靠近支塊33的外側開設有限位槽31,支塊33內中部貫穿有內杆32,且內杆32與下杆體1固定連接,內杆32頂部套設有彈簧a34。
23.在這種技術方案中,可通過彈簧a34和支塊33等組件的配合使用,實現套筒自適應移動,無需手動調節。
24.工作原理: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試驗方法獲知。
25.在一種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使用的時候,將測繪檢測杆攜帶至指定位置,使上杆體2和下杆體1處於豎直狀態,工作人員握持下杆體1進行測繪測量,根據測量需求,選擇性經錐頭11插入土壤內進行臨時限位;
26.通過設置有半圓頭51、彈簧b54和限位板7,在可摺疊可攜式測繪測量杆使用時,可通過施力轉動上杆體2,限位板7朝向內側擠壓半圓頭51,當上杆體2與下杆體1處於同一直線時,則卡孔71與半圓頭51對位,經彈簧b54給予半圓頭51作用力,使限位板7臨時固定在半圓頭51處,反之施力回位轉動上杆體2或下杆體1可完成測量杆的摺疊,便於便攜運輸,相較於現有方式,簡化測量杆調直及摺疊工序,避免調節佔用過多時間,通過設置有彈簧a34和支塊33,在工作人員握持攜帶測量杆過程中,由於支塊33存有彈簧a34的作用力,支塊33位於限位槽31內底部,套筒3罩設在錐頭11外側,如需錐頭11插入土壤,則套筒3受力擠壓彈簧a34,防護裝置套筒可實現自動調移,相較於現有方式無需手動調節,使用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