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與流程
2024-04-01 22:19:05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
背景技術:
湖南某地金礦資源豐富,且原礦中含有少量超低品位伴生鎢,長期以來該礦山一直採用的選礦方法為單一浮選,唯一產品為金精礦,其浮選回收率為80~90%。鎢因其獨特的性能和在廣泛領域內(現代工業、國防工業、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等)難以替代的用途而成為一種具有特殊戰略意義的稀有金屬礦產資源。鎢作為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的稀缺戰略資源,美國、俄羅斯等大國先後建立了鎢的戰略儲備。該礦原礦中伴生鎢品位約為0.05%,遠低於鎢的臨界開採價值,採用常規的選礦方法存在成本高,回收率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進一步提高金的回收率及回收金礦中的超低品位伴生鎢,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其選別指標高、工藝穩定、選礦綜合成本較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①原礦通過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得到粒度小於20mm的破碎產物,之後進入球磨機磨礦流程,磨礦濃度控制在70~75%;
②經球磨機磨礦後的礦物進入直線振動篩進行篩分,篩上物返回球磨機再磨,篩下物通過濃漿泵泵送至尼爾森離心選礦機;
③尼爾森離心選礦機對直線振動篩篩下物進行重選,重選精礦再通過分段搖床進行二次精選,該分段搖床共分三個區間以將作業產物分為三個部分:精礦、金鎢精礦、尾礦,金鎢精礦的金和鎢分別計價銷售,其中金品位達200g/t,鎢品位達22%;
④重選尾礦濃度為40~50%,重選尾礦進入濃縮裝置進行濃縮,濃縮底流進入分級機進行分級;
⑤經步驟④濃縮、分級後的礦物中加入純鹼800~1000g/t、黃藥140g/t、硫酸銅60g/t、硫化鈉30g/t、水玻璃60g/t、2號油48g/t進行浮選,浮選工藝流程為一次預先精選後一次粗選,然後對粗選精礦進行三次精選,對粗選尾礦進行三次掃選,其中黃藥添加量按4:2:1比例依次添加至預先精選、第一次掃選、第二次掃選,2號油中30g/t添加至粗選、18g/t添加至第二次掃選,精選作業不添加藥劑,中礦順序返回上一階段,獲得的預先精選精礦和第三次精選精礦合併成為金精礦;
⑥經三次掃選後的尾礦進入一組平行布置的溜槽中,進行預富集並大量拋尾,得到溜槽精礦;
⑦溜槽精礦利用搖床進行三次精選,獲得鎢精礦,搖床中礦順序返回上一級搖床。
所述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是指採用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破,圓錐破碎機進行細破,再通過圓振篩形成閉路。
優選的是,步驟④所得濃縮溢流用於步驟②的直線振動篩作篩面清洗水。
優選的是,步驟②的直線振動篩篩上物通過傾角大於28度的皮帶返回球磨機再磨。
優選的是,步驟②的直線振動篩篩孔尺寸為3mm*30mm。
優選的是,步驟⑥採用的一組溜槽共6~10個,每個溜槽寬度1m,深度0.5m,長度10m,溜槽布置傾角為12°,溜槽底面鋪設粘金毯。
優選的是,該粘金毯富集的溜槽精礦採用循環水洗方式卸料,設定周期為每小時完成一個溜槽的溜槽精礦預富集產物卸料,依次進行,即處於工作狀態的溜槽始終為9個,處於卸料狀態的溜槽始終為一個。
優選的是,步驟④中所用濃縮裝置包括一側壁上設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濃縮桶,該濃縮桶內設置一組沉降斜板,該組沉降斜板的底部設置多根橫梁,各橫梁的兩端焊接於濃縮桶內壁上,該組沉降斜板之間形成順序連通的過料通道,該進料口設置在最底部沉降斜板下方的濃縮桶壁上,該出料口設置在最頂部沉降斜板上方的濃縮桶壁上,濃縮桶底部設置一錐形鬥,該錐形鬥的底部設置管夾閥,且該組沉降斜板由進料口一側向出料口一側傾斜。
優選的是,該組沉降斜板為四塊,每塊厚度均為5mm,且每塊間隔400mm、傾角均為30°布置在濃縮桶內,最底部的沉降斜板的最高點距桶底1.4m。
優選的是,該進料口正對最底部沉降斜板下方設置,該出料口設置在進料口的相對側,該出料口一側的沉降斜板與濃縮桶內壁之間設置一月牙形縫隙,該月牙形縫隙的寬度100mm。。
本發明的特點是:
①採用一種新的簡易濃縮裝置對重選尾礦進行濃縮,減少流程內補加水量,使浮選濃度達到30%以上,且該方法使用大量水對直線振動篩篩面進行衝洗,確保篩分效率,特別適用於處理含水含泥量大的礦石。
