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視吸引管的製作方法
2024-03-08 05:55:15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尤其涉及可視人工流產吸引管。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201179098公開了一種一次性可視人流吸引管,其包括一手柄及後端連接該手柄的一圓形雙腔吸引管,該手柄上還設有一分叉形的負壓吸出口,所述雙腔吸引管前部封堵有一半球形頭部組件,該組件下部設有一負壓吸入口;該雙腔吸引管前部及半球形頭部組件內,密封防水設有一CMOS模組;該CMOS模組包括一FPC板、一CMOS模塊、一鏡頭,該CMOS模塊前部感光區域封裝有鏡頭,其背面貼片連接在所述FPC板上;所述半球形頭部組件設有一用來通過光線至CMOS模塊前部感光區域的開孔。
中國專利CN203829018U公開了一種可視人工流產吸引管,其中,內窺管的前端與吸引頭的後端連接,吸引頭的前方設有透明罩,在透明罩中設有攝像頭,該攝像頭與FPC柔性電路板的前端連接,FPC柔性電路板的後端與電路板連接,所述吸引頭的前埠內加工有內螺紋,所述透明罩的後端設有一段帶外螺紋的環套,環套的外螺紋上抹有粘膠,所述透明罩後端的環套伸入吸引頭的前埠內,兩者螺紋配合,並通過粘膠固定。
現有的這些吸引管,由於宮腔內體液和血汙的存在,必然會遮攔和影響攝像模組與被觀察物之間的光線傳遞,從而極大地影響到可視和攝像效果。為提高可視效果,人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改善辦法,比如:中國專利CN202113141U 公開了一種改進的一次性可視人流吸引管,所述吸引管採用了紅外線光源、紅外感應圖像傳感器;按照常理,血液中的大量紅細胞會吸收紅外光線,故仍然無法克服體液和血汙會遮攔和影響攝像模組與被觀察物之間的光線傳遞的問題,同時由於紅外攝像的輸出圖像為黑白圖像,與真實圖像差別較大,從而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可視和攝像效果。又比如:中國專利CN203988284U公開了一種內窺可視人工流產吸引管,所述吸引管採用了近紅外光源;但是,這種近紅外光源,只能穿透小於0.3mm的血液,超過該厚度的血液,另外,對於體液(如分泌物等)等仍然無法克服會遮攔和影響攝像模組與被觀察物之間的光線傳遞的問題,從而影響到可視和攝像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種可視吸引管,能夠切實有效地改善可視效果。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視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體,其內部設置吸引通道,其前部設有與該吸引通道連通的吸引口;端罩,其裝設在該吸引管本體的前端,用於封閉該吸引管本體的前端,並與該吸引管本體圍合出安裝腔;以及攝像模組,其裝設在該安裝腔中;其中,該端罩的前端設有透明窗口,該攝像模組面向該透明窗口裝設;該吸引管本體內部還設置有與該吸引通道相隔離的噴液通道,該端罩對應設有與該噴液通道連通的出液通道,從而衝洗液能夠經由該噴液通道從該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噴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出液通道的出液口位於該透明窗口的上方;該攝像模組是通過安裝座裝設於該吸引口的前方。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出液通道的靠近出液口的一段是朝向該透明窗口彎曲 且流通截面積漸縮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出液通道是直線延伸的且流通截面積相等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透明窗口為球冠狀,該攝像模組的視角中心線與該透明窗口的球冠中心線定義一視向角,該視向角的範圍為0-90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視向角的設計原則為越小越好,並且該攝像模組的上視場邊剛好低於該出液口的底側。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攝像模組的前端面間隔該透明窗口內側端面設定間隔,該設定間隔小於(1+cot(FOV/2))×D/2,其中,D為該透明窗口球冠內側直徑,FOV為該攝像模組的視場角。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攝像模組連接有貼附於該吸引通道的內壁並且靠近該噴液通道的柔性電路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可視吸引管還包括裝設在該吸引管本體後端的手柄,與該攝像模組電路連接的線纜接頭,與該吸引通道氣路連接的吸氣接頭,以及與該噴液通道液路連接的噴液接頭。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可視吸引管還包括設置在該手柄上的液閥,該液閥串設在該噴液接頭與該噴液通道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巧妙地在吸引管本體中設置噴液通道,在與吸引管本體相配合的端罩上設置出液通道,衝洗液能夠經由該噴液通道從該出液通道的出液口噴出,能夠實現透明窗口處光線通路的衝洗和/或目標組織的衝洗,從而能夠切實有效地改善可視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3為本發明吸引管本體沿圖2中A-A向的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吸引管本體、攝像模組和端罩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吸引管本體、攝像模組和端罩另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參見圖1至圖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圖3為本發明吸引管本體的沿圖2中A-A向的剖面圖。圖4為本發明吸引管本體、攝像模組和端罩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
