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棒料鍛壓生產的感應爐上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3-29 16:47:05 1
本發明涉及棒料鍛壓件生產裝備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用於棒料鍛壓生產的感應爐上料裝置。
背景技術:
感應爐是利用物料的感應電熱效應而使物料加熱的設備,其主要部件有感應器、爐體、電源、電容和控制系統等。在感應爐中的交變電磁場作用下,物料內部產生渦流從而達到加熱或著熔化的效果。在這種交變磁場的攪拌作用下,爐中材質的成分和溫度均較均勻,鍛造加熱溫度可達1250℃。由於中頻感應加熱的原理為電磁感應,其熱量在工件內自身產生,用中頻電爐十分鐘即可進行鍛造任務的連續工作,不需燒爐專業工人提前進行燒爐和封爐工作。不必擔心由於停電或設備故障引起的煤爐已加熱坯料的浪費現象。由於該加熱方式升溫速度快,所以氧化極少,每噸鍛件和燒煤爐相比至少節約鋼材原材料20-50千克,其材料利用率可達95%。由於該加熱方式加熱均勻,芯表溫差小,所以在鍛造方面還大大增加了鍛模的壽命,鍛件表面的粗糙度也小於50um,從而使感應爐廣泛應用於棒料鍛壓件的生產中。
現有技術中有多種用於向感應爐中餵料的上料機構,一般均與棒料輸送帶配合使用,將輸送帶上的棒料先阻擋排序,然後通過推料機構將棒料逐根緊頂推入感應爐中,並使感應爐中經過加熱處理的棒料推出,最後將加熱過的棒料放入鍛模中進行鍛壓。使用中存在以下問題:1、上料機構繁瑣,擋料推料等單個運動機構各自需要動力驅動,且各機構動作需要聯動互鎖,對各個運動機構的動力驅動精確度要求較高。任意一個動力驅動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上料機構卡死導致憋爐,不但影響生產進度,而且如未及時發現,會對操作工人構成較大的安全隱患。2、由於輸送帶傳輸至上料機構的棒料與棒料之間的間隙有差別,而在感應爐中加熱的棒料是通過上料機構中的推料部分通過逐個棒料的緊頂作用才能從感應爐中排出,有可能在輸送帶上棒料和棒料之間間距過大的情況下導致感應爐中的棒料加熱時間過長,影響其最終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單動力源即可使各個運動機構連鎖互動並能使棒料在感應爐中均勻受熱的用於棒料鍛壓生產的感應爐上料裝置。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棒料鍛壓生產的感應爐上料裝置,包括用於輸送棒料的輸送帶,在輸送帶的一側設有用於將棒料逐根推入感應爐並將感應爐中完成加熱處理的棒料推出到感應爐外的推料機構,在輸送帶的另一側設有用於將輸送帶上的棒料逐根填入推料機構中的填料機構;所述填料機構包括沿輸送帶輸送方向間隔滑動設置在輸送帶機架上的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的滑動方向均水平設置並與輸送帶的輸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塊靠近輸送帶的一端設有用於通過第一滑塊的往復滑動間隔阻擋輸送帶上的棒料傳輸的一級擋板,第二滑塊靠近輸送帶的一端設有包括一塊中板及兩塊端板構成的z形板,其中中板為用於通過第二滑塊的往復滑動將輸送帶上的棒料填入推料機構的填料板,兩塊端板中靠近一級擋板的一塊為用於通過第二滑塊的往復滑動間隔阻擋輸送帶上的棒料傳輸的二級擋板,另一塊端板為用於阻擋棒料從輸送帶末端滑出的限位板,在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間設有用於控制一級擋板和二級擋板間隔交錯阻擋輸送帶上棒料傳輸的第一聯動機構;所述推料機構包括固定在輸送帶機架上並用於承接棒料的料槽,料槽沿輸送帶的輸送方向設置,在料槽內遠離感應爐的一端滑動設有用於通過自身的往復滑動推動料槽內棒料的第三滑塊,在第三滑塊和第一滑塊之間設有用於控制第三滑塊推動棒料以及一級擋板阻擋輸送帶上棒料傳輸同步進行的第二聯動機構;在第一滑塊遠離輸送帶的一端、第二滑塊遠離輸送帶的一端或第三滑塊遠離感應爐的一端設有一個用於通過第一聯動機構和第二聯動機構驅動第一滑塊、第二滑塊以及第三滑塊聯動往復滑動的推拉機構。
