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4-02 05:17:05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裝置,具體涉及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
背景技術:
搖青是茶葉製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搖青工序。搖青工序中,首先通過機械運動增強葉梢組織的輸導機能,協調茶湯呈味物質,具有內在效應;其次機械摩擦力造成葉細胞損傷,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誘發香氣,具有外在效應。運動力與摩擦力二者應協調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質。傳統的搖青工序是人手持竹匾來晃動位於竹匾內的茶葉。但這種搖青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人手持竹匾來晃動位於竹匾內的茶葉的這種傳統的搖青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解決人手持竹匾來晃動位於竹匾內的茶葉的這種傳統的搖青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且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包括茶葉篩、旋轉座、球銷、滑塊、連杆、轉盤、支撐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茶葉篩與旋轉座的上表面連接,所述球銷球頭與旋轉座上遠離茶葉篩的下表面連接,球銷球桿與轉盤連接,旋轉座能繞球銷球頭的中心轉動;在旋轉座的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滑槽,所述滑塊位於滑槽中,滑塊通過連杆與轉盤連接,在連杆的中心線上的旋轉座的下表面到轉盤的距離小於在球銷的中心線上的旋轉座的下表面到轉盤的距離,使旋轉座與水平面形成一個夾角;所述支撐裝置對轉盤起到支撐作用,且轉盤能繞著支撐裝置旋轉;所述驅動裝置與轉盤連接,並驅動轉盤轉動。優選地,滑槽的軸線、轉盤的軸線、旋轉座的軸線以及球銷球桿的軸線共線。轉盤旋轉時,帶動與之連接的連杆轉動,使滑塊在滑槽中滑動;隨著連杆以及滑塊的轉動,旋轉座的邊緣依次向下運動後,再向上運動,從而顛簸位於茶葉篩中的茶葉,對茶葉進行搖青處理,代替了人手持竹匾來晃動位於竹匾內的茶葉,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為球形,所述滑槽的橫截面尺寸與滑塊的橫截面尺寸相匹配。球形的物體受力均勻,便於滑塊在環形的滑槽中移動。
進一步地,在球銷球桿上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旋轉座的下表面接觸,彈簧的另一端與轉盤接觸。彈簧一能對旋轉座起到支撐作用,二能減緩旋轉座的邊緣向下運動的衝擊力。
進一步地,在茶葉篩上方設置有茶葉罩,所述茶葉罩能將茶葉篩全部覆蓋住。所述茶葉罩為透明材料。茶葉罩與茶葉篩鉸接連接,且茶葉罩能繞鉸接的軸線轉動。在茶葉罩與茶葉篩上遠離鉸接的一端設置有鎖扣,所述鎖扣能夠將茶葉罩扣緊在茶葉篩上。茶葉及其容易在搖青時從茶葉篩中顛簸出。因此茶葉罩能將茶葉篩中的茶葉限制在茶葉罩和茶葉篩之間,避免茶葉顛簸出。茶葉罩為透明材料,便於工作者直接通過防護罩觀察到茶葉篩上的茶葉的搖青情況。鎖扣是在兩個物品用來扣緊的物件叫鎖扣。鎖扣一般由活動部分和固定部分構成,鎖扣通過活動部分與固定部分的結合與分離達到物件的關閉與開啟。打開鎖扣,掀開茶葉罩,可以往茶葉篩中放入待處理茶葉或者將搖青完成後的茶葉取出;關閉鎖扣,可以將茶葉罩扣緊在茶葉篩上,避免在旋轉座顛簸時,茶葉罩被顛開。
進一步地,在旋轉座的上表面設置有凹槽,凹槽的尺寸與茶葉篩的尺寸相匹配,且茶葉篩與凹槽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通過旋轉茶葉篩,可以將茶葉篩固定在凹槽中或者將茶葉篩從凹槽中取出。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支撐軸和支撐座,所述支撐軸與轉盤旋轉連接,轉盤能繞支撐軸轉動,支撐座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支撐座的形狀無限制,只要起到連接支撐軸並能穩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即可,例如方形的支撐座、圓形的支撐座。同時,支撐裝置還可以是杆件焊接或拼接成的框架與支撐軸的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皮帶、帶輪、電機和控制器,所述帶輪首尾連接成環狀,同時套在轉盤的側壁上和帶輪的側壁上。驅動裝置可以是齒輪傳動,還可以是鏈條傳動。控制器控制電機的啟動和停止。控制器優選為PLC,此處PLC的型號優選為以下型號中的一種:S7-200CN 6ES7216-2BD23-0XB8、S7-200 6ES7216-0HB22-0XA0、S7-300 6ES7322-1HH01-0AA0。
上述中的控制器:PLC為現有技術,可在市場上購買到。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旋轉座在轉盤的帶動下,其邊緣依次向下運動後,再向上運動,從而顛簸位於茶葉篩中的茶葉,對茶葉進行搖青處理,代替了人手持竹匾來晃動位於竹匾內的茶葉,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茶葉在不同溼度、不同溫度、不同季節以及不同分量時,搖青的時間各不相同,而透明的茶葉罩便於工作者根據可直視的茶葉狀態來判斷最合適的搖青時間,從而獲得質量優良的茶葉,而不是暫停驅動裝置,再查看茶葉狀態;
