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檯燈花盆的製作方法
2024-04-03 20:11:05

本實用新型涉及花盆領域,具體來說是蓄水檯燈花盆。
背景技術:
以前的花盆大致分為紫砂盆,陶瓷花盆,瓦盆,石盆,選擇顏色的範圍較小,瓦盆透氣不美觀,瓷盆美觀不透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自主吸水功能的蓄水檯燈花盆。
為實現這樣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蓄水檯燈花盆,所述花盆包括內盆體與外盆體,在外盆體內壁設有用於放置內盆體的支撐塊,在支撐塊上放置有內盆體,在外盆體底部設有用於儲水的儲水層,所述花盆內部設有用於從外盆體底部儲水層吸水的吸水條,吸水條一端設置在儲水層內,另一端穿過內盆體底面延伸至內盆體內部。
在內盆體底部設有用於儲水的蓄水層,在內盆體內部的蓄水層上端設有用於栽植植物的培養土層,吸水條一端設置在儲水層內,另一端穿過內盆體底面和蓄水層延伸至培養土層。
所述外盆體外端面上設有進水口和用於觀察外盆體內儲水層水深的觀察口。
在外盆體內設有用於對內盆體內培養土層進行上方澆灌的滴管系統。
所述滴管系統包括設置在外盆體底端儲水層內的吸水電機以及一端與吸水電機相連接,另一端穿過內盆體內部延伸至花盆盆口處的滴管。
所述花盆內部設有用於測量花盆內部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通過導線與設置在內盆體與外盆體之間的中央處理器相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與設置在外盆體外側用於顯示花盆內部溫度的顯示屏相連接。
所述外盆體壁上設有LED燈。
所述內盆體上設有透氣窗。
吸水條材料為棉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不僅解決了傳統花盆在美觀與透氣不能兼顧的問題,而且獨有的蓄水層設計使得栽養植物變得更加簡單輕鬆,同時也避免了水土流失。小窗口的設計使添加肥料和營養液變得更加容易,避免了因營養液或肥料添加過多而導致的燒根;填減水分變得更加輕鬆,不需要拿出內盆體來添加水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盆體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盆體的左視圖。
1、外盆體,2、內盆體,3、中央處理器,4、溫度傳感器,5、LED燈,6、滴灌管,7、培養土層,8、蓄水層,9、支撐塊,10、吸水條,11、儲水層,12、觀察口,13、LED顯示屏,14、進水口,15、透氣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的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分析。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蓄水檯燈花盆,所述花盆包括內盆體2與外盆體1,在外盆體1內壁設有用於放置內盆體的支撐塊9,在支撐塊9上放置有內盆體2,在內盆體2底部設有蓄水層8,在內盆體2內部的蓄水層8上端設有用於栽植植物的培養土層7,在外盆體1底部設有用於儲水的儲水層11,外盆體1外端面上設有進水口14和用於觀察外盆體1內儲水層11水深的觀察口12。
本實用新型中花盆內部設有用於從外盆體1底部儲水層11吸水的吸水條10,吸水條一端設置在儲水層11內,另一端穿過內盆體2底面和蓄水層8延伸至培養土層7,吸水條10材料為棉線,因為棉線自身吸水性很強,能夠引導儲水層的水通過吸水條10浸入蓄水層8和培養土層7,用於為盆內植物提供養料。
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在花盆內設有滴管系統,滴管系統包括設置在外盆體1底端儲水層11內的吸水電機以及一端與吸水電機相連接,另一端穿過內盆體內部延伸至花盆盆口處的滴管6,這樣的設置可以配合本實用新型中內部的吸水裝置來共同完成對花盆植物的養料、水分供給,一個從底部浸潤,一個從頂部向下滴管,兩者相互輔助進行澆灌,極大的優化了澆灌效果。
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花盆內部設有用於測量花盆內部溫度的傳感器,所述傳感器通過導線與設置在內盆體5與外盆體1之間的中央處理器3相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3與設置在外盆體1外側用於顯示花盆內部溫度的顯示屏13相連接,外盆體1壁上設有LED燈5,這樣的設置的溫度傳感器4可以測量花盆內部溫度,並可以在顯示屏13上具體溫度數值,更為直觀反映,當溫度過低時,可以通過打開LED燈5進行對花盆內部升溫,同時LED燈5具有美化效果,提高花盆的觀賞性。
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中內盆體2外壁上設有透氣窗15,這樣的設置,極大的提高了花盆的透氣性,有效減少了內盆體植物的爛根。
作為優選的,本實用新型花盆採用鋼化玻璃製成,不僅強度高,而且透光性好,極大滿足了觀賞時的視覺效果。
作為優選的,花盆外部設有凸凹不行的肋條,可以採用玻璃或琉璃製成,這樣的設置由於漫反射存在使得花盆視覺效果更佳。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並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於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裡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於本實用新型創造的保護範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