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鼠魅

2024-04-03 05:44:05

    西江堤畔高處有一瓶隱巷。清代道光年間,這裡有一戶姓周的富人。這家人三代單傳,到這一代仍只生了一位少爺,取名周芸昌。
    這天,少爺的奶媽在院中晾曬少爺的貼身衣物,忽然一隻黃鼠狼從地邊排水的管子裡跑出來,奶媽嚇了一跳,隨手拿洗過少爺衣服的髒水潑向黃鼠狼,那畜生頓時被潑了個落湯雞,竟然齜出尖牙,對著奶媽跳腳大罵:「你個無知婦孺!竟敢拿洗褲衩的髒水潑吾金毛黃三爺!吾要你等家中從此不得安寧!」
    喊完,那黃鼠狼就縮回管道內一溜煙不見了蹤影。奶媽嚇得半天才回過神去叫來家裡人,管家知道緣由後半信半疑,但還是喊來幾個長工,把家中的排水管子搬開,卻不見那黃鼠狼的蹤影。
    誰知第三天早上,黃鼠狼的話就應驗了。奶媽給少爺端來一份肉粥和幾個包子過早,少爺夾起包子咬開一口,沒想到包子餡兒中探出了一截小指粗細的蚯蚓,周芸昌頓時駭得跳起來大吐,奶媽也尖叫著抱起少爺就跑出房門。
    這之後,又接連發生了好幾起怪異的驚嚇事件,周芸昌為此變得性格怪僻,不願見人。
    直到周芸昌十一二歲時,他那位在外奔波經營生意多年的父親周儒柏終於回家了,不僅帶回幾十車多年積攢的財物,還帶回一對與周芸昌年紀相仿的男孩女孩來。
    這男孩女孩是一對孿生兄妹,哥哥名叫劉青生,妹妹名叫劉雪素。據周儒柏描述,他倆本也是書香門第的大戶人家子女。年前,他倆隨家人出遊黃河,夜宿河灣時遇到江洋大盜,父母和家僕都被殺害了,這對孩子因為相貌生得秀美周正,那夥大盜便打算將他倆賣到外省妓館去做皮肉行當。於是在劫了他們家船後,繼續南下。恰好周儒柏曾在碼頭與他們家的人打過照面,後來再在風陵渡口遇上,劉青生識得字,便咬破手指寫了求救的字樣偷偷傳遞給周儒柏。那周儒柏也是古道熱腸,看信後去與盜匪幾番斡旋試探,終於花了足足六百兩雪花銀買下劉家兄妹,之後還助他倆到當地衙門報官,官府受理後果斷派出捕頭皂隸前往抓拿,成功將那一夥殺人越貨的江洋大盜緝拿歸案,所獲的贓物也盡數歸還了劉家兄妹。
    這事一時在當地傳為佳話。但劉家兄妹到這步田地,已經落得家破人亡,只剩兩個人相依為命了。周儒柏經過慎重思慮,將兩個孩子收為義子義女,在料理自家生意的同時,也幫助他倆清算好餘下的家資巨細,然後一起南下回到瓶隱巷的周家來。
    周儒柏帶劉青生和劉雪素正式拜見過正室溫氏。溫氏定睛看那劉雪素時,發現她著實人如其名,雖只有十二三歲的年紀,一年來又經歷許多磨難坎坷,卻依然是一副俏麗模樣,穿一身素白衣裳,顯得眉目楚楚、身姿亭亭,兼之說話舉止有度,待人接物更顯穩重大方。溫氏不由得想,將這劉雪素撫養調教成人後,與自己的親兒周芸昌配成夫妻,也算是一樁兩全其美的好事。這才轉憂為喜,將二人攙起身,又囑咐管家給收拾安排專門的房間。按照周儒柏的想法,看那劉青生與周芸昌同年,為人聰慧沉穩,青生月份上小些,周芸昌作為義兄,有個同齡夥伴正是恰當不過。便讓兩個少年同住一院,既可詩書相伴,將來還可一同考取功名,於是就將劉青生安排在小院內的西廂房,而周芸昌住的是東廂房,兩廂對門,既不相擾又接近。而劉雪素,就跟溫氏一同住在內花園的女眷樓中,平日也叫她跟著溫氏學習女紅技藝,或者幫著持家理道。
