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太苛刻?論ThinkPad為何走下神壇
2024-03-20 11:52:07
通常只要是談論蘋果產品相關的文章都不愁點擊量,但今天想和大家聊的卻是ThinkPad話題,原因是我們發現之前鍾愛Think的同事們都換成了蘋果本,是這些同事真心想體驗下Mac系統還是ThinkPad這幾年出現了種種不能忍的問題?這些剛好就是值得討論的。
就筆記本品牌來講,無論是曾經還是當下能與蘋果比肩的就只有ThinkPad,雖然兩者的作業系統、市場定位不同,但從品牌傳承到品質保障乃至專注度上都有著其他品牌不可比擬的優越感。也因為有著如此良好的品牌底蘊,幾年前作為筆記本推薦機型來講,蘋果/ThinkPad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管你是否關注科技界新聞,近兩年來蘋果Mac本的各類消息都會充斥你的眼球,雖也有質疑新品創新性設計的言辭,但還算正常反饋範疇;反觀Think,不僅相關新聞較少而且網友對於新品的各類吐槽力度相當激烈,甚至有小黑迷直面ThinkPad產品經理,斥責他們這些反用戶習慣的設計!究竟ThinkPad這幾年是怎麼了,讓我們來聽一下真實用戶的聲音。
上述網友評論截取《》一文,可見在觸控板、鍵盤相對上一代產品的回歸後,仍有不少網友對其設計不滿意。而且在人們已經欣賞過戴爾新品XPS 13窄邊框機型後,再見到同樣以該賣點討好用戶的新X1 Carbon也就出現審美疲勞了。而最後這句「美帝良心企業,建議海淘!」一語道出ThinkPad在國內的定價存在虛高的問題。
上述網友評論截取《》一文,可見鍵盤、觸控板依舊是大家吐槽的重災區,而本子的內部品質也成為大家詬病的關鍵,總結一句「小黑已經不是我記憶中的小黑了!」
不想說ThinkPad品牌口碑的下降是和其換了東家有關,但怎奈近3年ThinkPad旗下筆記本新品設計套路徘徊在創新-回歸-創新-回歸的怪圈中,不僅產品創新的設計得不到認可,而且其他彰顯品牌底蘊的方面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讓我們來細數一下:
●小黑穿上彩色外衣真的好麼?
大家都知道ThinkPad產品的粉絲都統稱為「小黑」,可見體現商務氣息的魅力黑色在用戶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或許是為了創新,或許是為了出彩,小黑本的外觀能定製化塗鴉成為最近的產品賣點,據說接受定製化的用戶數量並不多,而且如果真想搞出個性化的外觀塗鴉,也可DIY選購貼紙來完成,豈不是更樂哉。
從外觀出彩延伸出的就是大家比較詬病的可翻轉屏幕機型,對於商務人士來講,手拎一款酷酷的ThinkPad本身就是嚴謹、認真、商務的形象信息傳遞,但配上這樣一個可翻轉屏幕+銀色配色多少就不搭調了吧。當然可翻轉屏幕是否真的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好說,但倘若您真的想玩出精彩,不妨直接選擇聯想Yoga系列本,那橙色的外觀豈不是更與這個時尚翻轉屏相配。
●小黑產品線增多真的好麼?
上文中提到翻轉屏對於鍾愛ThinkPad經典機型的用戶來講,真心沒必要,但仔細看下ThinkPad官網的產品線你會發現,其實除了我們之前熟悉的X、T等經典系列外,還有如此多系列供大家選擇。
為何有如此多的產品線,相信與聯想一貫多系列的產品定位有關。但對於商務人士來講,更穩定的系統、更出色的續航以及更佳體驗的鍵盤與觸控板,才是促成最終購買以及品牌忠誠度的關鍵要素,多系列固然好,但想在商務筆記本領域多點開花還是要一步一步來。
●小黑如此低價真的好麼?
相比4、5年前T、X系列普遍萬元級別定價不同的是,現如今E系列一直充當著ThinkPad灑向人間都是愛的角色。花費3-4000多元就能成為小黑粉成為學生一族津津樂道的事情。不敢說筆記本高價就一定高質,但低價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縮水情況存在。
低價策略的確能俘獲更多消費者的芳心,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有降低品牌身份的潛臺詞。遙想多年前作為鋼筆貴族的派克品牌曾推出過低價系列產品,很快市場反饋是之前的忠實用戶對該品牌失去信心,因為他們覺得當大家都可輕鬆擁有一款派克鋼筆的時候,他們再使用就失去了尊貴身份象徵。
其實,我自己也買過ThinkPad筆記本也算是真實用戶,不過是在09年初買的ThinkPad X200型號。當時是借用別人的學生證買的學生特供版,其最大的好處就是價格便宜,花費7999元買的第二高配機型,同款市場價大致要萬元以上。想來這幾年ThinkPad針對學生特供本的活動也不再引發更多關注,相信主要是「超值」E系列的誕生降低了學生們渴望體驗ThinkPad其他系列產品的欲望。
是必然麼?ThinkPad筆記本走下神壇!
