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考的作文800字
2024-03-10 05:55:15 1
導語:思考是一種人生的選擇,當你思考了,你就應該做出相應的選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思考的作文,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一:思考
花開花謝,潮漲潮落,世人的眼光隨花飄飛,隨波飛揚,生命的光輝因此也被折射得神奇而又悲壯。
人初生的無知,少年的純真,青年的朝氣,中年的穩重,老年的憤世嫉俗都表現在生命的過程中。生命是母親的慈愛,父親的嚴厲,愛人的柔情,朋友的關切,是一切感情的集合體。長河襯落日,青松立峭壁,萬裡平沙落秋雁,三月陽春和白雪,寶刀快馬,金貂美酒都是生命畫卷中的一部分。只不過,有些人的生命畫是素描,有些人的是水墨畫,有些人的則是水粉畫,還有一些人的是油畫……也許生命就是如此多彩。
走在生命的長廊上,有的人把自己當作遊客,四處觀光;有的人把自己當作路人,埋頭前進;有的人把自己當作上賓,只是欣賞一側的景致,假裝很有興趣;而有一部分人則把自己當作主人,精心設計人生中的景物。人不同,心不同,看到的景致也不同,對於生命的理解自然就有所差異。
開花容易,結果難,同樣,我們獲得生命輕鬆,並不代表生命過程也熠熠閃光。冬去春至,樹上開滿了豔麗的花朵,放眼望去奼紫嫣紅,令人心曠神怡;但在萬花競相開放的背後卻隱藏著凋零,送夏迎秋,一棵樹上只掛了不多的果實。靜心思索,優勝劣汰讓人心驚。開花的不一定都結果,結的果不一定都是甜的。生命又何嘗不是如此?活著的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成功的也不一定都是有價值的。開花、結果是自然規律,但如果沒有蜜蜂採花粉,一切都是徒然;活著的人如果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生命的價值也不能得以實現。
然而,一切的結果都源於生命自身的成長。石縫中可以創造生命,小草破巖而出;峭壁上能夠屹立奇蹟,青松挺拔而立;逆境同樣可以造就英才。其實,生命就像是岸邊的巖石,原本有稜有角的它們在經歷了海浪無數次的拍打侵蝕之後變得平滑,光亮。當我們驚嘆海之壯闊、天之高遠、路之漫長時,我們便能洞察一切了。
有時我們需要把自己當成自己去激發生命的火花,有時我們則要把自己當作別人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生命。但不論從哪個角度思考,我們都會面向遙遠的地平線測度生命的行程。
海子說:「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那我要說:「生命除了奮鬥別無所求!」
作文二:思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思考空間。而思考空間也是有境界之分的,我們從低級幼稚的上升到高級發達成熟的是需要不斷的突破的。而這種境界的上升是能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完成的。
空間的存在也大小決定著我們的思想,境界的上升。如果,我們背的包袱太多,那麼,我們的思想境界將會停滯不前,而我們思考問題時,一點點,一個個的去想,我們會發現就算問題再多,我們的思考空間依然空闊。
留下一點空白,是智者的思考,有形的事物往往太過完美,太逼真,太無破漏。然而,思維會因此而凝固局限於眼前的那具體的實物。
沒有誰能夠倖免有形事物的影響,太過規則,太過明了,就像規則一樣,難以改變,書它一定就是書,不會是別的,可是有沒有人這樣想過,黑色不是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到它是黑色,如果它不是黑色,或者本來它是另外一種顏色,那我們不就錯了嗎?
可是思考永遠被這個世界的規則所主宰,哪怕我們在有思想,只要不符合規則,那就是錯的!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的宇宙就是人類所主宰嗎?
比如,我死了難過的只會是我的父母,家人,愛人。那別人呢?他們連我是誰都不認識更何況難過。很多人把自己看得很重,生命嗎?真的很重要嗎?
不,那只是人的思想而已,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區區一人而已,能改變什麼呢?規則早已形成,不會因為一個JAY改變什麼,也不會因為一個麥可傑克遜失去什麼。他們帶來的只有娛樂,僅此而已。
思想的空間豈是別人說了算?自己的東西怎能讓別人看輕?我們都是有思想的人,可是在這個世界,往往是權力越大,聽話的人就越多。
90後的我們之所以叛逆,之所以愛上一些別人看起來很荒謬的東西,可是我們的思考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於批判,我不想看,也不想聽,那只是無聊的人的屁話而已,什麼腦殘,難道90後的父母的命運就這樣悲哀?難道我們的命運就這樣被下了定論?
