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壓縮機系統和空調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4-03-27 09:10:0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壓縮機系統和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空調系統中,四通閥在控制冷媒流向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四通閥主閥內部的滑塊,在換向時因壓力太高而被打壞的問題,也一直是行業內部目前尚未解決的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四通閥保護系統、壓縮機系統和空調系統,達到及時卸壓,避免四通閥在換向時滑塊被打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四通閥保護系統,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其包括並聯地設置在所述四通閥的高壓入口與低壓出口之間的卸荷支路,其中,所述卸荷支路設置成:在所述四通閥換向時,當高壓入口與低壓出口之間的壓差超過預設值時導通以進行卸荷。
優選地,所述卸荷支路包括串聯設置的開關閥和卸荷閥,其中,所述開關閥被設置成在四通閥換向之前打開。
優選地,所述開關閥被設置成在四通閥換向之後關閉。
優選地,在四通閥換向之後T秒內,所述開關閥關閉,其中,T=0~5。
優選地,所述開關閥被設置成在四通閥換向時提前t秒打開,其中,t=5~10。
優選地,所述卸荷支路包括開關閥和設置在所述開關閥上遊側的壓力檢測裝置,當所述壓力檢測裝置檢測到所述四通閥的高壓入口的壓力超過預設安全值時,控制所述開關閥打開。
優選地,所述四通閥換向時的許用壓力上限為P1,所述卸荷閥的動作壓力為P2,其中,P2≤P1。
優選地,所述開關閥為電磁閥。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壓縮機系統,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壓縮機系統,包括壓縮機和四通閥,還包括本實用新型前面所述的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
優選地,所述四通閥的高壓入口與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相連,所述四通閥的低壓出口與所述壓縮機的吸氣口相連。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空調系統,包括本實用新型前面所述的壓縮機系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四通閥保護系統,通過設置卸壓支路,可以有效降低四通閥換向時,四通閥內的滑塊被打壞的風險,擴大了原有四通閥的應用範圍,更有利於對四通閥的控制。
附圖說明
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徵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空調系統示意圖;
1-壓縮機;2-蒸發器;3-膨脹閥;4-冷凝器;5-四通閥;6-卸荷閥;7-開關閥;8-汽液分離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於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僅僅限於這些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所述四通閥優選設置於壓縮機系統中,以下將以在壓縮機系統中的應用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所述換向保護系統包括並聯地設置在所述四通閥5的第一埠(高壓入口)與第二埠(低壓出口)之間的卸荷支路,其中,在壓縮機系統中應用時,所述第一埠例如用於與壓縮機1的排氣口相通,所述第二埠例如用於與壓縮機1的吸氣口相通,所述卸荷支路用於:在所述四通閥5換向時,當第一埠與第二埠之間的壓差超過預設值時導通以進行卸荷,達到保護四通閥5的目的,尤其是避免四通閥5內滑塊(圖中未示出)被打壞。
進一步地,所述卸荷支路可以包括串聯設置的開關閥7和卸荷閥6,其中,所述開關閥7被設置成在四通閥5換向之前打開,並優選在四通閥5換向之後(例如,換向之後T秒內,T=0~5,並且,T越小,越有利於避免能量損失)關閉。如圖1所示,在四通閥5換向之前,開關閥7打開後,如果四通閥5第一埠與第二埠之間的壓差超過預設值(如卸荷閥6的動作壓力),則卸荷閥6可以在該壓差的作用下動作以進行卸壓,從而保護四通閥5。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開關閥7優選可以設置在所述卸荷閥6的上遊,當然也可以設置在所述卸荷閥6的下遊。
在具體工作時,可以在相應的壓縮機系統或空調系統的控制邏輯中進行設置,以便在四通閥換向前首先打開開關閥7,使得卸荷閥6直接並聯在四通閥的第一埠與第二埠之間,從而能夠由四通閥兩端的壓力進行控制。
替代地,所述卸荷支路可以包括開關閥(圖中未示出)和設置在所述開關閥上遊側的壓力檢測裝置(圖中未示出),所述開關閥在四通閥5換向前是否打開受控於所述壓力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例如,在四通閥5換向前,當壓力檢測裝置檢測到四通閥第一埠的壓力(也就意味著第一埠與第二埠之間的壓差)超過預設安全值時,便可以控制開關閥打開,直接完成卸荷;反之,如果壓力檢測裝置檢測到四通閥第一埠的壓力並未達到預設安全值,則不需要打開開關閥,四通閥可直接進行換向,不會發生危險。本實施方式中,卸荷支路不需要使用卸荷閥,同樣能達到安全卸荷的目的。
進一步地,上述兩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開關閥均可以採用電磁閥,以方便進行控制。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所述四通閥5換向時的許用壓力上限為P1,所述卸荷閥6的動作壓力為P2,其中,P2≤P1。根據四通閥5換向時的許用壓力上限,選擇合適的卸荷閥6,選擇原則為卸荷閥6的動作壓力儘量接近四通閥5換向時的許用壓力上限,優選地,P1=P2。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所述開關閥7被設置成在四通閥5換向時提前t秒打開,其中,t=5~10。優選地,當需要執行四通閥5換向動作時,開關閥7提前10秒打開,則卸荷閥6導通進行卸壓。當四通閥5換向完成後,開關閥7立即關閉。具體地,可以在相應的壓縮機系統或空調系統的控制邏輯中進行設置,例如,當收到運行模式改變的指令而需要控制四通閥換向時,可以先控制開關閥7打開,延遲t秒後,再執行四通閥換向的動作。時間t的設置,主要是為了保證卸荷閥6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完成卸荷,如果時間太短,則有可能發生的是,壓力雖然超限,但卸荷閥6尚未完成卸荷動作,以至於四通閥仍然在較高壓力下進行換向,而得不到充分的保護。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壓縮機系統,包括壓縮機1和四通閥5,還包括本實用新型前面所述的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與所述四通閥5的第一埠(高壓入口)相連接,所述四通閥5的第二埠(低壓出口)與所述壓縮機1的吸氣口相連,能夠實現保護四通閥5,防止四通閥5內滑塊被打壞。所述壓縮機系統廣泛應用於熱泵、空調系統等。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系統,包括本實用新型前面所述的壓縮機系統。優選地,如圖1所示,空調系統包括由壓縮機1、蒸發器2、膨脹閥3、冷凝器4、四通閥5和汽液分離器8構成的循環迴路,以及優選由卸荷閥6和開關閥7構成的卸壓支路,卸壓支路與四通閥5並聯。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四通閥換向保護系統,在所述四通閥4換向時,當第一埠與第二埠之間的壓差超過預設值時,通過卸荷支路及時旁通卸壓,達到保護四通閥4的目的,避免滑塊被打壞,提高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改動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