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有助於用戶進行重組的組件的製作方法

2023-11-04 23:16:17 4

專利名稱:有助於用戶進行重組的組件的製作方法
有助於用戶進行重組的組件背景技術
本公開主要涉及重組組件。更具體地,本公開涉及用於重組凍幹藥物的藥物重組組件。
某些藥物以凍幹形式提供。凍幹藥物必須與水混合以將該藥物重組為適於向患者注射的形式。具體地,與藥物接觸的所有部件都必須被消毒以避免傳染的可能性。
對於需要在家庭環境中對自己或其它家庭成員進行注射的人來說,該重組過程存在難度。該一般過程需要對藥瓶、稀釋容器和轉移注射器進行精確、連續的操作,該操作必須利用針來刺穿瓶塞。該過程應當在具備良好的無菌練習的情況下完成。
此外,許多凍幹藥物被放置在內部相對於大氣壓具有負壓的瓶中。該負壓有助於重組,因為其補償被注入瓶內以用於重組的稀釋劑的容積。如果在注入稀釋劑之前允許空氣進入瓶的內部,這可能使得重組過程對於患者或醫護人員來說更加困難。
因此,重組在確保產品的無菌性和向患者或醫護人員提供易用性方面存在挑戰。凍幹藥物常常十分昂貴,為了避免產品浪費,使機械錯誤和用戶錯誤最小化是最重要的。具體地,希望使用戶與重組組件的互動保持最少並使重組過程中的步驟數最少。此外,還希望避免稀釋劑或藥物容器的非故意或故意幹預和重組組件的重新使用。此外,還希望最小化或消除用戶在用戶互動期間不利地影響重組過程的能力。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重組組件,該重組組件特別用於重組凍幹藥物以供患者使用。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重組組件包括殼體,殼體包括上部套管和下部套管。殼體限定大致管形通道並具有限定用戶友好構造的外表面。轉移套件設置在殼體內並位於下部套管和上部套管之間。轉移套件包括一對相反的尖刺,這對尖刺形成具有上端和下端的流體流道的一部分。
通常包括稀釋劑的第一容器設置在上部套管內並位於通道內並與流道的上端相鄰。第一容器包括為第一容器的內容物提供無菌屏障的第一密封蓋。第一容器設置有面向下方的第一密封蓋。第二容器設置在下部套管內並位於通道內並與流道的下端相鄰。第二容器包括為第二容器的內容物提供無菌屏障的第二密封蓋。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容器包含的內容物由第二密封蓋密封在真空下。第二容器設置有向上面朝第一密封蓋的第二密封蓋。上部套管與第一容器接合以防止從組件移除第一容器。
觸發機構與第二容 器相鄰,並接合至第二容器,並設置在殼體的下部套管內並位於通道內。觸發機構位於殼體內以使第二容器處於停留位置上,並防止第二容器相對於轉移套件運動,直至在第一容器與流道的上端之間建立流體聯通。觸發機構還被構造為防止從組件中移除第二容器。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當向第一容器施加第一預定力時,流道上端處的尖刺刺穿第一密封蓋。第一預定力可被施加至第一容器的與第一密封蓋相反的端部。該力可由以豎直方向握持殼體的用戶通過使第二容器的下端抵靠表面並向下推動第一容器來施加。在流道上端處的尖刺刺穿第一容器的第一密封蓋之後,容納第一密封蓋的第一容器的邊緣的外周被構造為與觸發機構接合。
接合的觸發機構允許第二容器隨後相對於轉移套件軸向運動。當施加第二預定力且觸發機構被第一容器接合時,流道下端處的尖刺刺穿第二密封蓋。當第二密封蓋被刺穿時,可接近第二容器的真空。第二預定力可通過保持第二瓶的底部與表面之間的接觸並向第一容器持續施加向下的力來施加。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容器裝有液體,並且第二容器裝有凍幹的產品。當第一容器的第一蓋被流道上端處的尖刺刺穿且第二容器的第二密封蓋隨後被流道下端處的尖刺刺穿時,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通過轉移套件的流道流體聯通。由於第二容器的真空,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彼此達到流體聯通之後,第一容器的液體通過流體路徑被吸入第二容器。
