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腐殖酸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4-03-03 22:37:15 1
專利名稱:生化腐殖酸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化腐殖酸的生產工藝。
生化腐殖酸的生產工藝屬幹法發酵工藝,主要原料為鋸末、麩子、豆粉、植物油、碳酸氫銨、芝麻醬等。其生產工藝為混合拌料,裝袋(每袋25kg)放入發酵室,溫度控制在30℃,7天翻倒一次,15天後從發酵室內取出。加入NaOH,攪拌,調PH值為13,然後放置24小時,加入HCl,攪拌,調PH值為6,放置12小時。壓力擠壓,固液分離,分離出含腐殖酸0.8-1.7%的液體。這種生產工藝的缺點是勞動強度大,生產周期長,生產過程中受自然溫度影響,生產工藝不易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低,產品成本高,且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生產周期短、勞動強度小,生產工藝易控制,產品質量穩定、收率高、成本低的生化腐殖酸機械化生產新工藝。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A、將木質粉、小米麵、麩子、植物油、磷酸二氫鉀、米糠、碳酸氫銨、磷酸二銨、乾酵母,放入反應釜內,加水後攪拌,加熱升溫至63-67℃,保持90-100小時,每4小時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7分鐘,待保溫過程結束後,加入NaOH,調酸鹼度PH值至PH12-13;B、加熱升溫至84-88℃,加壓力至1.5kg,在此溫度和壓力下保持2小時,每30分鐘攪拌5分鐘,加HCl調酸鹼度至PH6;C、進行固液分離得液體即成。
各組份含量(重量百分比)鋸末76-78%,小米麵4.8-5.2%,麩子7.5-9%,植物油3.2-3.8%,磷酸二氫鉀0.7-0.82%,米糠1.5-1.6%,碳酸氫銨1.9-2%,磷酸二銨1.5-1.6%,乾酵母0.18-0.22%。
以年產350噸原液計算,將本發明工藝和現有的工藝對比如下現有的工藝需生產工人240人,72000個工作日(一年按300天計算),生產周期396小時,勞動強度大,生產工藝難控制,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低(0.8-1.7%),350噸原液原料成本266000元(760元/噸)。
本發明工藝需生產工人30人,9000個工作日(一年按300天計),生產周期98小時,勞動強度小,生產工藝易控制,產品質量穩定,收率高(4.5-5.6%),350噸原液原料成本135450元(387元/噸)。
下面結合實施例將本發明作詳細介紹採用下表作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組份含量
如上表所示的任一組組份含量按如下工藝生產,採用第一組組份含量其中木質粉可採用鋸末,A、鋸末1520公斤(76%),小米麵104公斤(5.2%),麩子180公斤(9%),植物油76公斤(3.8%),磷酸二氫鉀16.2公斤(0.81%),米糠30公斤(1.5%),碳酸氫銨38.4公斤(1.93%),磷酸二銨30.8公斤(1.54%),乾酵母4.4公斤(0.22%),將以上原料投入反應釜(2000L)內,加入重量為1.8-2.4倍即加入1.8、2.1、2.4倍的水均可,加入水4199公斤(2.1倍)攪拌,加熱升溫至63-67℃,具體為63℃、65℃、67℃均可,選擇65℃,在此溫度下保持90-100小時(選擇96小時),每3-5小時攪拌一次(選擇4小時),每次攪拌3-7分鐘(選擇5分鐘),待保溫過程結束後,加入NaOH調酸鹼度PH值至PH12-13(PH12、PH13、均可,選擇PH13);B、加熱升溫至84-88℃(具體為84℃、86℃、88℃均可,選擇86℃),通過空氣壓縮機(0.6m3)加壓力至1.5kg,在此溫度和壓力下保持2小時,每30分鐘攪拌5分鐘,停止保溫過程後,加HCl調酸鹼度至PH6;C、放入板框壓濾機(450型12m2)內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出的液體中生化腐殖酸的含量為5%,將液體送入貯罐,殘渣可進行烘乾處理後作為飼料和土壤改良劑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生化腐殖酸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A、將木質粉、小米麵、麩子、植物油、磷酸二氫鉀、米糠、碳酸氫銨、磷酸二銨、乾酵母,放入反應釜內,加水後攪拌,加熱升溫至63-67℃,在此溫度下保持90-100小時,每3-5小時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7分鐘,待保溫過程結束後,加入NaOH,調酸鹼度PH值至PH12-13;B、加熱升溫至84-88℃,加壓力至1.5kg,在此溫度和壓力下保持2小時,每30分鐘攪拌5分鐘,停止保溫過程後,加HCl調酸鹼度至PH6;C、進行固液分離得液體即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化腐殖酸生產工藝,其特徵在於各組份含量(重量百分比)木質粉76-78%,小米麵4.8-5.2%,麩子7.5-9%,植物油3.2-3.8%,磷酸二氫鉀0.7-0.82%,米糠1.5-1.6%,碳酸氫銨1.9-2%,磷酸二銨1.5-1.6%,乾酵母0.18-0.22%。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化腐殖酸的生產工藝,首先將木質粉、小米麵、麩子、植物油、磷酸二氫鉀、米糠、碳酸氫銨、磷酸二銨、乾酵母,放入反應釜內,加水後攪拌,在63—67℃條件下保持90小時,每4小時攪拌一次,加NaOH調pH值pH12—13,再加熱升溫至84—88℃,加壓力至1.5kg,在此溫度、壓力下保持2小時,每30分鐘攪拌一次,然後加HCl調酸鹼度至pH6,進行固液分離得原汁即製成,採用本發明工藝生產腐殖酸,生產周期短、勞動強度小,生產工藝易控制,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C08H99/00GK1103646SQ9312061
公開日1995年6月14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8日 優先權日1993年12月8日
發明者苗培根, 趙三江, 蔣慶林, 劉俊圈, 趙進才 申請人:苗培根, 趙三江, 蔣慶林, 劉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