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灌裝封尾機的進料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08 17:35:15

本實用新型涉及軟管灌裝設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灌裝封尾機的進料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灌裝封尾機可將各種糊狀、膏狀、粘度流體等物料順利準確地注入軟管中,並完成管內熱風加熱、封尾和打批號、生產日期等。適用於醫藥、食品、化妝品、日用化工用品等行業的大管徑塑管、複合管灌裝封尾。目前,現有的灌裝封尾機結構大同小異,均是通過轉盤帶動軟管在各工位上進行加工,然而,由於機械運行會產生各種油性氣體或汙物,即使將設備在封閉空間中運行,也難免會對產品造成汙染,特別是涉及藥膏類軟管的灌裝工序,如何保證軟管內部無汙染才是安全生產的標準,而目前現有設備並沒有重視這一部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已有的技術現狀,提供一種灌裝封尾機的進料定位機構,以實現軟管在灌裝前進行氣體衝洗,保證軟管內部衛生,同時實現軟管定位,提高效率,保證產品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灌裝封尾機的進料定位機構,主要包括與進料器相配合且對應轉盤的定位工位,所述定位工位由升降氣缸驅動,定位工位中包括旋轉機構及檢測裝置,所述旋轉機構由電機及空心的轉動軸組成,轉動軸上方連接氣管。
進一步的,轉動軸底部的出氣口處設有彈片,通過彈簧使彈片完全覆蓋轉動軸的出氣口。
進一步的,彈片端部呈弧形。
進一步的,檢測裝置位於進料器出口的下方。
優選的,檢測裝置為光眼。
進一步的,電機通過齒輪組與轉動軸連接傳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轉動軸向軟管內部噴入氣體進行衝洗,氣體可採用臭氧或二氧化碳,衝洗後關閉氣體可使彈片復位,彈片抵住軟管管壁,通過轉動軸旋轉帶動軟管進行旋轉定位,主要是通過光眼檢測圖案進行定位,方便後序工序,其效率高、產品質量有保證。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審查委員能對本實用新型之目的、特徵及功能有更進一步了解,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所示,係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灌裝封尾機的進料定位機構,主要包括與進料器1相配合且對應轉盤的定位工位,所述定位工位由升降氣缸11驅動,定位工位中包括旋轉機構及檢測裝置3,檢測裝置3位於進料器1出口的下方,優選為光眼。所述旋轉機構由電機4及空心的轉動軸5組成,電機4通過齒輪組與轉動軸5連接傳動,可帶動轉動軸5進行旋轉,轉動軸5上方連接氣管6,可通過氣管6輸入臭氧或二氧化碳,對軟管進行衝洗消毒。
轉動軸5底部的出氣口處設有彈片51,通過彈簧使彈片51完全覆蓋轉動軸5的出氣口,當升降氣缸11驅動定位工位使轉動軸5插入軟管中時,氣管6即時開啟進行噴氣,氣流使彈片51向下打開,在轉動軸5插入軟管的過程中就一直噴氣衝洗,當升降氣缸11下降到位時,氣管6停止噴氣,彈片51復位。由於彈片51端部呈弧形,彈片51復位後端部抵住軟管的管壁,形成一個受力位,這時電機4驅動轉動軸5旋轉,可帶動軟管進行旋轉,且在旋轉過程中,通過檢測裝置3對軟管表面的圖案進行識別;當轉動到圖案設備位置時,軟管定位完成,這時氣管6再次打開噴氣,彈片51開啟,升降氣缸驅動定位工位上升完成衝洗、定位工序,轉盤可驅動軟管進入下一個工序。
當然,以上圖示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方式,並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範圍,故,凡是在本實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變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