因此,來自第一容器的流體被吸入第二容器以允許與該容器中的藥物混合,並且除了將組件以豎直方向的方式放置在表面上並隨後推動組件的頂部之外不需要用戶的複雜互動。隨後可輕輕搖動重組組件以將第二容器的凍乾產品與來自第一容器的液體混合以形成重組的產品。
轉移套件殼體包括口並形成獲取路徑,以當第二尖刺刺穿第二密封蓋時在該口與第二尖刺的暴露給第二容器的內部的部分之間提供流體聯通。該口設置在轉移套件殼體上並基本垂直於流道延伸並穿過該殼體到達殼體外部。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該口與具有閥或口密封件的獲取路徑分離。在形成重組的產品之後,患者或醫護人員通過打開閥或移除口密封件,且在不使 用針頭的情況下穿過獲取路徑將重組的產品抽入注射器而穿過該口獲取液體。
附加特徵和優點在文中被描述,並將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和附圖而變得顯而易見。


圖1是重組組件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2是圖1的重組組件的分解圖,示出了本公開的觸發機構的一個實施方式;
圖3是圖1的重組組件的第一種構造的剖視圖4是圖1的重組組件的第二種構造的剖視圖5是圖1的重組組件的第三種構造的剖視圖6是本公開的轉移套件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剖視圖7是沿圖6的線VI1-VII截取的圖6的轉移套件的剖視圖。
圖8是圖1的觸發機構的剖視圖,示出使用重組組件的第一階段;
圖9是圖1的觸發機構的示意圖,示出使用重組組件的第二階段;
圖10是圖1的觸發機構的示意圖,示出使用重組組件的第三階段;
圖11是圖1的觸發機構的示意圖,示出使用重組組件的最後階段;
圖12是本組件的觸發機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13是處於未接合構造下的本公開的重組組件的容納套管和觸發機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14是處於部分接合構造下的圖13的重組組件的容納套管和觸發機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15是處於完全接合構造下的圖13的重組組件的容納套管和觸發機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16是沿圖13的剖面線XV1-XVI截取的圖13的俯視圖17是沿圖14的剖面線XVI1-XVII截取的圖14的俯視圖18是沿圖15的剖面線XVII1-XVIII截取的圖15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提供特別用於使凍幹藥物重組的重組組件。雖然文中主要參照凍幹藥物的重組來描述該組件,但顯而易見的是,該組件可用於使其他材料重組。
現在參照附圖並具體參照圖1和2,重組組件10被示出。組件10包括殼體12。殼體12保持對齊並限制內部部件的運動。殼體12包括第一套管或下部套管20和第二套管或上部套管30並限定大致圓柱形內部通道11,並且第二容器80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第一或下部套管20和通道11中。在儲存和運輸期間殼體12可通過包裝而被包圍。
轉移套件40 (圖2)設置在殼體12內,並固定在容器70和80之間。轉移套件40相對於第一套管20和第二套管30鎖定地接合和固定。在激活組件10時,轉移套件40提供一種機構,該機構以有效且無菌的方式將位於第二套管30中的第一容器70的內容物轉移至位於組件10的底部套管20中的第二容器80內並向用戶提供重組的藥物機構。
套管20和30由合適的可模製和可消毒塑料諸如ABS、PC或亞克力製成。容器70、80可由用於保持物質的任何合適的醫療等級的材料(諸如玻璃或塑料)和彈性塞子組成。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容器70容納消毒水,容器80容納凍幹藥物。組件10提供兩級重組方法,該方法用於將水73添加至凍幹藥物81以使該藥物重組,並將重組的藥物抽入注射器。組件10提供用於實現重組目的的無菌機構、使用戶犯錯的機會最小化、並減少浪費凍幹藥物81的可能性。
