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詩聖詩傑都是誰(詩仙為何被稱為)
2023-04-15 21:43:20
我們都知道,李白是盛唐時期最浪漫的詩人,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座豐碑,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以詩歌馳名古今的詩人卻被稱為「百代詞曲之祖」,也就是從他這兒找到了宋詞的源頭。
詞和詩歌相比,詞的形式更加靈活,句式更加的自由,而詩歌每句字數基本相同,句式兩兩相對,所抒發的情感和詞相比自然有一定的局限,相對詩歌而言,詞抒發的情感就更加豐富,這也是為什麼詩歌發展到了宋代便以詞為主。對宋詞這種文體研究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詞源」的問題也就是詞的源頭問題。經過文學家的研究,詞的鼻祖就是李白。
李白被稱為詞曲之祖的兩首詞就是《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這兩首詞被「花庵詞客」黃昇稱為「百代詞曲之祖」。據安琪主編的《李白全集編年注釋》這兩首詞寫於李白五十六歲,也就是公元757年,安史之亂(755~763)期間,大唐王朝已由盛轉衰,正從一個強盛的統一帝國轉向一個藩鎮割據的時代。
李白親身經歷的這個時代的巨變,但是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獨自傷感,為了抒發自己心中的鬱悶提筆寫下了這兩首詞,以《憶秦娥.簫聲咽》為例。
原文: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白話譯文:簫聲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秦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秦樓上的明月,每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
遙望樂遊原上冷落悽涼的秋日佳節,通往鹹陽的古道上,音信早已斷絕。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陵墓和宮闕。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評價這首詞「以氣象勝」,但是這個氣象卻和唐玄宗「開元盛世」時期的「盛唐氣象」不同,這首詞意境開闊,氣韻雄渾卻又透露出一種「悲涼之氣」,胡應麟說這首詞「氣亦衰颯」,意思是大唐王朝日益衰退的氣象。
這首詞上闋寫的是一個思婦思夫的憂愁,下闋轉到了李白自己對歷史,對時事的憂愁擔憂。不要看國家表面上依然歌舞昇平,一片祥和,其實早已暗流湧動,國家日益衰退。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獨自傷感。《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是由客觀景物的渲染過渡到人物內心感受的描摹。
菩薩蠻原文如下: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白話譯文:遠處舒展的樹林煙霧漾瀠,好像紡織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帶,觸目傷心的碧綠。暮色進了高高的閨樓,有人正在樓上獨自憂愁。
玉石的臺階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鳥兒,在歸心催促下急急飛翔。哪裡是我返回的路程?過了長亭接著短亭。
結語:李白做為一個偉大的詩人,他一直有一種濟世的思想,即使是在自己年老體衰,他的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他的這種家國情懷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