上面講了這幾年ThinkPad的變化,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如果依舊要問現如今可與蘋果比肩的品牌那一定還是ThinkPad,只不過現在大家實際購買的話更願意選擇蘋果Mac筆記本。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ThinkPad走下神壇了呢?
●商務本與消費機型的差別與創新在哪裡?
這一點的確讓ThinkPad產品經理比較頭疼,原本商務人士很在意的系統穩定性、續航能力、鍵盤舒適度乃至發熱量控制等因素,現如今多數消費級筆記本都有很好支持。既不能因循守舊也不能顛覆經典,就使得商務本的創新難度加大,所以產品經理只能挑戰用戶習慣來尋求蛻變,結果面對推陳出新的鍵盤、觸控板,廣大小黑迷還不買帳。
依次為2012款/2014款/2015款X1 Carbon觸控板
沒有了創新也就無法引發用戶更多的關注,因此ThinkPad又想出淡化ThinkPad商務本的定位,但諸如定製化機身、多產品系列共存等舉措目前來看都很難提升品牌關注度。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隨著輕辦公理念得到推崇,新一代商務人士早就擺脫之前西裝、公文包、商務筆記本的形象,;因此出差也好,見客戶也好,選擇一款輕便、續航能力強的本本才是王道。就算成熟的商務人士也被蘋果Mac本的長續航所徵服,所以35歲以上的商務人士頂多就是辦公室用ThinkPad筆記本,因為在重度辦公的時候他們已經習慣紅色指示杆與鍵帽手感,而出差依舊選擇Mac。
●網際網路營銷動作慢,失去廣告對於消費者的刺激性!
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思維的世界,誰能抓住這一機遇就成功了一大半!或許ThinkPad產品經理認為「商務」本應該低調,所以我們並未看到ThinkPad在線營銷上的成功。
其實各大電商平臺上ThinkPad筆記本機型鋪貨還是很廣泛,而價格也不錯,但就是在如何網上營銷上似乎看不到什麼成功案例。遙想5、6年前主要紙質期刊的封底都有ThinkPad的影子,就算你沒有購買這些期刊讀物,只要經過實體數碼賣場也能看到隨處散落在地的各類ThinkPad宣傳單。但現在紙質期刊+實體數碼賣場早就消失在人們視野中,大家獲取信息來源更多就是自己的手機終端、辦公電腦,因此在消費者熟悉的信息渠道看不到ThinkPad新品帶來的各種刺激,也就無法誘發購買的欲望。
雖然在商務筆記本領域ThinkPad品牌可謂是一家獨大,但自我推廣與宣傳是不可停滯且還要繼續創新的。這就好比可口可樂已經毋庸置疑的成為飲料行業老大,但每年的廣告投入仍相當可觀且每季都會尋找最有影響力的明星做代言一樣。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應該就是這個道理。
●競爭對手的不斷強大,讓ThinkPad更不好過。
就商務筆記本市場而言,目前比較被消費者認可的品牌有ThinkPad、戴爾Latitude系列、惠普EliteBook系列,但後兩者的聲音越來越小,因此這裡說的競爭對手不是指它們,而是指諸如戴爾XPS 13、華碩UX 501這種泛全能本機型,還有就是大家更為熟悉的蘋果Mac Book Pro。
更長的續航時間、更輕薄的機身、夠用的性能與相對實惠的價格,讓想購買ThinkPad商務本的朋友側目;也由於沒有商務本的定位限制,上述這些全能本的時尚外觀、更傾向於娛樂化的技術保證都讓非鐵粉們改變了最終購買決定。
開篇中我們也提到之所以想寫這個文章,是發現身邊ThinkPad的擁躉都悄然變為蘋果一族。相信除了大家對於ThinkPad這幾年的創新敗筆失望外,更多的是看重蘋果更專注產品本身、Mac產品線的良好延續性,以及買蘋果本不會飽受他人質疑的原因。
全文總結:
其實妄加評論一個成熟品牌的成敗是不客觀的,因為大眾乃至媒體所了解到的企業內部決策都是皮毛。而對於普通人都能發現到的問題現象,作為更專業更資深的企業內部高層怎會熟視無睹?但就是這些點滴問題的存在讓消費者失去了耐心,對不起,消費領域沒有試驗田,到了接受市場檢驗的時刻,用戶都會毫不留情的把反饋寫到銷售成績單中。不僅如此,更難培養的是消費者忠誠度,倘若失去一個小黑迷就意味著你要成功推出更多的精品才有可能彌補,而面對如此多選擇的開放市場,獲取品牌忠誠度的難度可想而知。
值得欣慰的是現如今ThinkPad也在積極聽取真實用戶的意見,讓小黑迷與產品經理面對面座談,雖也聽說有小黑迷直面斥責產品經理在鍵盤、觸控板的設計,但這些都表明ThinkPad要從用戶需求來創新產品,是可喜的改變。
「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這世界變化快!」,想用這句話來作為文章結束。希望ThinkPad能趕上網際網路快車並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精品商務本,如何實現呢?請好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