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線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8 20:38:05 2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种放線架裝置。
背景技術:
在電纜生產加工過程中常用到放線架,其主要用於支撐電纜盤放線。現有的頂軸(或稱頂尖)式放線架中的頂軸通常是一體結構,在使用時,是用兩端的頂軸將電纜盤頂緊,當進行放線時,電纜線的牽引力使電纜盤繞著頂軸轉動,由於電纜盤與頂軸之間存在很大的摩擦力,會造成頂軸磨損嚴重,當頂軸磨損到一定程度,就無法再固定電纜盤,因此頂軸的更換頻率很高,也會放線架的使用成本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的放線架頂軸磨損速度快、更換頻率高、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設計一种放線架裝置,包括架體、分別設置於所述架體兩側的轉軸機構,所述轉軸機構包括支撐件、頂軸、安裝在所述頂軸內部的軸承,以及與所述軸承一體連接的頂杆,所述頂軸相對於所述軸承轉動安裝;所述支撐件包括底座、設置於所述底座上的支撐塊,所述頂杆穿過所述支撐塊安裝。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頂軸頂緊電纜盤之後,電纜盤與頂軸一起旋轉,而頂軸沿軸承進行轉動,這就解決了頂軸與電纜盤之間摩擦力大,造成頂軸表面磨損嚴重的問題。
優選的,在一側或兩側的轉軸機構中,所述頂杆的表面設有外螺紋,在所述支撐塊的內部設有相匹配的內螺紋。頂杆可沿固定塊產生左右位移,用於調整頂軸與電纜盤之間的距離和頂緊程度,同時還能適用不同寬度的電纜盤。
優選的,在所述頂杆的端部設有搖柄。搖柄便於調節頂杆的移動,更加便於電纜盤的安裝和拆卸。
優選的,在所述架體中部設有橫杆,所述橫杆與所述支撐塊之間設有固定連杆。固定連杆能夠將支撐塊與架體固定在一起,使轉軸機構更加穩定,避免電纜盤受到較大拉力時而產生傾斜或從放線架脫落。
優選的,在所述架體上部設有過線輥。在進行放線時,電纜線經過過線輥牽出,能夠避免電纜線與放線架之間產生摩擦而損傷電纜線。
優選的,在所述頂軸的表面設有橡膠墊圈,能夠使電纜盤與頂軸之間更好地一體旋轉,避免電纜盤與頂軸之間產生相對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現有的一體式頂軸結構,在使用時,電纜盤繞著頂軸轉動,會使頂軸磨損嚴重,頂軸更換的頻率高,進而使放線架的使用成本增加、更換維護的成本也增加。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在頂軸內安裝軸承,使頂軸繞軸承轉動,在進行放線時,電纜盤和頂軸一起轉動,就避免了電纜盤與頂軸之間的摩擦,與現有的放線架相比,能夠有效減少頂軸的損耗,降低頂軸更換頻率,減少放線架的更換、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放線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電纜盤安裝在該放線架裝置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轉軸機構與放線架安裝在一起的局部放大圖。
其中,1.為架體,2為頂軸,3為軸承,4為頂杆,5為底座,6為支撐塊,7為搖柄,8為橫杆,9為固定連杆,10為過線輥,11為電纜盤,12為電纜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下列實施例只是用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在以下實施例中所涉及的設備元件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設備元件。
實施例1:一种放線架裝置,參見圖1-圖3,包括架體1、分別設置於架體1兩側的轉軸機構,轉軸機構包括支撐件、頂軸2、安裝在頂軸2內部的軸承3,以及與軸承3一體連接的頂杆4,頂軸2相對於軸承3轉動安裝;支撐件包括底座5、設置於底座5上的支撐塊6,頂杆4穿過支撐塊6安裝。在架體1中部設有橫杆8,橫杆8與支撐塊6之間設有固定連杆9;在架體1上部還設有過線輥10。
實施例2:一种放線架裝置,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在一側的轉軸機構中,頂杆4的表面設有外螺紋,在支撐塊的內部設有相匹配的內螺紋,在頂杆4的端部設有搖柄7。
實施例3:一种放線架裝置,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在兩側的轉軸機構中,頂杆4的表面均設有外螺紋,在支撐塊的內部均設有相匹配的內螺紋,在兩側頂杆4的端部均設有搖柄7;在頂軸2的表面設有橡膠墊圈。
本實用新型放線架裝置的具體工作方式為:
在進行放線時,首先將電纜盤安裝在兩側轉軸機構之間,兩側的頂軸分別安裝在電纜盤兩端的軸孔內,調節頂杆的距離,使頂軸頂緊電纜盤,電纜線繞過上部過線輥牽出,在電纜線的牽引力作用下,電纜盤轉動放線,此時頂軸隨電纜線一同轉動。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改變了現有技術中電纜盤繞頂軸轉動的方式,而是有電纜盤和頂軸一起繞其內部的軸承轉動,避免了電纜盤與頂軸之間的摩擦,能夠有效減少頂軸的磨損,降低了放線架的使用成本。
上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範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進行變更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