3、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打開鎖扣,掀開茶葉罩,可以往茶葉篩中放入待處理茶葉或者將搖青完成後的茶葉取出;關閉鎖扣,可以將茶葉罩扣緊在茶葉篩上,避免在底座顛簸時,防護罩被顛開;
4、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通過控制器自帶的計時功能來控制電機的運轉,能夠有效地避免茶葉搖青時間過長或者搖青時間不清楚。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茶葉篩,2-旋轉座,3-球銷,4-滑塊,5-連杆,6-轉盤,7-滑槽,8-茶葉罩,9-凹槽,10-彈簧,11-支撐軸,12-支撐座,13-皮帶,14-帶輪,15-電機,16-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全自動化的茶葉搖青裝置,包括茶葉篩1、旋轉座2、球銷3、滑塊4、連杆5、轉盤6、支撐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茶葉篩1與旋轉座2的上表面連接,所述球銷3球頭與旋轉座2上遠離茶葉篩1的下表面連接,球銷3球桿與轉盤6連接,旋轉座2能繞球銷3球頭的中心轉動;在旋轉座2的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滑槽7,所述滑塊4位於滑槽7中,滑塊4通過連杆5與轉盤6連接,在連杆5的中心線上的旋轉座2的下表面到轉盤6的距離小於在球銷3的中心線上的旋轉座2的下表面到轉盤6的距離,使旋轉座2與水平面形成一個夾角;所述支撐裝置對轉盤6起到支撐作用,且轉盤6能繞著支撐裝置旋轉;所述驅動裝置與轉盤6連接,並驅動轉盤6轉動。優選地,滑槽7的軸線、轉盤6的軸線、旋轉座2的軸線以及球銷3球桿的軸線共線。轉盤6旋轉時,帶動與之連接的連杆5轉動,使滑塊4在滑槽7中滑動;隨著連杆5以及滑塊4的轉動,旋轉座2的邊緣依次向下運動後,再向上運動,從而顛簸位於茶葉篩1中的茶葉,對茶葉進行搖青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滑塊4為球形,所述滑槽7的橫截面尺寸與滑塊4的橫截面尺寸相匹配。球形的物體受力均勻,便於滑塊4在環形的滑槽7中移動。
進一步地,在球銷3球桿上套設有彈簧10,所述彈簧10的一端與旋轉座2的下表面接觸,彈簧10的另一端與轉盤6接觸。彈簧10一能對旋轉座2起到支撐作用,二能減緩旋轉座2的邊緣向下運動的衝擊力。
進一步地,在茶葉篩1上方設置有茶葉罩8,所述茶葉罩8能將茶葉篩1全部覆蓋住。所述茶葉罩8為透明材料。茶葉罩8與茶葉篩1鉸接連接,且茶葉罩8能繞鉸接的軸線轉動。在茶葉罩8與茶葉篩1上遠離鉸接的一端設置有鎖扣,所述鎖扣能夠將茶葉罩8扣緊在茶葉篩1上。茶葉及其容易在搖青時從茶葉篩1中顛簸出。因此茶葉罩8能將茶葉篩1中的茶葉限制在茶葉罩8和茶葉篩1之間,避免茶葉顛簸出。茶葉罩8為透明材料,便於工作者直接通過防護罩觀察到茶葉篩上的茶葉的搖青情況。鎖扣是在兩個物品用來扣緊的物件叫鎖扣。鎖扣一般由活動部分和固定部分構成,鎖扣通過活動部分與固定部分的結合與分離達到物件的關閉與開啟。打開鎖扣,掀開茶葉罩8,可以往茶葉篩1中放入待處理茶葉或者將搖青完成後的茶葉取出;關閉鎖扣,可以將茶葉罩8扣緊在茶葉篩1上,避免在旋轉座2顛簸時,茶葉罩8被顛開。
進一步地,在旋轉座2的上表面設置有凹槽9,凹槽9的尺寸與茶葉篩1的尺寸相匹配,且茶葉篩1與凹槽9通過螺紋連接在一起。通過旋轉茶葉篩1,可以將茶葉篩1固定在凹槽9中或者將茶葉篩1從凹槽9中取出。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支撐軸11和支撐座12,所述支撐軸11與轉盤6旋轉連接,轉盤6能繞支撐軸11轉動,支撐座12固定在地面上。其中支撐座12的形狀無限制,只要起到連接支撐軸11並能穩定地固定在地面上即可,例如方形的支撐座12、圓形的支撐座12。同時,支撐裝置還可以是杆件焊接或拼接成的框架與支撐軸11的組合。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皮帶13、帶輪14、電機15和控制器16,所述帶輪14首尾連接成環狀,同時套在轉盤6的側壁上和帶輪14的側壁上。驅動裝置可以是齒輪傳動,還可以是鏈條傳動。控制器16控制電機15的啟動和停止。控制器優選為PLC,此處PLC的型號優選為以下型號中的一種:S7-200CN 6ES7216-2BD23-0XB8、S7-200 6ES7216-0HB22-0XA0、S7-300 6ES7322-1HH01-0AA0。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時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使用作出進一步說明。
茶葉的搖青有「」三守一攻一補充」之說法,即第一、二次搖青轉數不宜過多,停青的間宜短,一般第一次搖3分鐘,第二次搖青5分鐘,以免使水分散失過多,以保持青葉的生理活性,使萎凋後的葉子能慢慢復「活」過來;到第三、四次搖青則要搖得時間足夠,使葉緣有一定的損傷,有青、臭氣散發上來,一般第三次搖青10分鐘,第四次搖青30分鐘。「一補充」則是在第四次搖青搖得不足時,再補搖一次。每次搖的轉數應由少到多,停青時間也是由短到長。第一、二、三次停青停到青氣消失,表面葉子萎軟下來之後,就要及時搖「活」,以免葉子因水分散失過多而「死青」。
利用PLC的計時器功能,將其控制電機15運轉的時間依次設置為3分鐘、5分鐘、10分鐘和30分鐘。每次電機15停止工作後,工作者查看茶葉的狀態,然後啟動電機15進行下一次搖青作業。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