應理解,套管20和30中的每一個均包括圍繞套管20、30徑向間隔的多個窗口。應理解,通過包含多個窗口,內部零件和部件更容易消毒。如下面更加詳細地描述,在不同實施方式中,通過過氧化氫蒸汽對各種部件進行消毒,但也可以考慮其他氣體消毒劑,諸如環氧乙烷。
還參照圖3,轉移套件40包括上部尖刺殼體和下部尖刺殼體。上部尖刺52形成上部尖刺殼體的一部分,並優選地與上部尖刺殼體成為一體。下部尖刺62形成下部尖刺殼體的一部分,並優選地與下部尖刺殼體成為一體。下部尖刺62和上部尖刺52中的每一個均限定流道42以芽過尖刺。尖刺殼體、上部尖刺52和下部尖刺62可由聚合材料製成。轉移套件40還包括套住上部尖刺52的至少一部分和流道42的上端42a的上部護套54,以及套住下部尖刺62的至少一部分和流道42的下端42b的下部護套64 (如圖8所示)。在一個實施方式中,上部護套54和下部護套64由彈性材料製成以確保流道42的無菌性。下部護套64還提供屏障以防流 體從流道42洩漏至容器80上。應理解,護套54和64分別從上部和下部尖刺52和62的尖端朝著轉移套件40的尖刺底部延伸。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中,護套54、64不從尖刺52、62中的每一個的尖端完全延伸至尖刺底部,而是僅沿著尖刺部分延伸並將尖刺的一部分暴露給環境。應理解,如下面進一步討論,較小的護套54、64導致較少的彈性材料,在激活重組設備時,較少的彈性材料將被推至一旁。通過使用較少材料,幹擾被最小化,但流道依然免受外部環境影響並將在從包裝中移除組件10之後維持無菌性。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尖刺52和62的長度稍微減小,以在激活之前避免護套54、64與瓶70和80之間的任何接觸。在護套與瓶之間保持間隙有助於無菌化。
如圖1至3所示,第一容器70設置在上部護套54和尖刺52的上端附近,並至少部分地設置在由第二套管30形成的通道11內。容器70的上表面71設置在第二套管的上邊緣31之上一定距離處,選擇該距離提供容器70相對於套管30的運動,該運動足以提供容器與上部尖刺52的接合(如下所述),同時依然保持上表面71與邊緣31齊平或稍微高於邊緣31。
第一容器70通過第二套管30的壁部分地保持在適當位置。彈性墊圈72,或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的半剛性熱塑性墊片(未示出)固定在第一容器70與上部套管30之間。第一容器70包括密封蓋76,密封蓋可以是標準的橡膠瓶塞。密封蓋76可被上部尖刺52的端部或尖端刺破。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墊圈72被形成為彈性O形環,彈性O形環在第一容器70與上部套管30之間提供摩擦接觸。在一個實施方式中,O形環或墊圈72塗覆有潤滑塗層以允許第一容器70在減小的摩擦阻力下相對於上部套管30運動。墊圈72在較寬的瓶直徑範圍上提供最佳且恆定的摩擦阻力,該瓶直徑範圍通常在Imm範圍內變化。
第二容器80設置在下部護套64和尖刺62的下端附近,並至少部分地位於由下部套管20形成的通道11的一部分內。下表面81設置在下部套管的下邊緣21之下一定距離處,選擇該距離以提供容器80相對於套管20的運動,該運動足以提供容器與下部尖刺62的接合(如下所述),同時依然保持下表面81與邊緣21齊平或稍微低於邊緣21。
第二容器80由彈性墊圈82部分保持在適當位置。第二容器80包括密封蓋86,密封蓋可以是橡膠瓶塞,並且可被下部尖刺62的端部或尖端刺破。密封蓋86提供與容器的密封以保持容器內的真空並幫助藥物的重組(如下所述)。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墊圈82被形成為彈性O形環,彈性O形環在第二容器80與下部套管20之間提供摩擦接觸。在一個實施方式中,O形環或墊圈82塗覆有潤滑塗層以允許第二容器80在減小的摩擦阻力下相對於上部套管20運動。墊圈82在較寬的瓶直徑範圍上提供最佳且恆定的摩擦阻力,該瓶直徑範圍通常在Imm範圍內變化。
重組組件10包括流體路徑或通道,以提供從第一容器70到第二容器80以及從第二容器80到轉移套件40的抽吸口 66 (圖6)的流體聯通,抽吸口 66大致以垂直於尖刺的方向延伸以供用戶獲取。抽吸口 66附接至轉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殼體,如圖2所示。抽吸口 66從下部尖刺殼體徑向向外延伸,並延伸穿過殼體12的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的壁的一部分。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抽吸口蓋69密封抽吸口並且由娃構成,娃不受由該系統的過氧化氫消毒導致的任何劣化的影響。
