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山苦瓜家庭種植方法與流程
2024-03-01 06:09:15 4
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山苦瓜家庭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山苦瓜為葫蘆科山苦瓜屬,系多年生宿根草質藤本植物,在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廣泛種植。其營養價值很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胺基酸及礦物質,隨著人們對山苦瓜的營養價值和諸多藥用功效的重新認識,加上其外形迷你、美觀,除鮮食具有清肝降火功效外,也被開發成產品苦瓜茶,對血脂、血壓、血糖以及肥胖有良好的抑制和調節作用。
山苦瓜田間種植主要發生的病害如枯萎病、霜黴病、白粉病等,蟲害如實蠅、蚜蟲、夜蛾類幼蟲,同時高溫高溼的氣候條件容易造成山苦瓜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從而導致了一些農藥、化肥的濫用及錯用,在一定影響了山苦瓜食用的安全性。將田間種植轉為家庭的小規模種植,一般不使用農藥和化肥,採用自製農家肥代替傳統化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安全性,可以吃到一種健康無汙染的食品。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的食品安全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效防止食品安全的山苦瓜家庭種植方法。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步驟:
(1)種植容器:選用口徑為40-60cm,深度為30-40cm的花盆,進行消毒滅菌。
(2)基質準備:最底層鋪一層5cm珍珠巖,上層選用泥炭土:草木灰:有機肥(7:1:2)
(3)催芽育苗:選取形態飽滿的種子,在50~55℃的溫水中浸種l5-20min,在室內環境條件25-30℃下保溼催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使用營養袋(缽)育苗,待長出2-3片葉時,即移栽。
(4)水肥管理:
移栽後,澆足定根水,平時根據基質的溼度適當補水,時間為早上或晚上,陰雨天根據基質的溼度而定。溼度控制在60-70%,以土壤溼度計顯示為準;
定植成活後15-20d應及時施用提苗肥,可用自製有機肥(腐熟人糞尿、草木灰等)進行澆灌,以促進根系伸長。自製有機肥為尿液發酵後以1:(1-2)體積比兌水。
根據植株的長勢,引蔓向防盜網生長。
在開花、結果期,每盆適當施自製有機肥(腐熟人糞尿、草木灰等),以後按常規方法根據採收及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以使植株不出現褪綠為準。
(5)病蟲害防治:家庭種植山苦瓜,由於通風好,管理適當,幾乎無病害發生;蟲害主要有蚜蟲、瓜實蠅等。對蟲害的防治,採用物理方法殺除,如利用蚜蟲、瓜實蠅的趨黃習性,使用黏蟲板懸掛於陽臺。
(6)採收:單果重20-30g時,應適時採收,冰箱保存或烘乾。
本發明的顯著優點:
1)本發明山苦瓜種植過程中不施用農藥、化肥,施用自製有機肥和採用物理防治蟲害,可以吃到放心、健康的安全食品。
2)家庭種植山苦瓜,其藤蔓攀爬,可觀賞、遮陰、淨化空氣,在種植管理過程中,可以修身養性、娛樂健身、增長知識。
(3)家庭種植山苦瓜,可以保證新鮮度,而且可隨時採摘、食用,更具營養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山苦瓜家庭種植方法,從種植容器選擇、基質準備、催芽育苗、後期管理及適時採收,得到放心安全的山苦瓜。
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口徑為50cm,深度為35cm的花盆,進行消毒滅菌。
2)在花盆底部一層珍珠巖5cm,上層選用泥炭土:草木灰:有機肥質量比7:1:2)
3)選取形態飽滿的種子,在55℃的溫水中浸種20min,在室內環境條件28℃下保溼催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使用營養袋(缽)育苗,待長出3片葉時,即可移栽至花盆,一個花盆種3棵。
4)移栽後,澆足定根水,平時根據基質的溼度適當補水,時間為早上或晚上,陰雨天根據基質的溼度而定。溼度控制在65%左右,以土壤溼度計顯示為準;按照此方法,移栽成活率可達100%。
5)定植成活後18d應及時施用提苗肥,可用自製有機肥進行澆灌,以促進根系伸長。自製有機肥為尿液發酵後以1:2體積比兌水。
6)根據植株的長勢,引蔓向防盜網生長,可利用小竹竿引蔓。
7)在開花、結果期,每盆適當施自製有機肥,自製有機肥為尿液發酵後以1:2體積比兌水,以後根據採收及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以使植株不出現褪綠為準。
8)對蟲害的防治,採用物理方法殺除,如利用瓜實蠅蚜蟲趨黃習性,使用黏蟲板懸掛於陽臺。
9)採收:單果重30g左右時,應適時採收,冰箱保存,可供鮮食,或切薄片用烘箱進行烘乾。
實施效果:以南方為例,從春初3月份移栽成活後,5月就可以進行採果,山苦瓜生長期長,採果期可到初冬11月份,整個生長期單株山苦瓜採果可達4-6kg。
實施例2
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選取形態飽滿的種子,在50℃的溫水中浸種l5min,在室內環境條件(25℃)下保溼催芽,待種子露白時即可使用營養袋(缽)育苗,待長出2片葉時,即可移栽,隔2×3m種植一棵。
2)移栽後,澆足定根水,平時根據基質的溼度適當補水,時間為早上或晚上,陰雨天根據基質的溼度而定。溼度控制在60%左右,以土壤溼度計顯示為準。
3)定植成活後20d應及時施用提苗肥,可用自製有機肥(腐熟人糞尿、草木灰等)進行澆灌,以促進根系伸長。自製有機肥為尿液發酵後以1:2體積比兌水。
4)根據植株的長勢,利用小竹竿引蔓,利用庭院空間,搭建棚架,使山苦瓜蔓往棚架方向生長。
5)在開花期,每盆適當施自製有機肥,以後根據採收及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以使植株不出現褪綠為準。
6)對蟲害的防治,採用物理方法殺除,如利用瓜實蠅、蚜蟲趨黃習性,使用黏蟲板懸掛於棚架處。
7)採收:單果重30g左右時,應適時採收,冰箱保存,可供鮮食,或切薄片用烘箱進行烘乾。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的涵蓋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苦瓜家庭種植方法,由於食品安全問題,農藥、肥料的濫用、錯用,將田間種植的山苦瓜轉移到家庭種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本發明的具體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種植容器,(2)基質準備,(3)催芽育苗,(4)水肥管理,(5)病蟲害防治,(6)適時採收。按照本發明的種植方法,山苦瓜在家裡也能進行栽種,藤蔓攀爬,可作觀賞、遮陰、淨化空氣,成熟採摘,鮮食或烘乾,可以吃到放心食品。
技術研發人員:李海明;吳水金;王偉英;李躍森;鄒暉;林江波;戴藝民;黃惠明;林碧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研究所
技術研發日:2017.06.19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