優選的,所述第一聯動機構包括一根兩端均可伸縮的伸縮杆,伸縮杆的中部與輸送帶機架相鉸接,伸縮杆的兩個伸縮端分別鉸接在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聯動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送帶機架上的滑槽板,在滑槽板上分別沿第一滑塊和第三滑塊的滑動軌跡開設有滑槽,並在對應第一滑塊滑動軌跡開設的滑槽內滑動設有與第一滑塊相連的第四滑塊,在對應第三滑塊滑動軌跡開設的滑槽內滑動設有與第三滑塊相連的第五滑塊,第四滑塊和第五滑塊分別與同一根鉸接連杆的兩端相鉸接。
優選的,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均通過固定在輸送帶機架上的滑軌以及各自開設的凹槽配合滑動。
優選的,所述第三滑塊遠離感應爐的一端設有滑杆,在輸送帶機架上設有供滑杆滑動的通孔。
優選的,所述推拉機構為氣缸。
優選的,所述氣缸的缸體與輸送帶機架固定,氣缸的伸縮端與第一滑塊遠離輸送帶的一端相連。
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填料機構包括兩級用於阻擋輸送帶上棒料傳輸的擋板,且兩級擋板在第一聯動機構的控制下能夠交錯間隔擋料,可以在生產中根據輸送帶的線速度、棒料的長度設置兩級擋板的往復擺動間隔時間,使輸送帶上的棒料在一級擋料板前聚集,並通過一級擋板自身往復擺動將棒料逐根放入一級擋料板和二級擋料板之間,從而使各個棒料間隔均勻,姿態統一後再通過填料板填入推料機構中,最終由推料機構推入感應爐,並將感應爐最靠近出口位置的一根加熱完成的棒料推出。兩級擋板的設置使每一根棒料在感應爐中加熱的時間相同,提高最終成品率以及同批次產品性能的一致性。
本發明包括一級擋板、二級擋板、填料板以及用於推料入爐的第三滑塊共四個作業運動機構,而此四個作業運動機構通一個動力源以及兩個聯動機構控制聯動運行,且互不幹涉。不僅節省了動力源,而且避免了現有技術中每個運動機構均單獨設置動力源帶來的問題。兩個聯動機構結構簡單,易於實現,簡化了程序互鎖,保障了本發明的可靠性,可穩定高效的長時間運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a、輸送帶,b、推料機構,c、填料機構,1、第一滑塊,2、第二滑塊,3、一級擋板,4、填料板,5、二級擋板,6、限位板,7、料槽,8、第三滑塊,9、推拉機構,10、伸縮杆,11、滑槽板,12、第四滑塊,13、第五滑塊,14、鉸接連杆,15、滑軌,16、滑杆。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於棒料鍛壓生產的感應爐上料裝置,包括鏈條式、皮帶式或其他類似功能的輸送帶a,輸送帶a的中部凹陷,具有將輸送帶a輸入端輸入的棒料矯正為軸向與輸送方向一致的功能。
在輸送帶a輸送末端的一側設有推料機構b,推料機構b包括固定在輸送帶a機架上並用於承接棒料的料槽7,且料槽7沿輸送帶a的輸送方向設置。料槽7的一端與感應爐的進料口相連,在料槽7內相背於感應爐的一端滑動設有用於通過自身的往復滑動推動料槽7內棒料的第三滑塊8。本實施例中在第三滑塊8遠離感應爐的一端設有滑杆16,在輸送帶a機架上設有供滑杆16滑動的通孔,由滑杆16在通孔內的滑動保持第三滑塊8的滑動軌道。
