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製造方法
2024-03-25 22:34:05 1
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液壓馬達、液壓泵,液壓馬達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的第一接頭和第二濾筒的第三接頭連接,在液壓馬達的進口與第一接頭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二截止閥,在液壓馬達的進口與第三接頭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閥;液壓泵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的第二接頭和第二濾筒的第四接頭連接,在液壓泵的進口與第二接頭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四截止閥,在液壓泵的進口與第四接頭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三截止閥;液壓馬達的輸出軸和所述液壓泵的輸入軸連接;第一濾筒和第二濾筒上還分別設置一放氣閥。本實用新型能夠快速、簡單的利用稀油站內部的油壓將濾筒內稀油抽出。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冶金企業中常常用到潤滑稀油站,用來提供稀油為設備潤滑,保障生產。大流量稀油站比較常見,一般在稀油站的泵出口設置雙濾筒對壓力油進行過濾。濾筒內放置多個濾芯,當濾芯的汙染程度達到一定值時,設置的壓力報警器報警,更換濾芯。更換濾芯時,首先將壓力油路切換到備用濾筒,然後打開需要更換濾芯的濾筒,濾筒內的油液較多,為便於更換濾芯和清除濾筒內汙染的油液,同時將濾筒的下部放油閥打開,將濾筒內的稀油放出,然後更換濾芯。目前此種更換方式,放出的稀油一般放入稀油站的地溝等,造成環境汙染?』另一種方式將稀油收集,採用泵或者其他方式抽出放入到收集桶等,此種方式費事費力,效率不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採用本排油裝置,能夠快速、簡單的利用稀油站內部的油壓將濾筒內稀油抽出。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液壓馬達11、液壓泵12,所述液壓馬達11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一接頭3和第二濾筒2的第三接頭5連接,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一接頭3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二截止閥8,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三接頭5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閥7 ;
[0006]所述液壓泵12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二接頭4和第二濾筒2的第四接頭6連接,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二接頭4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四截止閥10,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四接頭6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三截止閥9 ;
[0007]所述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和所述液壓泵12的輸入軸連接。
[0008]所述液壓馬達11和液壓泵12的出口分別與油箱連接,用於接收液壓馬達或液壓泵中輸出的稀油。
[0009]優選地,所述第二接頭4和第四接頭6分別位於濾筒的底部。
[0010]所述第一濾筒I和第二濾筒2上還分別設置一放氣閥13。所述放氣閥13為絲堵,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根據需要選擇其他類型的放氣閥,只要其能實現排油時放出第一濾筒或第二濾筒中的氣體即可。
[0011]本實用新型的控制方法可以為:當需要更換第一濾筒I內的濾芯時,將第四截止閥10打開、第三截止閥9關閉,第二截止閥8關閉,第一截止閥7打開,第一濾筒上的放氣閥13打開,此時第二濾筒2內的壓力油液通過第三接頭5、第一截止閥7進入液壓馬達11,驅動液壓馬達11,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帶動液壓泵12的輸入軸,使液壓泵轉動,第一濾筒I的濾芯下部的汙染稀油經過第二接頭4、第四截止閥10從液壓泵12輸出,回到油箱。
[0012]當需要更換第二濾筒2內的濾芯時,將第三截止閥9打開、第四截止閥10關閉,第一截止閥7關閉,第二截止閥8打開,第二濾筒上的放氣閥13打開,此時第一濾筒I內的壓力油液驅動液壓馬達11,液壓馬達11帶動液壓泵12,第二濾筒2內濾芯下部汙染的稀油經過第三接頭6、第三截止閥9從液壓泵12輸出,回到油箱。
[0013]本實用新型中第一濾筒1、第二濾筒2內的濾芯處於中間位置,濾筒最上部為經過濾芯過濾的油液,下部為未經過濾芯的油液,驅動液壓馬達I輸出的油液為乾淨油液,液壓泵2排出的油液為報警濾筒內汙染最嚴重的油液。
[0014]本實用新型相對於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採用濾筒內潤滑油的油壓驅動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帶動液壓泵,工作的液壓泵將濾筒內稀油抽出,完成更換濾芯的準備工作。
[0015]本實用新型的排油裝置省去了外部電力裝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便於安裝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排油裝置液壓原理示意圖;
[0017]其中,1、第一濾筒;2、第二濾筒;3、第一接頭;4、第二接頭;5、第三接頭;6、第四接頭;7、第一截止閥;8、第二截止閥;9、第三截止閥;10、第四截止閥;11、液壓馬達;12、液壓慄。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以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9]實施例1:
[0020]如圖1所示,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液壓馬達11、液壓泵12,所述液壓馬達11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一接頭3和第二濾筒2的第三接頭5連接,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一接頭3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二截止閥8,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三接頭5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閥7 ;
[0021]所述液壓泵12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二接頭4和第二濾筒2的第四接頭6連接,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二接頭4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四截止閥10,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四接頭6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三截止閥9 ;
[0022]所述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和所述液壓泵12的輸入軸連接。
[0023]所述液壓馬達11和液壓泵12的出口分別與油箱連接,用於接收液壓馬達或液壓泵中輸出的稀油。
[0024]所述第二接頭4和第四接頭6分別位於濾筒的底部。
[0025]所述第一濾筒I和第二濾筒2上還分別設置一放氣閥13。
[0026]最後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裝置包括液壓馬達(11)、液壓泵(12),所述液壓馬達(11)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一接頭(3)和第二濾筒(2)的第三接頭(5)連接,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一接頭(3)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二截止閥(8),在液壓馬達(11)的進口與第三接頭(5)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一截止閥(7); 所述液壓泵(12 )的進口分別通過管道與第一濾筒(I)的第二接頭(4)和第二濾筒(2 )的第四接頭(6)連接,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二接頭(4)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四截止閥(10),在液壓泵(12)的進口與第四接頭(6)連接的管道上設置第三截止閥(9); 所述液壓馬達(11)的輸出軸和所述液壓泵(12)的輸入軸連接; 所述第一濾筒(I)和第二濾筒(2 )上還分別設置一放氣閥(13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馬達(11)和液壓泵(12)的出口分別與油箱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接頭(4)和第四接頭(6)分別位於第一濾筒(I)和第二濾筒(2)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於更換大流量稀油站濾芯的濾筒排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放氣閥(13)為絲堵。
【文檔編號】F15B21/00GK203584968SQ20132066940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8日
【發明者】陳傳盛, 田遵超, 常東輝, 孟凡祿, 趙興武, 張凱, 邵憲偉 申請人:萊蕪鋼鐵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