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迴轉式吸塵罩的製作方法
2024-03-29 14:49:05
本發明涉及一種吸塵罩,屬於吸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迴轉式吸塵罩。
背景技術:
鑄造車間的中頻爐通常是成對緊挨並排布置,錯時球化(向球化包內倒鐵水),球化過程中產生大量揚塵,傳統的捕集方式是設置兩個固定抽風罩,抽風支管匯合至總管再引至除塵器。該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因兩個爐子切換抽風,故需在兩個抽風支管上各設一個電動閥。因爐子周邊環境較差,閥門易出故障,一旦開關不到位,將直接影響抽塵效果。
2)對球化過程中球化包始終需要行車吊起的工藝,這種布置還影響操作工的視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迴轉式吸塵罩,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了這樣一種迴轉式吸塵罩,其由吸塵罩及迴轉裝置組成;所述迴轉裝置包括內筒和帶動內筒及吸塵罩一起作旋轉運動的驅動機構;所述吸塵罩通過法蘭安裝在內筒的頂部上。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迴轉裝置包括驅動機構,底座,外筒,內筒;所述驅動機構通過螺栓固定在支座上;所述支座與所述外筒的側部相連;所述外筒的底部通過法蘭與所述底座相連;所述內筒位於所述外筒的內腔中;所述內筒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在抽風總管的支承座上。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內筒的底部通過推力軸承與所述底座連為一體。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推力軸承上部設有凹槽蓋板;所述凹槽蓋板通過軸承配合與推力軸承上部相連。
在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三相交流電機和傳動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齒條和直齒輪;所述齒條通過螺栓固定在所述內筒的上部;所述齒條與所述直齒輪嚙合相連,兩者之間的傳動由直線運動轉換為旋轉運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主要有以下優點:
1.迴轉裝置結構簡單,設備耐用,操作方便;
2.通過凹槽蓋板的設計使推力軸承防塵,通過螺栓連接使驅動機構拆卸方便,易於更換。
3.實用於需要迴轉抽風的場合。
4.使用效果良好且使用周期長。避免了因切換閥門出故障,開關不到位,直接影響抽塵效果的問題,以及影響操作工視線的問題。
5.應用廣:適用於冶金行業或其它行業中這樣一類產塵點的捕集:幾個產塵點間歇產塵,產塵時需要吸風罩能有效捕集粉塵,不產塵時需要罩子能沿一定半徑的圓周離開捕集點。在冶金行業鑄造車間中頻爐球化過程中的揚塵以及鑄鐵車間在切割殘鐵塊時的揚塵均可用此種迴轉式吸塵罩,也可推廣應用至其它行業的類似工況。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迴轉式吸塵罩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吸塵罩;2.齒條;3.直齒輪;4.驅動機構;5.推力軸承;6.底座;7.外筒;8.內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的迴轉式吸塵罩,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吸塵罩1及迴轉裝置組成。所述吸塵罩1通過法蘭安裝在迴轉裝置的內筒8的頂部上。所述迴轉裝置由齒條2、直齒輪3、驅動機構4、推力軸承5、底座6、外筒7、內筒8、組成,其中:齒條2通過螺栓固定在內筒8上;直齒輪3與齒條2嚙合相連,兩者之間的傳動由直線運動轉換為 旋轉運動;驅動機構4通過螺栓固定於焊於外筒8的驅動裝置底座上;外筒7通過法蘭與底座6相連;內筒8固定在抽風總管的支承座上,並且通過凹槽蓋板及推力軸承5與底座6連為一體。所述凹槽蓋板通過軸承配合與推力軸承5的上部相連。所述驅動機構4可以採用三相交流電機。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驅動機構4採用三相交流電機,通過安裝在軸端的直齒輪3,以一定的減速傳動比,嚙合齒條2勻速旋轉,齒條2是固定於內筒8上的,在驅動力矩的作用下,內筒8與吸塵罩1一起做周期旋轉運動。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