我們是新一代的青年,這個社會不管怎樣都需要我們,腦殘……呵呵,我笑,難道90後這一代就被這樣否定?無知的人們,就這樣聽信?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和別人叫你去死你就去有什麼區別?
笑話,原來人類的思考,已經被無止境的同化……
作文三:思考
小時候,我會因為不慎丟失一顆玻璃彈珠而一整天懊惱不已,氣呼呼地不肯吃飯。現在,那種簡單而幼稚的感情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對「失去」的思考。
十六年的生活經歷告訴我:有的東西失去了會重新擁有,而有的一旦失去便再也得不到了。然而這世間的一切不正是因為終將失去才顯得可貴麼?
俗話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就是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否則等到失去時就會後悔莫及。
生離死別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痛苦,正因為這樣,長輩平日的嘮叨,朋友時常的忠告以及親人那日漸衰老的臉,在一瞬間都成了無價之寶,化作七色彩雲,靜靜飄在我們記憶的天空。
曾經有一次,我翻看自己還在襁褓中時的照片。圓圓的臉蛋,明亮的眸子,還有毫無修飾的天真的笑容;再看看鏡中現在的自己,消瘦的臉龐,疲憊的雙眼以及迷惘的神情。我頓時感到一種莫名的失落襲上心頭。後來我把這說給朋友聽,他認真地回答:「是啊,時間讓我們失去了初生時自然的本性,可同時,我們得到了屬於自己的生命的使命。」
每一次失去都是一次次洗禮,我們的一生要經歷無數次這樣或那樣的洗禮,縱使我們失去了很多可貴的東西,但我們不後悔,因為我們變得越來越成熟。
我們看到、聽到、摸到和感覺到的一切,帶給我們各種珍貴的情感。但歸根到底都是神經衝動造成的大腦活動,如果有一天,當我們可以人為製造這些神經衝動時,我們的情感是否還真實,是否還珍貴,是否還值得珍惜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忠實地對待自己的心靈,就是對自己寶貴生命最好的使用。
我的朋友還說:「失去是一條單向的線,可你在心裡把它彎成圓的,那麼得的盡頭是失,失的盡頭是得,得失便不再有任何界限了。人生在世,何必去在乎得失。要想寫好人生的大書,關鍵還是握緊手中的筆。」
我時常夢見自己來到一個綠樹圍繞、清泉環抱的世界,我的手裡握著一顆玻璃彈珠。當我迎著陽光向裡面看時,我看到了過去居住的小院和一張張熟悉的笑臉,更看到了陽光下燦爛的明天。
作文四:思考
廣播裡楊主任熟悉的聲音在耳邊環繞,不出大家所料,今天的最後兩節課開期中總結大會。
本來晴朗的天氣突然變得陰暗下來,就如同我的心情一樣。但並沒有下雨。
老套的上臺發言,一些陳辭舊句。緩慢的時間仿佛在催眠著我,最終我忍不住趴在了椅子把上。
望著鞋子,鼻子一酸。面對期中考試成績,我還是無法釋懷。
我開始胡思亂想,想著是不是我太笨,我真的不想,我追不上別人的。
「都給我坐好了」
楊主任的一聲罵把我從意識中喚醒。
「我這是在幹嘛,準備自暴自棄嗎」我自己問自己。
心底好像有一個聲音在回答我「讀書有什麼用,那麼苦那麼累,你看別人都不讀書,以後有出路的」
「是嗎」我問心底那個聲音。
「當然,陸睿胡偉她們是聰明的孩子,而你不同。」
沒等心底那個聲音說完,我打斷它。「誰說的」我怒了。
從心靈更深處一個仿佛來著遠方飄渺的聲音對我說「好好想想吧,你讀書是為了什麼」
我的腦子頓時一片空白。一切聲音都消失了,只剩下我一人。
「讀書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為了什麼。」我不斷問自己。
突然,腦海中映出一副畫面,一閃即逝。我拼命捕捉。
驀然,畫面放大的呈現在我面前,我清晰的看到了。
畫面中有兩個人,一個是爸爸,一個是媽媽。爸爸疲倦的回到家,媽媽在一旁拖地,我仿佛還能看見媽媽額頭上汗水滴落的瞬間。
是啊,我恍然大悟,我讀書不就是為了讓爸媽在晚年以後過上好日子嗎。我並不比別人差,也不比別人笨。
期中考試,我不是獲得了失敗,是收穫了一份經驗。我應該從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