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動物上的新發現是什麼?地球新發現的10大物種(帶圖)

2024-06-26 14:44:49 1

導語:現代人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20萬年,也還是有很多未知的生物等著我們去探索,其中已知的就是地球新發現的10大物種,分別是414條腿的千足蟲,大眼蠅,獅子魚,巨型劇毒水母,黑鯨,射線鰭魚,肩章鯊,雙堅頜龍,鳥腳類恐龍,原始三視龍,之前小編為大家講解過,想跟著探秘志了解更多的一起往下看吧!

1、414條腿的千足蟲

一種新的千足蟲,發現於加州紅杉國家公園中探索較少的大理石洞穴中,有414條腿、200個毒腺、100多個體節、分泌絲質的毛髮和4個陰莖,還擁有「神秘功能的奇怪嘴部」,並在其身體各部分上有一對噴嘴。噴嘴發射一種防禦化學物質,但其性質目前尚不清楚。

2、大眼蠅

一隻有5000萬年歷史的蒼蠅頭部化石,這塊化石是在華盛頓共和國的一次實地考察中被一名學生發現的,這隻大眼睛的蒼蠅是今天的大頭蒼蠅中的一員。這些發現揭示了在新的生態系統形成過程中,生物多樣性也在增加。

3、獅子魚

由夏威夷大學率領的一支探險隊拍攝到了一種新的幽靈魚在馬裡亞納海溝中遊動的畫面,這條魚是在8,100米(27,000英尺)的深度拍攝的,能在海洋深處的巨大壓力下生存下來。

4、巨型劇毒水母

已經被發現在世界各地的沿海水域,但大部分是在澳大利亞的北海岸。用它們的觸角來捕捉獵物,它們的刺細胞集中在觸角上,大小約為50釐米(20英寸)。

5、黑鯨

在澳大利亞海岸附近發現的,有相當驚人的下頜和牙齒,這種手指大小的帶刺魚也有一條尾巴,可能會發出嚴重的刺痛,這種新的黑魚是由澳大利亞國家科學機構大英國協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發現的。

6、射線鰭魚

於2007年在亞馬遜河支流中被發現,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它不吃肉。相反,它以種子、水果和植物為食,牙齒獨特,腹部和鰭呈黃色,長度至少為46釐米(18英寸),生活在流經巖石和沙土的中等至快速流動的溪流中。

7、肩章鯊

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水域發現,一種71釐米(28英寸)的「行走」鯊魚,當鯊魚扭動它們的身體時,它們用胸鰭和骨盆鰭推動,身上布滿了褐色的黑點。

8、雙堅頜龍

新發現的恐龍頭骨長8釐米(3英寸),下頜長2.5釐米(1英寸),體重可能小於一隻小型家養貓。根據芝加哥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的說法,長著鋒利牙齒的恐龍很少是食草動物。

9、鳥腳類恐龍

一種在西班牙出土的恐龍,這種恐龍生活在1.25億年前,長6米(20英尺),高2.4米(8英尺)。類脊狀結構的用途尚不清楚,儘管它可能儲存了多餘的脂肪,用於展示,或有助於控制體溫。

10、原始三視龍

爬行動物的一個新種,生活在2.3億年前,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實際上,它只有兩隻眼睛,看上去好像有第三隻眼睛,因為它頭頂上有個凹坑。

同类文章
弓形蟲是何方神聖?被弓形蟲感染後人更願意從事高風險性活動

弓形蟲是何方神聖?被弓形蟲感染後人更願意從事高風險性活動

弓形蟲是一種體型非常小的生物,小到我們的肉眼根本發現不了它,只能藉助顯微鏡才能發現它們的存在。人們不小心被弓形蟲感染之後,就會改變之前的處事態度,很有可能會激發體內的冒險意識,從而變得更願意從事高風險性活動。  全世界大概有1/4的人有可能會感染弓形蟲,感染之後會表現出類似感冒的症狀,並不會給人的
飛鴿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完成送信工作,原來它們有這兩大器官

飛鴿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完成送信工作,原來它們有這兩大器官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飛鴿傳書,能夠替代現在的通信工作,可是卻不知道鴿子是如何完成送信工作的。原來只要對鴿子稍加訓練,就能讓它們去送信,之所以只有鴿子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鴿子有著強大的神經系統和感官器官。 鴿子與其他生物相比,能夠在人類的訓練下為人類服務,除了我們知道的送信工作以外,其實鴿子還可以做其
霸王龍為什麼是恐龍的代名詞?來看看這些數據你就知道了