參照圖3至5,重組組件10可工作在初始未激活或待機構造(如圖3所示)、部分激活構造(如圖4所示)、以及完全激活構造(如圖5所示)下。第一容器70可相對於第二容器80或朝著第二容器80向下或軸向運動。
參照圖3,在初始未激活或待機構造 下,第一容器70的密封蓋76是完整的,第二容器80的密封蓋86是完整的以向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中的每一個的內部提供屏障。上部護套54和下部護套64中的每一個也是完整的以保持流道42的無菌性。應理解,在待機或未激活位置上,上部尖刺52的至少一部分還未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蓋76或破壞由上部護套54維持的無菌屏障。此外,在待機或未激活位置上,下部尖刺62的至少一部分還未刺穿第二容器80的密封蓋86或破壞由下部護套64維持的無菌屏障。如圖3所示,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均處於待機或未激活狀態。
在激活之前,用戶握持組件10並將該組件放置在豎直方向的位置上並使第二容器80的下表面81停留在平坦表面上。具體參照圖4,在部分激活的構造中,手動的按壓力沿朝著第二容器80的向下方向被施加至第一容器70的上表面71。第一容器70相對於第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向下運動。由於上表面與上部套管30的邊沿31是分離的,用戶能夠在第一容器70的運動期間在不與邊沿31接合的情況下維持隔離於上表面上這種手動力。應理解,當通過轉移套件40的尖刺52在流道42與第一容器70的內部之間建立流體聯通時,第一容器70處於被激活位置。
轉移套件40與第 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接合併相對於第二套管30和第一套管20保持靜止。第一容器70朝著第二容器80向下運動,密封蓋76在上部護套54處與轉移套件40接觸。一旦由上部尖刺52形成的流道42的上端42a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蓋76,第一容器70的內容物(即消毒水)與流道42和轉移套件40流體聯通。當上部尖刺52完全刺穿密封蓋76時,容器70的上表面71應與邊緣31基本齊平或稍微超出邊緣31。
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在將護套54和64安裝至尖刺之上之前,將少量潤滑劑塗覆至尖端51的上端和尖端62的下端。通過在尖刺的尖端上包含少量潤滑劑,尖刺在需要較少努力的情況下和在彈性瓶蓋76和86的偏轉較小且和恆定的情況下更加輕易地穿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的蓋。應理解,在圖4的第二構造的情況下,下部護套64依然完整,並且抽吸口 66 (圖6)內的密封依然完整。
如下面更加詳細討論的,當第一容器70向下完全移動至轉移套件40上時,密封蓋76已經被完全刺穿,第一容器接合併激活觸發機構100,觸發機構100將在圖8至11中更加詳細地描述。當觸發機構100被激活時,第二容器80能夠相對於殼體12和第一容器70朝著轉移套件40運動,更具體地,朝著下部尖刺殼體的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刺端運動。
參照圖5,在完全激活構造中,觸發機構100已經被激活,並且第二容器80開始相對於殼體12朝著轉移套件40自由移動。第二容器80相對於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向上運動,而密封蓋86首先在下部護套64處接觸轉移套件40。當用戶向第一容器連續且軸向向下施加手動力時,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刺端刺穿第二容器80的下部護套64和密封蓋86。由於下表面81與下部套管20的邊沿21是分離的,故第二容器80可在下部套管與放置有組件10的表面不接合的情況下相對於下部套管20運動。