本發明的可視吸引管大致包括:包括吸引管本體1,其內部設置有相互隔離的吸引通道11和噴液通道13,該吸引管本體1的前部設有與該吸引通道11連通的吸引口19;端罩2,其裝設在該吸引管本體1的前端,用於封閉該吸引管本體1的前端,並與該吸引管本體1圍合出安裝腔9;裝設在該吸引管本體1後端的手柄4;與該攝像模組8電路連接的線纜接頭5;與該吸引通道11氣路連接的吸氣接頭6,與該噴液通道13液路連接的噴液接頭7;以及攝像模組8,其裝設在該安裝腔9中,該攝像模組8連接有貼附於吸引通道11的內壁並且靠近該噴液通道13的柔性電路線12,這種結構有利於最大化該吸引通道11的流通截面積。在本實施例中,該噴液通道13的橫截面為圓形,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噴液通道13的橫截面也可以為其他形狀。在該手柄4上設置有液閥,該液閥串設在該噴液接頭7與該噴液通道11之間,通過液閥可以改變衝洗液的流量來實現透明窗口處光線通路的衝洗和/或目標組織的衝洗。
該端罩2的前端設有透明窗口28,該攝像模組8面向該透明窗口28裝設。該端罩2對應設有與該噴液通道13連通的出液通道23,從而衝洗液能夠經由該噴液通道13從該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噴出以實現透明窗口28處光線通路的衝洗。較佳地,該透明窗口28為球冠狀。該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位於該透明窗口28的上方。值得一提的是,較為常規地,衝洗液可以選用水,也可以選用添加有一些化學/藥物成分的水,比如:生理鹽水,又比如:添加有特定消炎成分的水,以衝洗和幫助到目標組織及整個吸引手術過程。在實際應用中,還可以是多種成份的衝洗液,根據吸引過程的進程,還可以按需要進行更換。這種的設計,除了基本的衝洗功能之外,更能提供必要的護理/治療功能。
該攝像模組8包括本體81和用於裝設該本體81的安裝座82。該攝像模組8是通過安裝座82裝設於該吸引口19的前方。較佳地,該攝像模組8的前端面間隔該透明窗口28內側端面設定間隔d。較佳地,該設定間隔小於(1+cot(FOV/2))×D/2,其中,cot為餘切函數,D為該透明窗口球冠內側直徑,FOV為該攝像模組8的視場角(由該攝像模組8的上視場邊A與下視場邊A』之間的夾角定義)。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攝像模組8的視場角FOV,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可視吸引管的視野範圍,又可以避免在影像中出現無關的影像。
該出液通道23的靠近出液口231的一段是朝向該透明窗口28彎曲且流通截面積漸縮的。在本實施例中,在靠近該出液口231處,該出液通道23的頂側U是向該出液通道23的底側L靠攏,以使該出液通道23逐漸縮窄的。較佳地,該出液通道23的頂側U呈弧彎狀,該出液通道23的底側L也呈弧彎狀,其中該出液通道23的底側L與該出液通道23的頂側U是同方向彎曲的。這種 結構,能夠確保從出液口231流出/噴出的衝洗液能夠儘量貼近端罩2的透明窗口28的外表面流動,以實現最好的衝洗該外表面和/或視野中的目標組織的效果。
另外,攝像模組8的視角中心線S與該透明窗口28的球冠中心線0不相重合,二者相交定義了一視向角DOV,較佳地,該視向角DOV的範圍在0-90度。該視向角DOV的設計原則為越小越好,並且該攝像模組8的上視場邊A剛好低於該出液口231的底側L。這樣的設計,可以確保完整良好的視野,也就是說,既可以避免在視野中出現出液口231的影像,又可以確保視野儘量向前,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醫生的使用習慣和要求。
參見圖5,圖5為吸引管本體、攝像模組和端罩另一種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區別於上述圖4呈現的上個實施例,圖5示出的這個實施例,主要的差異體現在:該出液通道23是直線延伸的且流通截面積相等的。在本實施例中,在靠近該出液口231處,該出液通道23的頂側U和底側L都是直線的。這種結構設計更簡單,更加側重衝洗目標組織,同時兼顧衝洗透明窗口28外表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巧妙地在吸引管本體1中設置噴液通道13,在與吸引管本體1相配合的端罩2上設置出液通道23,衝洗液能夠經由該噴液通道13從該出液通道23的出液口231噴出,能夠實現透明窗口28處光線通路的衝洗和/或目標組織的衝洗,從而能夠切實有效地改善可視效果。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可以對上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份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和替換,都應屬於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