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二維碼防偽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3-05 12:54:15 1

本發明涉及商品噴碼信息與包裝印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維碼防偽結構。
背景技術:
液體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體食品,如果汁,通常在小容積消費包裝容器中銷售。該包裝容器用來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貫穿價值鏈而保護食品。
近些年來,針對一些涉及人體健康的重要商品,例如食品、醫藥、嬰幼兒奶粉等,國家提出了明確的質量體系管理要求與溯源信息系統建設要求。二維碼技術的發展使得許多商戶和商品都具有自己的二維碼標識,通過手持設備來進行二維碼掃描可極大的方便商品防偽溯源。
現有的包裝上通常會設置二維碼,需要消費者利用手機進行掃描,來達到參與活動、商品真偽驗證、產品追溯等目的。但是,通常二維碼設置比較簡單,在產品被出售前,可能會出現被盜掃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為防止產品包裝上二維碼在產品出售前被盜掃的情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二維碼防偽結構。
具體的,該二維碼防偽結構包括第一二維碼結構、第二二維碼結構,第一二維碼結構及第二二維碼結構通過一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分割得到,分別設置於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面上。
進一步的,第一二維碼結構與第二二維碼結構的分割線與相鄰兩個面的折邊重合,當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面被展平至位於同一個平面上時,第一二維碼結構與第二二維碼結構拼接成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
進一步的,第一二維碼結構與第二二維碼結構之間相距一定距離,當產品包裝的 相鄰兩個面被展平至位於同一個平面上時,第一二維碼結構與第二二維碼結構形成一個能被設備識別的二維碼結構。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面為產品包裝的頂面及側面。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面為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側面。
進一步的,相鄰兩個面為產品包裝的底面及側面。
進一步的,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的分割方式為等分或者不等分的直線分割方式。
進一步的,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的分割方式為等分或者不等分的斜線分割方式。
進一步的,第一二維碼結構的表面設置有不透光的易刮層或透光的薄膜結構。
進一步的,第二二維碼結構的表面設置有不透光的易刮層或透光的薄膜結構。
本發明提出的二維碼防偽結構,設置於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面上,在產品包裝不被擠壓的情況下,二維碼無法被識讀,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產品在出售前,出現二維碼被盜掃失效等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示意圖。
圖2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二維碼防偽結構位於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側面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二維碼防偽結構位於產品包裝的頂面及側面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二維碼防偽結構位於產品包裝的底面及側面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一二維碼結構與第二二維碼結構相距一定距離時,組成的能被設備識別的二維碼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圖示及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結構包括第一二維碼結構1、第二二維碼結構2,第一二維碼結構1及第二二維碼結構2通過一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10分割得到。
具體的,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10的分割方式為等分或者不等分的直線或斜線分割方式。
進一步結合圖2至圖4所示,分別為二維碼防偽結構位於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側面、頂面及側面、底面及側面時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圖2來看,第一二維碼結構1、第二二維碼結構2分別設置於產品包裝20的相鄰兩個側面上。相鄰兩個側面分別為產品包裝20的A側面、B側面,第一二維碼結構1設置於A側面、第二二維碼結構2設置於B側面。
通過圖1及圖2所示,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的分割線3與A側面及B側面的折邊4重合,當產品包裝20的A側面及B側面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呈大約180度)時,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拼接成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10(如圖1所示),該二維碼防偽結構可以被設備識別。而在A側面及B側面處於如圖2所示的未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的狀態下(呈大約90度)時,二維碼無法被設備識別。該設備可以是掃碼器、安裝有掃描二維碼app的手機等。
結合圖3來看,第一二維碼結構1、第二二維碼結構2分別設置於產品包裝20的頂面及側面上。頂面及側面分別為產品包裝20的C頂面、B側面,第一二維碼結構1設置於C頂面、第二二維碼結構2設置於B側面。
通過圖1及圖3所示,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的分割線3與C頂面及B側面的折邊5重合,當產品包裝20的C頂面及B側面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呈大約180度)時,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拼接成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10(類似於圖1所示,只是分割線3為斜線),該二維碼防偽結構可以被設備識別。而在C頂面及B側面處於如圖3所示的未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的狀態下(呈大約90度)時,二維碼無法被設備識別。
結合圖4來看,第一二維碼結構1、第二二維碼結構2分別設置於產品包裝20的底面及側面上。底面及側面分別為產品包裝20的D底面、A側面,第一二維碼結 構1設置於D底面、第二二維碼結構2設置於A側面。
結合圖1及圖4所示,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的分割線3與D底面及A側面的折邊6重合,當產品包裝20的D底面及A側面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呈大約180度)時,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拼接成完整的二維碼防偽結構10(類似於圖1所示,只是分割線3為斜線),該二維碼防偽結構可以被設備識別。而在D底面及A側面處於如圖4所示的未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的狀態下(呈大約90度)時,二維碼無法被設備識別。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產品包裝20可以是一種牛奶飲品的包裝,當包裝內盛滿牛奶時,包裝上的二維碼並不能被直接識別,如果有人擠壓包裝來掃描二維碼,則會損壞包裝,影響產品的銷售。通過上述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產品在出售前,出現二維碼被盜掃失效等情況的發生。購買了該產品的用戶可以在飲用完牛奶後,將有二維碼的兩面展平位於同一平面,進行二維碼的掃描,以參與產品商通過二維碼連結發布的積分活動或進行商品真偽驗證等。
在一實施例中,結合圖5所示,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之間相距一定距離也可被設備識別。因此,以圖2所示實施例為例,在圖2所示的產品包裝20上,第一二維碼結構1、第二二維碼結構2設置的位置可以適當遠離折邊4(例如,相距折邊4的距離不超過一個二維碼像素格的邊長),當A側面及B側面被展平位於同一平面時,第一二維碼結構1與第二二維碼結構2拼接成一個能被設備識別的二維碼結構(如圖5所示)。
進一步的,第一二維碼結構1的表面可以設置有不透光的易刮層或透光的薄膜結構;第二二維碼結構2的表面可以設置有不透光的易刮層或透光的薄膜結構。
本發明提出的二維碼防偽結構,設置於產品包裝的相鄰兩個面上,在產品包裝不被擠壓的情況下,二維碼無法被識讀,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產品在出售前,出現二維碼被盜掃失效等情況的發生。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