霸王龍為什麼是恐龍的代名詞?來看看這些數據你就知道了

霸王龍是個六邊形戰士據科學家們分析猜測,恐龍這一巨型物種是距今約2.3億年間才有的。它們是從一群獨特的爬行動物演化而來的,在約3000萬年內拼命繁衍,終於成為地球第一代霸主。但在白堊紀結束後,恐龍便漸漸退出歷史舞臺,而目前人類接觸的不過是其化石而已,想必許多人都印象深刻。 相信我們最為熟悉的要數霸王
難以想像鳥類居然是由它進化而來的!專家認為其骨骼簡直太完美了

難以想像鳥類居然是由它進化而來的!專家認為其骨骼簡直太完美了

動物的進化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從來沒有想過經歷漫長的進化之後,動物竟然還能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我們面前。鳥類之所以能夠進化出飛翔的本領,科學家認為跟它們的骨骼有很重要的關係,不是完美的骨骼,根本無法承載飛行。 我們都知道鳥類的飛行跟身體結構有關,一些體型比較大的鳥類,它們經歷了漫長的進化之後,飛行的本
陽光真的能消滅細菌嗎?科學家研究後,給出這樣的答案

陽光真的能消滅細菌嗎?科學家研究後,給出這樣的答案

採光影響消除細菌無論是租還是買,看房時都會先看它能否得到陽光。通常無日光的住宅是許多人所不齒的,這是因為有的人相信風水,覺得此地陰氣過重,有的人則覺得是沒有陽光,使得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就可以繁殖。民間歷來有陽光能消滅室內細菌之說,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是否如此。 《自然》雜誌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這句話流
這種章魚的外形很像小豬,而且還會散發光芒,形成原因至今是個謎

這種章魚的外形很像小豬,而且還會散發光芒,形成原因至今是個謎

在我們的印象裡,章魚和小豬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沒想到海洋中卻有一種章魚的外形很像小豬,它的身體看起來像半透明一樣的,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器官。小豬章魚的眼部下方還會散發光芒,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原因至今是個謎。 小豬章魚的體長差不多在4釐米左右,雖然是一種看起來並不大的生物,但是它們在海底的活動
這種神秘動物外形似貓似蛇,體長達1.8米,口吐毒氣可致人死亡

這種神秘動物外形似貓似蛇,體長達1.8米,口吐毒氣可致人死亡

基因突變的塔佐蠕蟲地球上生物種類繁多,物種間也被劃分為多個門類,比如哺乳動物中就有貓科和犬科,自然也是多種多樣,但貓科動物中也被劃分為貓,獅,虎,豹等,說起這類生物,實際上想要表達的是地球上存在著多種生物。 但這比我們人類已知的要多得多。科學家們曾經宣布人類迄今發現的種類只有全部種類的10萬之一,這
這種生物雖然十分低等,但在遠古時期的海洋中,它曾稱霸一方

這種生物雖然十分低等,但在遠古時期的海洋中,它曾稱霸一方

三葉草的特殊本領在遠古時期的歷史階段中,地球絕大部分為海洋,陸地面積比重較小,所以只在海洋中出現了部分動物。這些生物並不是現在所看到的魚,它們只是些低等生物。它們多數身體構造非常單一,通常具有硬殼。在這些生物中,有一種大家都很熟悉,那便是三葉蟲。  海洋中的生命通常都是由簡單出發,再逐步向複雜演變。
這種海洋生物十分獨特,外表看似弱小不堪,但實際上身懷絕技

這種海洋生物十分獨特,外表看似弱小不堪,但實際上身懷絕技

海參的生存之道海洋世界色彩斑斕,但又暗藏殺機,一旦某種生物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其他生物獵殺殆盡。所以能存活於海洋中的生物無不有其防禦本領,海參退敵絕招更是匪夷所思。  海參可以說是諸多海洋生物當中相對較弱的一種,既不具備像章魚一樣兇狠的脾氣,又不具備水母的一招一式的致命本領。海參體表就像是我們每天食
這種動物的數量從6.5千萬隻縮減至21隻,科學家:竟是人類毀了它

這種動物的數量從6.5千萬隻縮減至21隻,科學家:竟是人類毀了它

我們都知道動物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環境,而當合適的環境發生改變時,就需要遷徙到其他更合適的地方。人類也是如此,人類的遷移也影響了動物的生存環境,原本美洲野牛的數量有6.5千萬隻,後來在人類的影響下竟然縮減至21隻。 人類的移民也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要知道整體大規模的移民,不僅僅影響當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