在輸送帶a輸送末端的另一側設有填料機構c,填料機構c包括沿輸送帶a輸送方向間隔滑動設置在輸送帶a機架上的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本實施例中,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均通過固定在輸送帶a機架上的滑軌15以及各自開設的凹槽配合滑動且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的滑動方向均水平設置並與輸送帶a的輸送方向相垂直。在第一滑塊1靠近輸送帶a的一端設有用於通過第一滑塊1的往復滑動間隔阻擋輸送帶a上的棒料傳輸的一級擋板3。第二滑塊2靠近輸送帶a的一端設有包括一塊中板及兩塊端板構成的z形板,其中中板為用於通過第二滑塊2的往復滑動將輸送帶a上的棒料填入推料機構b的填料板4,兩塊端板中靠近一級擋板3的一塊為用於通過第二滑塊2的往復滑動間隔阻擋輸送帶a上的棒料傳輸的二級擋板5,另一塊端板為用於阻擋棒料從輸送帶a末端滑出的限位板6。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多個運動機構相互聯動,本發明在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之間設有用於控制一級擋板3和二級擋板5間隔交錯阻擋輸送帶a上棒料傳輸的第一聯動機構;在第三滑塊8和第一滑塊1之間設有用於控制第三滑塊8推動棒料以及一級擋板3阻擋輸送帶a上棒料傳輸同步進行的第二聯動機構。第一聯動機構包括一根兩端均可伸縮的伸縮杆10,伸縮杆10的中部與輸送帶a機架相鉸接,伸縮杆10的兩個伸縮端分別鉸接在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上。伸縮杆10可設置為一根空心套管以及套裝在空心套管兩端的連接軸,空心套管與輸送帶a的機架相鉸接,兩根連接軸分別與第一滑塊1和第二滑塊2相鉸接。第二聯動機構包括設置在輸送帶a機架上的滑槽板11,在滑槽板11上分別沿第一滑塊1和第三滑塊8的滑動軌跡開設有滑槽,並在對應第一滑塊1滑動軌跡開設的滑槽內滑動設有與第一滑塊1相連的第四滑塊12,在對應第三滑塊8滑動軌跡開設的滑槽內滑動設有與第三滑塊8相連的第五滑塊13,第四滑塊12和第五滑塊13分別與同一根鉸接連杆14的兩端相鉸接。
本實施例中採用氣缸作用本發明的動力源,也可採用油缸或電動推桿等其他推拉機構9代替。氣缸的缸體與輸送帶a機架固定,氣缸的伸縮端與第一滑塊1遠離輸送帶a的一端相連。在生產運用中,首先保持氣缸的伸縮端為伸出狀態並開啟輸送帶a,一級擋板3將多個棒料阻擋在一級擋板3前的輸送帶a上。其次控制氣缸伸縮端縮回,最靠近一級擋板3的一根棒料進入一級擋板3和二級擋板5之間並由二級擋板5阻擋其繼續沿輸送帶a傳輸。再次控制氣缸的伸縮端再次伸出,一級擋板3阻擋多餘的棒料進入一級擋板3擋板和二級擋板5之間,而通過二級擋板5阻擋的棒料在輸送帶a的作用下進入填料板4和限位板6之間,並通過限位板6避免其從輸送帶a上滑落。再再次控制氣缸的伸縮端縮回,由一級擋板3放入一根棒料至一級擋板3和二級擋板5之間,填料板4將通過限位板6阻擋的棒料填入料槽7。最後控制氣缸伸縮端的伸出,第三滑塊8將位於料槽7內的棒料推入感應爐中,完成一個循環。如此往復,通過氣缸固定節奏的往復伸縮推拉,即可通過填料機構c、推料機構b、第一聯動機構以及第二聯動機構完成多個棒料餵入感應爐的加熱以及加熱完畢後從感應爐中取出的作業。
本發明的動力源的位置並未具體限定,也可設置在第二滑塊2遠離輸送帶a的一端或第三滑塊8遠離感應爐的一端中的任一位置,作業步驟順序稍有不同,但總體屬於同一個發明構思,仍落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