在下部護套64和密封蓋86被刺穿以將流道42的下端42b暴露給第二容器80的內部時,流道42提供第一容器70與第二容器80之間的流體聯通,並且來自第一容器70的流體73流過流道42並與第二容器80內的藥物83接觸。
通常,第二容器80被構造為將其內容物封閉在真空下,因此,當第二密封蓋86和下部護套64被完全刺穿時,第二容器80中的真空向第一容器70的內容物開放。在密封蓋已經被下部尖刺62刺穿之後,第二容器80內的真空的負壓使得第一容器70的內容物穿過由轉移套件40限定的流道42被吸入第二容器80。在流體從第一容器70向第二容器80的轉移期間,抽吸口 66處的密封件69防止減輕真空並延遲或防止轉移的空氣進入。類似地,下部尖刺62在其刺穿下部密封蓋86的位置創造密封件。大氣被允許穿過通氣路徑404和疏水過濾器408進入第一容器,如圖6和7所示。這種方式的通氣避免了第一容器70中的負壓恢復並增加了流體轉移的速度。在使第一容器70的液體內容物成功穿過轉移套件40的流體路徑轉移至第二容器80之後,手動搖動重組組件10以利用最初密封在第一容器70中的液體內容物與最初密封在第二容器80中的內容物形成重組的藥物。應理解,可在任何時間使用連接至抽吸口的注射器創造或重新創造第二容器中的真空。這允許用戶在不轉移流體的情況下從導致真空損失的錯誤中恢復。這些錯誤包括在激活該設備或激活顛倒地激活該設備之前移除抽吸口密封件。現在參照圖8至15,示出了觸發機構100的更詳細的視圖。與圖3至5類似,圖8至11、14和15分別示出觸發機構100以及重組組件10的預激活的或待機的、部分激活的,以及完全激活的構造。然而,不同於圖3至5,圖8至11僅示出第二套管30和各種構造中的觸發機構100的局部視圖,以便說明和更好地示出觸發機構100的與第二套管30協作的功能。觸發機構100包括圓形底座110,圓形底座110具有徑向凸緣112和壁部114,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圓形底座Iio基本呈截頭錐形·。壁部114從圓形底座110的頂部凸緣112垂下並形成圓形底座110的底邊緣116。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 (見圖2)圍繞圓形底座110徑向設置,彼此間隔約120度,並從凸緣112向上延伸。也可設想圍繞底座的觸發指的其它數量和設置。在觸發機構的圖8的預激活狀態下,這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被形成為稍微徑向向內傾斜。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這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包括相同的特徵。相應地,針對觸發指106描述的特徵也等同地應用於指104和102。觸發指106的頂部包括肩部118。肩部118包括肩118a和118b和突起錐形凸緣120,在肩118a和肩118b之間向上延伸。肩118的表面從外肩壁119 (圖6至12)向內徑向延伸至內肩壁122 (在指104上相應地示出)。應理解,觸發指106的內肩壁122以及觸發指102和104中的每一個的相應內肩壁是弧形的。觸發指102、104和106中每一個的肩壁均沿著共同的圓弧並具有共同的中點,該中點具有穿過觸發機構100的中軸線。在未激活狀態下,肩118的表面至少基本平行於觸發機構100的圓形底座110的凸緣112。凸緣120包括底座121,底座121開始於肩118的表面之下並位於肩118a和肩118b之間,例如,如圖13所示。凸緣底座121從弧形內肩壁122徑向向外延伸並經過肩118的外肩壁119。錐形凸緣120的外邊緣126從觸發指106的外表面119向上延伸至峰124。凸緣120的內表面128 (如圖12所示,指104)從內肩壁122延伸,並朝著峰124徑向向外逐漸變窄,外邊緣126和錐形凸緣120的內邊緣128在峰124處相遇。參照圖13至15,第二套管30被更詳細地示出。第二套管30包括底層210和與第二套管30同中心並從底層210向下延伸的大致圓柱形部分212。第二套管30的底層包括三個徑向間隔的凸緣220、222和224,凸緣220、222和224將圓柱形部分212固定至第二套管30的內壁32。僅凸緣220在圖13至15的剖面圖中所示,但這三個凸緣220、222和224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具有相同的特徵和幾何結構。圖16至18中所示的俯視圖,分別對應於圖13至15中所示的激活的不同階段,示出了凸緣220、222和224中的每一個圍繞上部套管30均勻地間隔120度。
