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排式平面拉刀的製作方法
2024-03-08 15:34:15 1
專利名稱:斜排式平面拉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刀具,具體是一種斜排式平面拉刀,主要用於(安裝在拉床上)在產品端面上拉出齒或鍵。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工業的蓬勃發展,汽車傳動系統中法蘭叉與中突緣之間的平面結合原是由八顆螺絲鉸合連接,現代汽車設計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和減少成本的目的,將該連接方式更改為法蘭叉端面及中突緣端面拉出成斜角的花鍵,改八顆螺絲為四顆螺絲,兩者結合時,該兩端面互相嚙合,以保證增加受力面而增加傳動安全性。上述花鍵需用平面拉刀安裝在拉床上進行加工。現有的拉刀存在以下諸多缺陷①壽命短每個拉刀能夠加工的工件數為3000~5000隻。
②修磨頻度每加工約500隻工件需要修磨一次。
③工作時同排齒同時受來自不同方向的力,這些力有可能對某一刀齒形成一個合力,當該刀齒無法承受此合力時,便會爆掉。而緊隨其後的同列齒需額外承受前排齒應承受的力,無法承受時勢必逐列朝末端方向爆掉,致使拉刀報廢。
④由於一排的刀齒齊頭並進,且刮下的碎屑粒度較大,致使碎屑不易排出,勢必刮擦工件鍵面,降低光潔度,增加刀具修磨次數,從而降低拉刀的使用壽命。
⑤碎屑粘在刀尖上,變相降低刀齒的工作深度,進而形成工件上下偏差,大於20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斜排式平面拉刀,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容易爆齒、碎屑不易排出而降低使用壽命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呈橫排和縱列排列的刀齒,所述刀齒的排與列之間傾斜一定角度,也就是將原有刀齒的橫排與縱列相互垂直改為非垂直。
所述的刀齒的排傾斜的角度為8°~15°。
將所述拉刀的總長度增加10%~30%。
在所述的拉刀的進刀端的小於佔總長度的一半的區域的刀齒頂部設有沿拉刀長方向的排屑槽。
所述的排屑槽位於每一刀齒頂部的距其側面不等的位置;可以在每一刀齒頂部設有所述的排屑槽,也可均勻間隔的刀齒上設置所述的排屑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1.壽命長,可加工2萬~5萬個工件;2.修磨頻度大大降低每加工約5000隻工件需要修磨一次。
3.由於橫排齒為傾斜排列,使同一排的每一刀齒不在同一受力面上,工作時工件產生的反作用力會隨刀齒或廢渣向同列齒疏導,從而降低齒基負荷;4.由於齒頂的排屑槽,使拉屑時所產生的廢渣顆粒更小,很容易排出,從而減小對鍵面的刮擦,提高其光潔度,減少對拉刀的修磨頻度,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齒深偏差,可控制在0.15mm以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刀齒一側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呈橫排1和縱列2排列的刀齒3,所述刀齒3的排與列之間傾斜一定角度α,該傾斜的角度α優選為8°~15°(該實施例的α為9.5°),也就是將原有刀齒3的橫排1與縱列2相互垂直改為非垂直。
在所述的拉刀的進刀端附近的區域A的刀齒3的頂部設有沿拉刀長方向的排屑槽4,設有排屑槽4的區域A小於拉刀總長度的一半。
可以在每一刀齒3頂部都設有所述的排屑槽4,每一個排屑槽4距所在刀齒3側面的距離不等。如第一排刀齒3頂部的排屑槽4位於刀齒3的中間,而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刀齒3頂部的排屑槽4分別位於靠近刀齒兩側的位置;所述的排屑槽4也可均勻間隔地設置在部分刀齒3上。
可以將本實用新型總長度增加10%~30%,例如將原長度為1200mm的拉刀增加為1500mm,其寬度不變,為57.8mm。
權利要求1.一種斜排式平面拉刀,包括呈橫排和縱列排列的刀齒,其特徵在於所述刀齒的排與列之間傾斜一定角度,也就是將原有刀齒的橫排與縱列相互垂直改為非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排式平面拉刀,其特徵在於將所述拉刀的總長度增加10%~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排式平面拉刀,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的拉刀的進刀端附近的區域的刀齒頂部設有沿拉刀長方向的排屑槽,設有排屑槽的區域小於總長度的一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斜排式平面拉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排屑槽位於每一刀齒頂部的距其側面不等的位置;可以在每一刀齒頂部設有所述的排屑槽,也可均勻間隔的刀齒上設置所述的排屑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斜排式平面拉刀,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刀齒的排傾斜的角度為8°~15°。
專利摘要一種斜排式平面拉刀,包括呈橫排和縱列排列的刀齒,所述刀齒的排與列之間傾斜一定角度,也就是將原有刀齒的橫排與縱列相互垂直改為非垂直。將所述拉刀的總長度增加10%~30%。在所述的拉刀的進刀端附近的區域的刀齒頂部設有沿拉刀長方向的排屑槽,設有排屑槽的區域小於總長度的一半。由於橫排齒為傾斜排列,使同一排的每一刀齒不在同一受力面上,工作時工件產生的反作用力會隨刀齒或廢渣向同列齒疏導,從而降低齒基負荷;由於齒頂的排屑槽,使拉屑時所產生的廢渣顆粒更小,容易排出,從而減小對鍵面的刮擦,提高其光潔度,減少對拉刀的修磨頻度,延長了使用壽命,降低了齒深偏差。
文檔編號B23F21/00GK2815569SQ200520118938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4日
發明者趙居正 申請人:趙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