    諸事安排妥帖,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奇的是,這段時間裡,那黃鼠狼卻再沒製造什麼騷亂,整座宅中三進院落加側院,都是一派風平浪靜,但溫氏和奶媽還有家中管家下人都捏著一把汗,每日仍小心在意著。
    再說回周芸昌,起初他對那位忽然進門,並且安排到身邊一起生活的義兄弟劉青生並不感冒。大家住進一個院子,低頭不見抬頭見,劉青生每回都主動熱情地向他寒暄,他都不做什麼回應,整日除了對父母的晨昏定省外,照舊把自己關在屋裡不出來。那劉青生也不急不躁,只是每日晨昏都會到東廂邀周芸昌一道出門,去前庭向父母親請安問候,回來時常在院中擺下茶桌,頭幾回是請周芸昌來幫自己檢查功課,或背書或抽查解讀。周芸昌推託不開,勉強幫著幾回,劉青生這一年多顛沛流離,有許多功課已經落下,周芸昌只得耐著性子給他一一解說,劉青生也十分聰慧好學,兩人到底是年紀相近的學生,幾番切磋之下,相處便生出不少趣味,逐漸周芸昌也不再牴觸劉青生。周家又新請來上門的私塾先生,兩人不知哪一天起就開始同出同進,吃飯睡覺都在一個書屋內。這樣過了半個多月,劉青生見周芸昌時常對一些風吹草動猶如驚弓之鳥般敏感,就私下問起家中鬧黃鼠狼怪魅的事,周芸昌如實告知,並擔憂地說:「不知那妖怪何時還會出現。」
    劉青生想了想說:「我在北方的時候,時常聽大人提起黃鼠狼作祟的故事,下次若它再敢來,興許愚弟可代為解決。」
    這一日晚間,周儒柏與溫氏在正房中宿歇,兩人熄燈上床,蓋上被子正說些家中瑣碎事的閒話。周儒柏剛說到撤去供奉黃鼠狼的神桌,那畜生竟也沒有報復云云,就聽得屋子的房梁上有個尖細的聲音笑道:「竟敢在背後說吾金毛黃三爺的壞話,看我鋸斷你家房梁!」
    隨即就聽到鋼鋸在木頭上切割,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甚至還有一些木屑撲簌簌掉落下來。
    周儒柏不由得慌了神,連忙起身去床頭吹火摺子想點燈,然而那火光剛剛亮起,斜刺裡就吹來一股寒氣把那火苗「噗」地吹滅了。如此三番兩次,周儒柏的心也提到嗓子眼,頭頂「咯吱咯吱」的拉鋸聲更急,他害怕房梁真的被鋸斷坍塌下來,只得胡亂披一件衣服拉起溫氏就跑出房門,但他出到走廊的時候,溫氏卻執拗地不肯出去,他回頭去看,身後的溫氏卻發出「桀桀桀」的尖細笑聲,這時他才感覺到手中牽的手毛絨絨的,隨後房間黑暗中傳出溫氏急切的呼喊:「老爺!那妖怪就在您身後!」
    「啊—— 」周儒柏驚得鬆開手倒退好幾步,站立不穩,順著門前三級臺階滾了下去。屋裡的溫氏看到周儒柏摔跤,也尖叫著跑出來:「老爺!老爺!」
