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3-21 13:02:05
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流沙隧道洞內降水施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解決了現有降水方法不能滿足流沙隧道施工的預期效果,影響施工工期的問題。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包括沿隧道內輪廓線內側設置的若干降水管,降水管前端封閉且焊有卡腳,降水管後端連接真空泵。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流沙隧道洞內降水施工工藝,縮短了施工周期,且操作方便簡單,提高了流沙隧道洞內降排水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流沙隧道洞內降水施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鐵路承擔的貨運量也在逐年增加,鐵路在交通運輸方面越來越備受矚目。鐵路隧道在中國特有的地理壞境下(中國的山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66%)應運而生,而流沙隧道施工在我國施工難度極大,流沙隧道洞內湧水在我國正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因為沙粒順水會外流通常的降水方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從而影響施工工期。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降水方法不能滿足流沙隧道施工的預期效果,影響施工工期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0005]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包括沿隧道內輪廓線內側設置的若干降水管,降水管前端封閉且焊有卡腳,降水管後端連接真空泵。
[0006]所述的降水管包括互相連接的兩部分,一部分為與真空泵連接的一段不透水管,其餘部分為透水管,透水管上鑽有透水眼,並包裹有紗網和土工布。
[0007]各降水管後端分別連接鋼絲軟管,鋼絲軟管上設置止水閥並分別與粗鋼管連接,粗鋼管通過另外的鋼絲軟管連接真空泵的進水口,真空泵的出水口連接集水管,集水管連接排水泵。
[0008]隧道底部也設置有若干層降水管。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的提高了流沙隧道洞內降水施工工藝,縮短了施工周期(3?4天),且操作方便簡單,提高了流沙隧道洞內降排水效率,節約了施工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1]圖2為降水管布置示意圖,
[0012]圖3為降水管前端示意圖,
[0013]圖4為圖3的左視圖,
[0014]圖中:1-未開挖支護段圍巖,2-降水管,3-鋼絲軟管,4-止水閥,5-粗鋼管,6-真空泵,7-集水管,8-排水泵,9-支架,10-鋪底,11-卡腳。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0016]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包括沿隧道內輪廓線內側設置的若干降水管2,隧道底部也設置有若干層降水管。降水管2前端封閉且焊有卡腳11,降水管2後端連接真空泵6。
[0017]降水管包括互相連接的兩部分,一部分為與真空泵6連接的一段不透水管,其餘部分為透水管,透水管上鑽有透水眼,並包裹有紗網和土工布。
[0018]各降水管2後端分別連接鋼絲軟管3,鋼絲軟管3上設置止水閥4並分別與粗鋼管5連接,粗鋼管5通過另外的鋼絲軟管連接真空泵6的進水口,真空泵6的出水口連接集水管7,集水管7連接排水泵8。
[0019]本實用新型的完成方法,步驟如下:
[0020]1、預製降水管
[0021]降水管採用Φ 32及Φ 25高頻焊管(國標)加工而成,單節長度1.5m(鑽杆長1.5m),分為A、B兩種:A種為透水管,管身鑽有透水眼,並用紗網和土工布包裹兩層;B種不透水,無需紗網和土工布包裹。
[0022]2、鑽孔
[0023]a )、隧道洞內放線確定鑽孔位置
[0024]b )、鑽機(XY-2B型)就位,採用水鑽鑽孔
[0025]C)、拔鑽終孔,終孔深度一般為12m;注意:如孔內水壓過大時,鑽杆容易失控外噴,需拔採用輔助工具配合鑽機緩慢拔出,以放不安全事故發生。
[0026]3、安裝降水管
[0027]鑽機拔鑽後及時安裝預製降水管,首節降水管前端封閉且焊有小腳(Φ8圓鋼做卡腳如下圖3),裝在鑽頭前段,緊貼鑽頭卡住,鑽機鑽進同時安裝好預製管;降水管安裝時由各單節焊接組合而成,安裝在鑽杆內隨鑽杆一起下鑽,一般預製降水管長為12m。
[0028]4、接真空泵降水
[0029]預製降水鋼管下鑽安裝完成(末端巖面15cm)後,將在圍巖末端預製降水管與Φ32鋼絲軟管連接,將各連接完成的Φ32鋼絲軟管利用止水閥匯集Φ65無縫鋼管內(長
0.8-1.0m最佳),Φ65無縫鋼管連Φ65鋼絲軟管,由Φ65鋼絲軟管連接真空泵(之前真空泵內灌滿清水,以防漏氣)抽降水至集水管,隨後由離心泵抽排出洞外。
【權利要求】
1.一種流沙隧道全環真空降水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沿隧道內輪廓線內側設置的若干降水管(2),降水管(2)前端封閉且焊有卡腳(11),降水管(2)後端連接真空泵(6);所述的降水管包括互相連接的兩部分,一部分為與真空泵(6)連接的一段不透水管,其餘部分為透水管,透水管上鑽有透水眼,並包裹有紗網和土工布;各降水管(2)後端分別連接鋼絲軟管(3),鋼絲軟管(3)上設置止水閥(4)並分別與粗鋼管(5)連接,粗鋼管(5)通過另外的鋼絲軟管連接真空泵(6 )的進水口,真空泵(6 )的出水口連接集水管(7 ),集水管(7 )連接排水泵(8);隧道底部也設置有若干層降水管。
【文檔編號】E02D19/10GK203741851SQ201320742921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馮恆旺, 張軍平, 張國珍, 趙卿政 申請人: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鐵三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