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03 22:00:15 1
本發明涉及棒材送料機,尤其指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中,一般包括押棒、中軸、滾針軸承、中軸芯等,押棒和中軸連接單獨依靠螺紋擰緊,車床長時間運轉時,因震動容易出現押棒和中軸脫落的現象,而且在鬆動的同時,中軸芯、螺母、料夾在推力的作用下,自然後退,直至螺母直接與滾針軸承產生摩擦為止,故而整個結構受損,造成送料機不能正常使用。另外,在裝配時,滾針軸承是用機器壓鉚進去的,但是由於軸承右端面懸空無任何擋圈形式,滾針軸承容易因振動跑出而造成使用故障。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868545y,授權公告日為2007.02.14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棒材送料機,包含一送料管,是設於一機臺;一連接於帶動裝置的押棒,其可受轉軸的驅動而與傳動裝置結合或分離,該設計包含了押棒和轉軸,但兩者之間並未採取特殊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仍然存在著押棒與中軸之間容易脫離、滾針軸承固定性不好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押棒與中軸之間容易脫離、滾針軸承固定性不好的問題,提供一種摩擦係數小、旋轉靈活、使用穩定的送料杆裝置。
為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包括押棒、中軸、滾針軸承、中軸芯、料夾,中軸包括左中軸和右中軸,所述押棒前端呈錐度加螺紋狀,左中軸與押棒相連接的一端有與之配合的錐度加螺紋。
所述押棒與料夾之間依次安裝有滾針軸承、平面軸承和中軸芯。
所述中軸芯一端與右中軸上的孔對齊,孔內安裝有鋼珠。
所述左中軸上有注油孔。
所述中軸芯與料夾之間採取錐度加螺紋的方式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於押棒前端呈錐度加螺紋狀,左中軸與押棒相連接的一端有與之配合的錐度加螺紋,兩錐度角之間相互脹緊,押棒與中軸之間牢固性增強,不易脫離。
2、由於押棒與料夾之間依次安裝有滾針軸承、平面軸承和中軸芯,比起現有技術來說,本設計中滾針軸承的右側多安裝了一個平面軸承,所以滾針軸承不容易脫離中軸芯,增強了滾針軸承的結構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押棒1,中軸2,左中軸21,右中軸22,滾針軸承3,中軸芯4,料夾5,平面軸承6,孔7,鋼珠8,注油孔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包括押棒1、中軸2、滾針軸承3、中軸芯4、料夾5,中軸2包括左中軸21和右中軸22,所述押棒1前端呈錐度加螺紋狀,左中軸21與押棒1相連接的一端有與之配合的錐度加螺紋。
所述押棒1與料夾5之間依次安裝有滾針軸承3、平面軸承6和中軸芯4。
所述中軸芯4一端與右中軸22上的孔7對齊,孔7內安裝有鋼珠8。
所述左中軸21上有注油孔9。
所述中軸芯4與料夾5之間採取錐度加螺紋的方式連接。
在中軸2上的右中軸22上壓入滾針軸承3,將中軸芯4裝入平面軸承6,再將中軸芯4穿入右中軸22內部,使得中軸芯4一端與右中軸22上的孔7對齊,孔7內安裝有鋼珠8,可在孔7內部加入潤滑脂,既起到潤滑作用,又可以防止鋼珠8掉落。再擰入左中軸21,以避免中軸芯4跑出,最後將押棒1與中軸2連接。為防止中軸2內部油脂乾涸,在左中軸21上安裝有注油孔9,可以通過注油孔9對送料杆進行加油潤滑。由於押棒1前端呈錐度加螺紋狀,左中軸21與押棒1相連接的一端有與之配合的錐度加螺紋,兩錐度角之間相互脹緊,押棒1與中軸2之間牢固性增強,不易脫離。由於押棒1與料夾5之間依次安裝有滾針軸承3、平面軸承6和中軸芯4,比起現有技術來說,本設計中滾針軸承3的右側多安裝了一個平面軸承6,所以滾針軸承3不容易脫離中軸芯4,增強了滾針軸承3的結構穩定性。本發明摩擦係數小、旋轉靈活、使用穩定。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一種棒材送料機的送料杆裝置,包括押棒、中軸、滾針軸承、中軸芯、料夾,中軸包括左中軸和右中軸,所述押棒前端呈錐度加螺紋狀,左中軸與押棒相連接的一端有與之配合的錐度加螺紋。本發明摩擦係數小、旋轉靈活、使用穩定。
技術研發人員:馮星宇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馮星宇
技術研發日:2017.05.25
技術公布日:201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