    兩口子在院中攙扶著驚恐望回房中,就聽得一陣腳爪在瓦片上跳躍的聲音,那尖細的聲音大笑道:「看你們還敢背後道吾黃三爺不!吾把你宅踏翻!斷你香火!」那聲音說著就縱躍往周芸昌所住的方向而去。
    再說回周芸昌,這一晚他與劉青生兩人在東廂書房的木榻上靠著背書,父母前院的騷動傳來,他剛要站起,劉青生比他更早警覺,連忙按住他說:「愚弟先代兄長去探視。」說完,便出門去了,院子裡黑乎乎的,周芸昌害怕不敢跟去,就見劉青生燈也不拿,挽起衣袖飛快邁出門檻,身影倏忽一下就不見了。隨後,就聽到屋簷上一陣「噼裡啪啦」的響,間隙中夾雜有幾聲像是獸類發出的撕咬,周芸昌嚇得在榻上瑟瑟發抖,大約過去一盞茶的工夫,四周住的管家、丫環、家丁等也都聞聲起床,各屋亮起燈火,大家紛紛循聲而來。
    那邊不放心兒子的周儒柏夫婦也打著燈籠趕來,但屋頂上只聞廝打聲卻看不清影蹤。周儒柏進屋拉起周芸昌詢問經過,周芸昌也說不明白,只知道劉青生出去就不見回來。等這一家三口再轉身出去看時,突然瓦頂上「撲通」滾下一個東西,眾人拿燈一照,居然是血糊糊的黃鼠狼,舌頭耷拉著,喉嚨處已被咬斷。
    眾人驚疑不定,再去呼喊尋找劉青生,卻哪裡還有那人的行跡。
    如此喧鬧半宿,溫氏才想起還住在閨閣樓上的劉雪素,連忙帶著丫環去查看。那劉雪素已經起身,衣衫整齊地坐在房中,看見溫氏也十分鎮定,聽說劉青生不見蹤影,好像也並不奇怪,只是嘆息幾聲垂下眼眸,溫氏覺得異樣,對她一再追問,劉雪素才說,實際劉家只有她一個獨生女兒,當日闔家在船上幾乎都被屠戮。有一隻從祖父輩傳下的白眉黑老狗在混亂中咬著她的衣角,讓她躲在船艙黑暗中,還口出人言自稱要回報劉家歷代養育禮待,雖能力有限,但會盡力護她這個劉家獨生孫女的周全。後來,賊盜清理船艙財物,黑狗就地一滾,變成了一位與她年紀相仿的少年,不知他出去後與那夥人如何斡旋的,讓那些賊人沒有再起殺心,而是帶著他們順水而下,黑狗自稱劉青生,從此與劉雪素以兄妹相稱。到了風陵渡口時,他慧眼識得周儒柏是個可以仰仗的好人,於是再咬指寫得血書與周儒柏聯絡,終於幫劉雪素脫離仇人牢籠。他來到周家時,已看出周家受黃妖蠱惑,便又暗中安排,私底下還跟劉雪素說,他即便拼盡性命也必保護周家少爺,好報答周家的仗義之恩。如今若黃妖已死,那青生不知去向,恐怕也是兇多吉少。
    劉雪素一席話聽得周家三口目瞪口呆。天亮後,家丁繼續在家宅附近尋找,果然在一個窄巷的角落中發現一隻渾身帶傷的大黑狗屍體。合計之下,周家將那黑狗鄭重厚葬入周家祖墳一側,墳頭立起由周儒柏親手所書的「愛子劉青生之墓」幾個字。從此,義薄雲天的青生義犬傳奇故事在方圓百裡的民間流傳。而那黃鼠狼妖被除後,周芸昌的心病也不藥而愈,周家人格外善待劉雪素,待她年滿二八時,便由周氏夫婦作主,與周芸昌二人正式合巹連理,從此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

