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機輔助輪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14 05:41:46 1
專利名稱:起重機輔助輪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包括支架和滾輪、編碼組件和調節支撐組件,編碼組件與滾輪電連接,調節支撐組件包括定位板、立柱、壓套和彈簧,定位板橫向固定在支架上方,立柱豎向固定在定位板上,彈簧套設在立柱上,彈簧的高度大於立柱的高度,壓套套設在彈簧上,壓套與立柱彈性連接,壓套上方設有調節螺栓。該起重機輔助輪裝置通過採用編碼器對行程進行監控測量,有效地對起重機的運行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整體結構採用獨立彈簧設計,防止在採用多個彈簧後,因為一個彈簧失效或損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平衡,支撐系統採用可調高結構設計,有利於滾輪與軌道更好地配合,從而使得整個裝置工作狀態更穩定,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專利說明】起重機輔助輪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起重機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起重機輔助輪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門式起重機(特別是大跨度的大於40米的門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於眾多因素影響,如大車軌道高低和平行偏差,電動機轉速的偏差等,剛、柔腿運行一段時間後會產生快慢不一的現象,當偏差接近跨度5/1000時,起重機就應該進行糾偏,否則會發生大車繼續跑偏、啃軌等現象,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生產事故。
[0003]針對該種情況,起重機上一般都會配備糾偏裝置,而現有技術的糾偏裝置結構都比較複雜,不方便後期保養維護,維修成本也比較高,也有一些結構較為簡單的糾偏裝置,這些裝置功能比較單一,雖然實現了糾偏功能,但是工作狀態不穩定,特別是一些裝置中設會對稱設置多個緩衝彈簧,很容易因為其中一個彈簧失效而使得整個裝置的工作狀態不平衡,很容易出現偏差而導致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結構複雜、工作穩定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工作狀態穩定的起重機輔助輪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包括支架和設置在支架上的滾輪、編碼組件和調節支撐組件,所述編碼組件與滾輪電連接,所述調節支撐組件包括定位板、立柱、壓套和彈簧,所述定位板橫向固定在支架上方,所述立柱豎向固定在定位板上,所述彈簧套設在立柱上,所述彈簧的高度大於立柱的高度,所述壓套套設在彈簧上,所述壓套與立柱彈性連接,所述壓套上方設有能使壓套上下移動的調節螺栓。
[0006]為了增加裝置工作的穩定性,所述支架包括一塊水平設置的連接板和固定在連接板下方的兩個支撐板,所述連接板固定在定位板下方,所述兩支撐板相互平行,所述滾輪通過銷軸固定在兩支撐板之間。
[0007]為了增加裝置結構的穩定性,所述立柱位於定位板中心,立柱與定位板垂直。
[0008]為了增加裝置的牢固性,所述立柱與定位板為一體成型結構。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起重機輔助輪裝置通過採用編碼器對行程進行監控測量,有效地對起重機的運行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整體結構採用獨立彈簧設計,防止在採用多個彈簧後,因為一個彈簧失效或損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平衡,支撐系統採用可調高結構設計,有利於滾輪與軌道更好地配合,從而使得整個裝置工作狀態更穩定,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起重機輔助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起重機輔助輪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支架,2.滾輪,3.編碼組件,4.調節支撐組件,11.支撐板,12.連接板,41.定位板,42.立柱,43.壓套,44.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15]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包括支架I和設置在支架I上的滾輪2、編碼組件3和調節支撐組件4,所述編碼組件3與滾輪2電連接,所述調節支撐組件4包括定位板41、立柱42、壓套43和彈簧44,所述定位板41橫向固定在支架I上方,所述立柱42豎向固定在定位板41上,所述彈簧44套設在立柱42上,所述彈簧44的高度大於立柱42的高度,所述壓套43套設在彈簧44上,所述壓套43與立柱42彈性連接,所述壓套43上方設有能使壓套43上下移動的調節螺栓5。
[0016]為了增加裝置工作的穩定性,所述支架I包括一塊水平設置的連接板12和固定在連接板12下方的兩個支撐板11,所述連接板12固定在定位板41下方,所述兩支撐板11相互平行,所述滾輪2通過銷軸固定在兩支撐板11之間。
[0017]為了增加裝置結構的穩定性,所述立柱I位於定位板41中心,立柱42與定位板41垂直。
[0018]為了增加裝置的牢固性,所述立柱42與定位板41為一體成型結構。
[0019]編碼組件3與滾輪2電連接,實際上,是編碼組件3的編碼器通過傳動組件來測滾輪轉動的周數,從而根據公式,滾輪2的行程=轉動的周數*滾輪的周長。
[0020]在起重機工作過程中,該裝置主要用於對起重機行程的監控,在工作過程中,滾輪2沿著軌道輔助運行,編碼器組件3通過測量滾輪2行走的路程來測算起重機的行程,在調節支撐組件4中採用單個彈簧44,能夠起到很好的減震作用,現有的都是採用多個彈簧進行支撐,但是因為長期使用,個別彈簧會發生失效或者損壞,從而使得整個裝置失去平衡,不僅影響測量的精度,還容易發生危險,而且支撐調節組件4的彈簧44還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經過長期使用,滾輪2與軌道的接觸就會發生偏離,滾輪2與軌道之間的配合不是非常好,就會導致在起重機工作過程中,裝置在移動,而滾輪2卻沒有轉動的情況發生,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行程上的誤差,不僅使得測量變得不精確,還容易發生事故,而此裝置只需要調節設置在壓套5上的調節螺栓5,使得壓套43進行一定的位移,從而壓套43作用與彈簧44,同步地,彈簧44通過彈力向下作用,使得滾輪2重新配合軌道。
[0021]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起重機輔助輪裝置通過採用編碼器對行程進行監控測量,有效地對起重機的運行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整體結構採用獨立彈簧44設計,防止在採用多個彈簧後,因為一個彈簧失效或損壞而影響整個結構的平衡,支撐系統採用可調高結構設計,有利於滾輪2與軌道更好地配合,從而使得整個裝置工作狀態更穩定,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0022]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架(I)和設置在支架(I)上的滾輪(2)、編碼組件(3)和調節支撐組件(4),所述編碼組件(3)與滾輪(2)電連接,所述調節支撐組件(4)包括定位板(41)、立柱(42)、壓套(43)和彈簧(44),所述定位板(41)橫向固定在支架(I)上方,所述立柱(42)豎向固定在定位板(41)上,所述彈簧(44)套設在立柱(42)上,所述彈簧(44)的高度大於立柱(42)的高度,所述壓套(43)套設在彈簧(44)上,所述壓套(43)與立柱(42)彈性連接,所述壓套(43)上方設有能使壓套(43)上下移動的調節螺栓(5)。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I)包括一塊水平設置的連接板(12)和固定在連接板(12)下方的兩個支撐板(11),所述連接板(12)固定在定位板(41)下方,所述兩支撐板(11)相互平行,所述滾輪(2)通過銷軸固定在兩支撐板(11)之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42)位於定位板(41)中心,立柱(42)與定位板(41)垂直。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輔助輪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立柱(42)與定位板(41)為一體成型結構。
【文檔編號】B66C9-08GK204281080SQ201420606103
【發明者】戚劍禹, 鄒國濤, 包鴻霞 [申請人]常州市常欣電子衡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