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魚矢耳石橫截面的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4-04-03 22:03:05 1

本發明屬於實驗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帶魚矢耳石橫截面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進行帶魚年齡鑑定時,其矢耳石(帶魚3對耳石中最大的1對,如下圖所示;下文中簡稱耳石)是最常用到的材料。帶魚耳石形如稻米粒,小且薄脆;體重500克的帶魚耳石,其長度和寬度也僅為5-6mm和2.5mm左右,遑論體形更小者。故常規方法中,製備耳石橫截面時,多用環氧樹脂進行包埋,以便進行後續的操作。其主要步驟是:1)標記耳石中心2)用樹脂進行包埋3)待樹脂包埋塊固化後,用耳石切割機進行切割4)在耳石拋磨機上用不同粒度的砂紙對切割後的樹脂包埋塊進行打磨和拋光,從而得到所需的耳石橫截面。
由於樹脂包埋塊的固化時間通常為十幾到二十幾個小時,所需時間較長,因此嚴重地影響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帶魚矢耳石橫截面的製備方法,所述方法包埋速度快、無需切割即可獲得帶魚耳石橫截面。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帶魚矢耳石橫截面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標記耳石中心位置;
2)將耳石夾持在細頭自鎖鑷子上;
3)用熱熔膠對耳石進行包埋;
進一步,所述包埋的具體方法為加熱熱熔膠至180攝氏度;將耳石浸入熱熔膠液中,留出耳石基葉前端部分,不要粘到熱熔膠,讓耳石的其它部分被熱熔膠均勻包埋。
4)打磨耳石至標記線;
進一步,所述的打磨方法為從耳石後端開始打磨,打磨平面始終垂直於耳石的頭尾軸。
5)將打磨後耳石的打磨麵緊貼並粘接在載玻片上;
6)從耳石前端開始打磨,打磨至耳石中心、年輪出現時停止,打
磨平面始終垂直於耳石的頭尾軸。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不採用樹脂包埋耳石,換用熱熔膠對耳石進行包埋,起到了樹脂包埋固定和保護作用的同時,因熱熔膠冷卻速度快,僅數分鐘即可冷卻到可以進行打磨的程度;所以基本上省卻了樹脂固化所需的時間。同時,利用拋磨機直接打磨耳石和用切割機切割後再打磨的方式相較而言,所需時間相當。因此在節省了樹脂包埋材料的同時,較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帶魚矢耳石結構示意圖:1-翼葉,2-聽神經溝,3-前端,4-基葉,5-頭尾軸,6-腹緣,7-後端,8-耳石中心,9-背緣,10-背腹軸;
圖2.標記耳石中心;
圖3.將耳石夾持在細頭自鎖鑷子上;
圖4.用熱熔膠對耳石進行包埋;
圖5.初次打磨耳石;
圖6.將耳石粘接在載玻片上;
圖7.打磨至耳石中心、年輪出現。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解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受實施例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1)用鉛筆過耳石背緣最高點與耳石中心畫一條垂直於其頭尾軸寬約0.6mm的線(圖2)。
2)將標記後的耳石夾持在細頭自鎖鑷子上,鑷尖置於耳石上聽神經溝中,耳石後端(需要磨掉的部分)置於鑷尖外(圖3)。
3)利用熱臺加熱容器中的熱熔膠(CrystalbondTM)至180攝氏度;將耳石浸入熱熔膠液,留出耳石基葉前端少許部分,不要粘到熱熔膠(便於將首次打磨後的耳石粘接在載玻片上),讓耳石的其它部分被熱熔膠均勻包埋(圖4)。
4)將包埋後的耳石置於實驗臺上;待熱熔膠冷卻後,手持鑷子在耳石拋磨機上用240粒度砂紙進行打磨;打磨將近至標記線時,依次換用400和600粒度砂紙打磨至標記線(圖5)。
5)將載玻片置於熱臺上,溫度調至160度左右。一手持自鎖鑷子,將打磨後的耳石置於載玻片上,打磨麵緊貼載玻片;一手持細頭鑷子,待包裹耳石的熱熔膠熔化後,打開自鎖鑷子,用細頭鑷子夾持耳石基葉前端未粘膠部分,將其立置於載玻片上(圖6)。
6)從熱臺上取下載玻片,待熱熔膠冷卻後,置載玻片於載玻片卡具上。依次用240、400和600粒度的砂紙從耳石前端進行打磨,期間用解剖鏡檢視,磨至耳石中心處、年輪清晰出現時停止(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