②根據有用礦物「能收早收,早收多收」的原則,採用尼爾森離心選礦機對全礦漿進行重選,優先回收原礦中的明金和重礦物,再採用分段搖床對重礦物進行搖床精選,金鎢中礦金和鎢分別計價銷售,其中金品位達100g/t以上,鎢品位20%以上。
③利用鋪設粘金毯的溜槽對選金尾礦進行預富集回收鎢,選金尾礦通過自流進入一組鋪設有粘金毯的流槽內,通過溜槽富集尾礦中的重礦物並大量拋尾,再利用搖床對溜槽精礦進行三次精選,獲得鎢精礦產品,該方法工藝簡單、易操作、低成本,實現了金、鎢資源綜合回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的選別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所用到的濃縮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超低伴生鎢金礦金、鎢綜合選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選擇金品位3.35g/t,wo3含量0.055%,綠泥石、粘土礦物、白雲石等泥化礦物含量15%以上的超低品位伴生鎢金礦通過兩段一閉路破碎流程(採用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破,圓錐破碎機進行細破,再通過圓振篩形成閉路),使破碎產物粒度小於20mm,之後進入球磨機磨礦流程,磨礦濃度控制在70~75%。
②經球磨機磨礦後的礦物進入直線振動篩進行篩分,直線振動篩篩孔尺寸為3mm*30mm,篩上物通過大傾角(傾角大於28度)皮帶返回球磨機再磨,篩下物通過濃漿泵泵送至尼爾森離心選礦機。
③重選:採用尼爾森離心選礦機對直線振動篩篩下物進行重選。重選精礦再通過分段搖床進行二次精選,分段搖床共分三個區間以將搖床作業產物分為三個部分:精礦(明金)、金鎢精礦(含金、鎢)、尾礦(重砂),金鎢精礦中金和鎢分別計價銷售,其中金品位達200g/t以上,鎢品位22%以上。
④濃縮:重選尾礦濃度為40~50%,進入簡易濃縮裝置進行濃縮,濃縮溢流(濃度10~20%)用於直線振動篩作篩面清洗水,減少流程內清水補加量,確保直線振動篩篩下池濃度達60%以上。濃縮底流(濃度45~55%)進入分級機進行分級。
如圖2、圖3所示,簡易濃縮裝置包括一帶頂部11和底部12的濃縮桶1,該濃縮桶1內設置一組沉降斜板2,該組沉降斜板2的底部設置多根橫梁3,各橫梁3的兩端焊接於濃縮桶1的內壁上,且該組沉降斜板2之間形成順序連通的過料通道。該組沉降斜板2為四塊,每塊厚度均為5mm,且每塊間隔400mm、傾角均為30°布置在濃縮桶1內,最底部的沉降斜板2的最高點距濃縮桶1的底部1.4m。最底部沉降斜板2下方的濃縮桶壁上設置進料口4,最頂部沉降斜板2上方的濃縮桶壁上設置出料口5,濃縮桶1的底部12設置一錐形鬥6,該錐形鬥的底部設置管夾閥7。為使粒度較小的物料直接流出,提高沉降效率,出料口5一側的沉降斜板2與濃縮桶1內壁之間預留一月牙形縫隙8,月牙形縫隙8的寬度100mm。該管夾閥7的出料端聯接一直徑為200mm的陶瓷彎頭9,用於濃縮後礦漿的排出。
⑤金浮選:重選尾礦經濃縮、分級後,加入純鹼1000g/t,黃藥140g/t、硫酸銅60g/t、硫化鈉30g/t、水玻璃60g/t,2號油48g/t進行浮選,浮選工藝流程為一次預先精選後一次粗選,然後對粗選精礦進行三次精選,對粗選尾礦進行三次掃選。其中黃藥添加量按4:2:1比例依次添加至預先精選、掃選一、掃選二,2號油分別為30g/t添加至粗選、18g/t添加至掃選二,精選作業不添加藥劑,中礦順序返回上一階段,獲得的預先精選精礦和精選三精礦合併成為金精礦,品位約為100g/t。
⑥浮選尾礦選鎢:經三次掃選後的浮選尾礦進入一組平行布置的溜槽中,溜槽共6~10個,每個溜槽寬度1m,深0.5m,長10m,溜槽布置傾角為12°,溜槽底面鋪設粘金毯。經三次掃選後的浮選尾礦進入溜槽內進行預富集並大量拋尾,得到溜槽精礦。
⑦溜槽精礦搖床精選:溜槽精礦利用搖床進行三次精選,獲得鎢精礦,品位約22%,搖床中礦順序返回上一級搖床。
在原礦含金3.35g/t,wo30.055%時,按圖1流程(即上述方法)、表1所列藥劑用量操作,處理幹礦量為1000t時,尼爾森離心選礦機加分段搖床重選加手工搖盆獲得純度為85.87%的明金658g,0.07t含金205.38g/t、wo322.53%的精礦,1.96t金品位232.61g/t的重砂,金重選回收率為30.90%,鎢重選回收率為2.87%;重選尾礦經濃縮、分級後進入金浮選,獲得金精礦品位103.86g/t,金浮選回收率為90.63%(對原礦浮選回收率為62.62%),金綜合回收率為93.52%;金浮選尾礦進入溜槽預富集後通過搖床精選回收鎢,獲得鎢精礦品位23.68%,金浮選尾礦選鎢回收率為10.11%(對原礦選鎢回收率為9.82%),鎢綜合回收率為12.69%。原礦金、鎢總回收率分別為93.52%、12.69%。
表1實施例藥劑用量(g/t,原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