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4-02-28 09:21:15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
背景技術:
電機(英文:Electric machinery,俗稱「馬達」)是指依據電磁感應定律實現電能轉換或傳遞的一種電磁裝置。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驅動轉矩,作為用電器或各種機械的動力源。
電機外殼是電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起到定位和防護的作用,但是現有電機外殼散熱效果不是很好,長時間工作後產生的高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電機的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具有良好的密封隔音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包括:轉子、安裝在轉子上的電機軸、位於轉子外周的定子、以及位於定子外周並用於對轉子和定子進行定位、防護的機殼,其中:
機殼內設有由彈性材料製作的擠壓氣囊,擠壓氣囊位於電機軸的一側並固定安裝;
機殼的內、外壁之間設有繞其內腔環形布置的風道,風道的一端與擠壓氣囊連通,其遠離擠壓氣囊的一端與外界連通;
電機軸水平布置,且電機軸的一端穿過機殼延伸至機殼的外部;電機軸位於殼體內的部分安裝有用於對所述擠壓氣囊進行擠壓使其壓縮的擠壓頭。
優選地,擠壓頭包括安裝環和壓頭,安裝環的外徑大於電機軸的外徑,安裝環套裝在電機軸上並與其固定;壓頭位於安裝環的外周並與其固定。
優選地,壓頭由橡膠材料製作而成。
優選地,壓頭與擠壓氣囊接觸的面為弧形面。
優選地,擠壓氣囊與風道之間設有隻進氣不排氣的單向進氣閥。
優選地,擠壓氣囊設有與機殼內腔連通的出氣口,出氣口處安裝有隻排氣不進氣的單向排氣閥。
優選地,機殼遠離擠壓氣囊出氣口的一端設有排風口。
優選地,沿電機軸的延伸方向,擠壓氣囊的兩側均分別設有用於對其進行限位的擋板。
優選地,機殼的外周設有散熱翅片。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在機殼內設置擠壓氣囊,在殼體的內、外壁之間設置風道,並使風道的一端與擠壓氣囊連通,其另一端與外界連通;同時,通過在電機軸上安裝擠壓頭,利用擠壓頭對擠壓氣囊進行擠壓,使擠壓氣囊進行吸氣和吹氣動作,使得外界冷空氣不斷向風道內湧入,在湧入過程中與殼體進行熱交換後再由風道排出,從而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包括:轉子1、安裝在轉子1上的電機軸2、位於轉子1外周的定子3、以及位於定子3外周並用於對轉子1和定子3進行定位、防護的機殼4,其中:
機殼4內設有由彈性材料製作的擠壓氣囊5,擠壓氣囊5位於電機軸2的一側並固定安裝;機殼4的內、外壁之間設有繞其內腔環形布置的風道41,風道41的一端與擠壓氣囊5連通,其遠離擠壓氣囊5的一端與外界連通;電機軸2水平布置,且電機軸2的一端穿過機殼4延伸至機殼4的外部;電機軸2位於殼體內的部分安裝有用於對所述擠壓氣囊5進行擠壓使其壓縮的擠壓頭6。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機殼4內設置擠壓氣囊5,在殼體的內、外壁之間設置風道41,並使風道41的一端與擠壓氣囊5連通,其另一端與外界連通;同時,通過在電機軸2上安裝擠壓頭6,利用擠壓頭6對擠壓氣囊5進行擠壓,使擠壓氣囊5進行吸氣和吹氣動作,使得外界冷空氣不斷向風道41內湧入,在湧入過程中與殼體進行熱交換後再由風道41排出,從而起到良好的散熱效果。
此外,本實施例中,擠壓頭6包括安裝環61和壓頭62,安裝環61的外徑大於電機軸2的外徑,安裝環61套裝在電機軸2上並與其固定;壓頭62位於安裝環61的外周並與其固定,壓頭62由橡膠材料製作而成,且壓頭62與擠壓氣囊5接觸的面為弧形面;擠壓頭6中安裝環61的設置,以延長擠壓頭6中壓頭62在對擠壓氣囊5擠壓時,兩次擠壓的間隔時間;壓頭62的材料選擇和弧形面的設置,避免在擠壓過程中對擠壓氣囊5的破壞。
本實施例中,擠壓氣囊5與風道41之間設有隻進氣不排氣的單向進氣閥;擠壓氣囊5設有與機殼4內腔連通的出氣口,出氣口處安裝有隻排氣不進氣的單向排氣閥;機殼4遠離出氣口的一端設有排風口,使得擠壓氣囊5從外界吸入的冷空氣直接排向機殼4內,並由機殼4中的排風口排出,從而將機殼4內部的熱量帶走,以進一步提高散熱效果。
本實施例中,沿電機軸2的延伸方向,擠壓氣囊5的兩側均分別設有擋板7,在擠壓過程中用於對擠壓氣囊5進行限位,以提高擠壓氣囊5的吸氣和排氣效 果。
本實施例中,機殼4的外周設有散熱翅片8,以進一步提高殼體4的散熱效果。
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機殼散熱式電機,具有良好的散熱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