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肥效持久葉面肥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9 05:00:05 1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肥效持久葉面肥的製備方法,屬於肥料製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化肥用量位居世界首位,可達1億多噸。化肥的誕生打破了我國傳統農業施肥方式,開創了農業用肥新紀元,化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隨著化肥的大量施用,導致土壤結構破壞,肥力下降,作物品質變劣,肥料利用率低,造成農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同時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日益明顯。因此,開發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化肥的新型綠色高效肥料已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葉面肥是營養元素施用於農作物葉片表面,通過葉片的吸收而發揮基功能的一種肥料類型,植物的葉片有上下兩層表皮,由表皮細胞組成,表上細胞的外側有角質層和蠟質,可以保護表皮組織下的葉肉細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條件變化的影響,葉片表現還有許多微小的氣孔,行使氣體更換的功能。研究表明,角質層由一種帶有羥基和羧基的長碳鏈脂肪酸聚合物組成,這種聚合物的分子間隙及分子上的羥基、羧基親水基團可以讓水溶液滲透進入葉內,當然,葉片表面的氣孔是葉面肥進入葉片更方便的通道。
現有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較低,施用以後在短時間內會蒸發乾燥,或者遇上雨水將會使其完全失效,需要重新噴施,從而增加勞動強度和肥料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較低,施用以後在短時間內會蒸發乾燥,或者遇上雨水將會使其完全失效,需要重新噴施,從而增加勞動強度和肥料成本的問題,提供一種肥效持久葉面肥的製備方法,該方法首先將毛竹製成粉末後與纖維素酶混合併發酵,隨後將發酵物熱解並收集蒸汽液進行冷凝處理,將得到的粗木醋液靜置分層,吸取中層液體與活性炭混合離心處理,再將得到的上清液與馬鈴薯澱粉攪拌製成粘稠液,再將蜂蜜、大豆粕、尿素等原料攪拌發酵處理,最後將所得發酵液與粘稠液、玉米汁等攪拌混合,即可得到葉面肥,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原料易得,成品綠色無毒,且肥料利用率高、肥料流失少,肥效持久受天氣影響較小,對農產品、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具有良好的經濟前景和社會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稱取300~500g毛竹,劈成條狀後放置在太陽下曝曬3~5天,曝曬後粉碎,過60~70目篩,得毛竹粉末,向毛竹粉末中均勻噴灑自來水,噴灑至含水量為20~30%,向噴灑後的毛竹粉末中加入2~5g纖維素酶,攪拌混合15~20min後在30~35℃溫度下堆放發酵18~20h,隨後將得到的發酵物放入蒸爐中,在150~200℃溫度下熱解6~8h,收集蒸汽液並冷凝即可得到粗木醋液;
將上述粗木醋液靜置10~15天後,吸取中層部分的液體,並向吸取後的液體中加入其質量3~4%活性炭,在300~400r/min轉速下震蕩15~20min後離心分離,得上清液,加入上清液質量5~10%馬鈴薯澱粉,加熱至70~80℃溫度下攪拌混合15~30min後得粘稠液,冷卻至室溫,備用;
分別稱取100~200g蜂蜜、200~300g大豆粕、100~150g香蕉肉、3~5g尿素、20~30g磷酸二氫鉀和4~6L自來水放入發酵罐中攪拌15~20min,隨後在紫外燈下滅菌處理5~10min,按接種量10~15%將乳酸菌接種到發酵罐物質中,在35~37℃的溫度下發酵5~7h,發酵後過濾,得發酵液;
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10~20份步驟(2)備用的粘稠液、20~30份上述發酵液、3~5份玉米汁、2~5份乳清、2~5份黃腐酸、1~3份硼砂、70~80份自來水,攪拌混合20~30min後即可得到葉面肥。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是:取150~300g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將其溶於10~20kg清水中,用噴灌器對農田進行施肥,每隔10~15天施肥1~2次即可。經檢測,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達95%以上,可使農作物增產15~18%,同時肥效持久,施肥周期較原先延長了1~2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肥效持久,受天氣影響較小,且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時本發明原料綠色、安全,使用後不會對農田土壤造成損害,是無汙染、無公害綠色食品生產的極佳肥料;