同类文章
鬼火鳴冤

鬼火鳴冤

    清嘉慶年間建安縣靠山莊有個叫張發的人,生得高大又性情暴躁。這年初冬的一天,張發與一個叫王全的人發生口角,三兩個回合便把王全打倒在地,王全當場氣絕身亡。在場的人急忙報告了地保,地保將張發綁縛命人看管。當時天色已晚,地保又派了兩名鄉丁看守屍體.然後親自去縣衙報案。    第二天上午,知縣

懶鬼告狀

    魯西南某地有個叫張三的懶人,冬怕雪夏怕熱,秋有蚊蟲春太溼。讓他出門幹活,他就從額角頭一直疼到腳趾頭。說來也難怪,張三的父母中年得子,溺愛嬌寵,寵得兒子三歲懶學坐,五歲懶學走,到如今只曉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日月如梭,轉眼張三在父母的羽翼下長到了二十五歲,而張三的父母終年勞累,

聊齋故事:義母

    新昌縣有個向陽村,村裡住著一對母子,兒子名叫劉廣,母親姓覃。    這天天才亮,十三歲的劉廣還在睡覺,母親覃氏就把他叫了起來,塞了把柴刀給劉廣,說是已經替劉廣在學堂請好假了,讓他去山上砍柴。    劉廣揉了揉眼睛,奇怪道:「我前兩天才去砍了柴,家裡就沒有柴燒了嗎?」    「只怕過幾天要下雨

聊齋故事:夢奸

    馬三是新橋村才上任的更夫。    開始馬三怎麼都不肯答應做更夫。    村長好話都說盡了,還答應每個月多給馬三兩百個銅板,馬三才勉強答應了下來。    馬三二十歲,爹娘都去世了,還沒娶媳婦,膽子非常大,經常半夜到有錢人家的墳頭去偷祭品吃,可以說是最適合做更夫的人。    馬三不肯做更夫,是因

時醫

    清雍正年間,浙江嘉興有一個叫魏江的大夫,平日走街串巷四處行醫,醫術也還馬馬虎虎說得過去,象頭痛風寒之類的小病吃了他的藥時而頗有靈驗,不僅如此,他在家中還開有一個藥房,如此看病抓藥都很方便。當時嘉興府的知府有一個芳齡十二的寶貝女兒,偶因受涼染了風寒,請了幾個大夫都不見效。因為府上有個小

民間山野怪談之水精

    據唐《傳奇》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叫周邯的士子,他生性豪放豁達,交友甚廣。    一日,周邯見一彝人牽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在集市上販賣,便上前詢問。彝人說少年水性極佳,踏浪而行如履平地,潛入水中一天都不用浮出換氣,四川的河流、湖泊、深潭都被他潛了個遍,只因父母雙亡,家貧如洗,這才

民間山野怪談之半邊塔

    相傳,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尚和村,原本是豐饒的魚米之鄉,可到了萬曆年間,卻頻生怪事,一到晚上,村子就被愁雲慘霧籠罩,時常妖風四起,飛沙走石,動不動就有百姓和過往客商神秘失蹤。    一時流言四起,民生凋敝。裡長看在眼裡,急在心頭,請官府來調查,也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民間志怪故事之雞異

    故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    江西的一個地方發生了一場特大瘟疫,有一個村莊中的人口死去大半,活著的人跑得動的都逃命去了。嶽老漢一家祖孫三代12口人死去10口,僅剩下嶽老漢和一個8歲大的孫女小玉。嶽老漢已經一大把年紀了,經不起折騰,就和孫女小玉留在村裡住了下來。昔日一個人口鼎盛的大村

三連墳

    天門和京山交界的地方,有個灣子叫三連墳灣。在灣子的東頭,有座三個墳包連在一起的墳墓。每年的清明,全灣的人都要到這座三連墳前燒紙拜祭,據說這個習俗在當地已延續了好幾十年。關於三連墳的來歷,在那一帶曾流傳著一個悲壯的故事。    20世紀20年代,竟陵龐家灣有個姓龐的漢子,是遠近聞名的殺

奪命翡翠壺

    陳州有個鐵匠叫徐鐵崖,這年他突染重病,自知生命將盡,這天,他便把兒子徐小茂叫到床前,指著床頭,顫巍巍地說:「酒罈下有個木匣,把它取出來。」徐小茂很納悶,他長到30歲,還是第一次聽說酒罈下面藏有東西。他疑惑著拿來一把鐵鏟,移開酒罈,開始挖掘起來。挖了一會兒,徐小茂就愣住了,只見一塊紅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