(2)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可從根本上改善作物的生長環境,並顯著增強作物抗低溫、乾旱、鹽害、藥害等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發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稱取300~500g毛竹,劈成條狀後放置在太陽下曝曬3~5天,曝曬後粉碎,過60~70目篩,得毛竹粉末,向毛竹粉末中均勻噴灑自來水,噴灑至含水量為20~30%,向噴灑後的毛竹粉末中加入2~5g纖維素酶,攪拌混合15~20min後在30~35℃溫度下堆放發酵18~20h,隨後將得到的發酵物放入蒸爐中,在150~200℃溫度下熱解6~8h,收集蒸汽液並冷凝即可得到粗木醋液;隨後將上述粗木醋液靜置10~15天後,吸取中層部分的液體,並向吸取後的液體中加入其質量3~4%活性炭,在300~400r/min轉速下震蕩15~20min後離心分離,得上清液,加入上清液質量5~10%馬鈴薯澱粉,加熱至70~80℃溫度下攪拌混合15~30min後得粘稠液,冷卻至室溫,備用;再分別稱取100~200g蜂蜜、200~300g大豆粕、100~150g香蕉肉、3~5g尿素、20~30g磷酸二氫鉀和4~6L自來水放入發酵罐中攪拌15~20min,隨後在紫外燈下滅菌處理5~10min,按接種量10~15%將乳酸菌接種到發酵罐物質中,在35~37℃的溫度下發酵5~7h,發酵後過濾,得發酵液;最後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10~20份上述步驟備用的粘稠液、20~30份上述發酵液、3~5份玉米汁、2~5份乳清、2~5份黃腐酸、1~3份硼砂、70~80份自來水,攪拌混合20~30min後即可得到葉面肥。
實例1
首先稱取300g毛竹,劈成條狀後放置在太陽下曝曬3天,曝曬後粉碎,過60目篩,得毛竹粉末,向毛竹粉末中均勻噴灑自來水,噴灑至含水量為20%,向噴灑後的毛竹粉末中加入2g纖維素酶,攪拌混合15min後在30℃溫度下堆放發酵18h,隨後將得到的發酵物放入蒸爐中,在150℃溫度下熱解6h,收集蒸汽液並冷凝即可得到粗木醋液;隨後將上述粗木醋液靜置10天後,吸取中層部分的液體,並向吸取後的液體中加入其質量3%活性炭,在300r/min轉速下震蕩15min後離心分離,得上清液,加入上清液質量5%馬鈴薯澱粉,加熱至70℃溫度下攪拌混合15min後得粘稠液,冷卻至室溫,備用;再分別稱取100g蜂蜜、200g大豆粕、100g香蕉肉、3g尿素、20g磷酸二氫鉀和4L自來水放入發酵罐中攪拌15min,隨後在紫外燈下滅菌處理5min,按接種量10%將乳酸菌接種到發酵罐物質中,在35℃的溫度下發酵5h,發酵後過濾,得發酵液;最後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10份上述步驟備用的粘稠液、20份上述發酵液、3份玉米汁、2份乳清、2份黃腐酸、1份硼砂、70份自來水,攪拌混合20min後即可得到葉面肥。
本實例操作簡便,使用時,取15g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將其溶於10kg清水中,用噴灌器對農田進行施肥,每隔10天施肥1次即可。經檢測,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達96%,可使農作物增產15%,同時肥效持久,施肥周期較原先延長了1倍。
實例2
首先稱取400g毛竹,劈成條狀後放置在太陽下曝曬4天,曝曬後粉碎,過65目篩,得毛竹粉末,向毛竹粉末中均勻噴灑自來水,噴灑至含水量為25%,向噴灑後的毛竹粉末中加入4g纖維素酶,攪拌混合18min後在33℃溫度下堆放發酵19h,隨後將得到的發酵物放入蒸爐中,在175℃溫度下熱解7h,收集蒸汽液並冷凝即可得到粗木醋液;隨後將上述粗木醋液靜置13天後,吸取中層部分的液體,並向吸取後的液體中加入其質量3.5%活性炭,在350r/min轉速下震蕩18min後離心分離,得上清液,加入上清液質量8%馬鈴薯澱粉,加熱至75℃溫度下攪拌混合23min後得粘稠液,冷卻至室溫,備用;再分別稱取150g蜂蜜、250g大豆粕、125g香蕉肉、4g尿素、25g磷酸二氫鉀和5L自來水放入發酵罐中攪拌17min,隨後在紫外燈下滅菌處理8min,按接種量13%將乳酸菌接種到發酵罐物質中,在36℃的溫度下發酵6h,發酵後過濾,得發酵液;最後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15份上述步驟備用的粘稠液、25份上述發酵液、4份玉米汁、3份乳清、3份黃腐酸、2份硼砂、75份自來水,攪拌混合25min後即可得到葉面肥。
本實例操作簡便,使用時,取23g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將其溶於13kg清水中,用噴灌器對農田進行施肥,每隔13天施肥1次即可。經檢測,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達97%,可使農作物增產16%,同時肥效持久,施肥周期較原先延長了1.5倍。
實例3
首先稱取500g毛竹,劈成條狀後放置在太陽下曝曬5天,曝曬後粉碎,過70目篩,得毛竹粉末,向毛竹粉末中均勻噴灑自來水,噴灑至含水量為30%,向噴灑後的毛竹粉末中加入5g纖維素酶,攪拌混合20min後在35℃溫度下堆放發酵20h,隨後將得到的發酵物放入蒸爐中,在200℃溫度下熱解8h,收集蒸汽液並冷凝即可得到粗木醋液;隨後將上述粗木醋液靜置15天後,吸取中層部分的液體,並向吸取後的液體中加入其質量4%活性炭,在400r/min轉速下震蕩20min後離心分離,得上清液,加入上清液質量10%馬鈴薯澱粉,加熱至80℃溫度下攪拌混合30min後得粘稠液,冷卻至室溫,備用;再分別稱取200g蜂蜜、300g大豆粕、150g香蕉肉、5g尿素、30g磷酸二氫鉀和6L自來水放入發酵罐中攪拌20min,隨後在紫外燈下滅菌處理10min,按接種量15%將乳酸菌接種到發酵罐物質中,在37℃的溫度下發酵7h,發酵後過濾,得發酵液;最後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20份上述步驟備用的粘稠液、30份上述發酵液、5份玉米汁、5份乳清、5份黃腐酸、3份硼砂、80份自來水,攪拌混合30min後即可得到葉面肥。
本實例操作簡便,使用時,取30g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將其溶於15kg清水中,用噴灌器對農田進行施肥,每隔15天施肥2次即可。經檢測,本發明製得的葉面肥肥料利用率達98%,可使農作物增產18%,同時肥效持久,施肥周期較原先延長了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