第二套管30包括在底層210和圓柱形部分212之上附接至內壁32的三個垂片構件230、232和234。這三個垂片構件230、232和234圍繞上部套管30的內壁32均勻地間隔並相隔120度。還可設想圍繞內壁31的垂片的其它數量和位置。這三個垂片構件230、232和234 (僅230和232被示出)分別從三個凸緣220、222和224徑向地偏移45度並在其頂端附近附接至第二套管30的內壁32,並朝著底層210向下延伸和朝著第二套管30的中軸線向內徑向延伸。現在主要參照圖3至5並且在圖6至11中,更加詳細地描述了經由觸發機構100激活重組組件10的過程。如上所述,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包裝重組組件10,使得在重組組件10周圍維持無菌環境。除了保持無菌且相對於外部環境的封閉的轉移套件內的流體通道和瓶的內部之外,從包裝主體中將該組件移至外部環境。在激活之前,並在運輸期間,第一容器70在第一套管30中經由垂片構件230、232和234並通過墊片72靜止地保持在適當位置。如上述所,垂片構件230、232和234附接至第二套管30的內壁32,並朝著第一套管30的底層210外傾。當施加軸向向外的施加力時,垂片稍微向外徑向彎曲。第一容器70包括頸部77,頸部77從第一容器70的主體73延伸至第一容器的肩74。肩74包括邊緣75,邊緣75限定開口,第一密封蓋76被固定至該開口內。在組裝期間,當第一容器被插入第二套管30時,邊緣75首先接觸垂片構件230、232和234,並使垂片的下端向外彎曲以允許邊緣75經過垂片。該彎曲導致垂片構件230、232和234徑向向內偏移。在邊緣75已經脫離垂片構件230,232和234之後,較小直徑的頸部77提供空間以允許垂片構件230、232和234的下部朝著頸部77徑向向內彈起。當徑向向內彈起時,垂片的獨特的向內傾斜構造使容器的傾斜表面共同地抵抗第一容器70的進一步向下運動。此外,垂片構件230、232和234的下部自由邊楔入頸部77和邊緣75之間,從而鎖定第一容器70以阻止其向上運動並阻止容器70從套管30和通道11中脫離。
`
第一容器70現在懸掛在套管30內並位於待機或未激活位置,並由三個垂片構件230,232和234中的每一個牽制,使得容器70在未被施加故意的向下力的情況下不能夠在豎直或軸向方向上位移。在運輸時,組件10的觸發機構100與第二套管30的下部底層210接合。觸發機構100的圓形底座110圍繞第二容器80的邊緣85。第二容器80通過一系列垂片115、117阻止相對於觸發機構100的向下運動,該一系列垂片115、117形成上部套管的延伸至第二容器的邊緣111與頸部之間的空間的一部分(如圖13所示並通過圖10中的第二容器80示出)。垂片115和117的形狀與邊緣111的下側接合。第二容器80的上表面抵靠凸緣112。因此,凸緣112和垂片115、117支撐並接合第二容器80的邊緣111並防止容器與觸發機構110之間的顯著的相對運動。如圖10特別地示出,垂片115和117已經接合第二容器的邊緣111的下側,從而禁止第二容器80在向下方向上的橫向運動。因為觸發機構100與第二套管30接合以防止在激活重組組件10之前運動,故第二容器80在被觸發機構100支撐時被防止在激活之前相對於殼體12位移。觸發機構100的組件和第二容器80保持在相對於第一套管20同中心的位置上,並通過在壁部114與第一套管20的內表面之間的接觸而被限制為豎直或軸向位移。三對錐形翅片87a和87b、88a和88b、以及89a和89b與第二套管30成為一體並徑向間隔120度。在激活期間,觸發機構100的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分別固定在這三對錐形翅片87a和87b、88a和88b、以及89a和89b之間。應理解,在圖13至15中,這三對錐形翅片87a/87b、88a/88b,以及89a/89b未在同一個視圖中示出。然而,在圖16至18中,這些錐形翅片對是可見的,並用於在觸發機構100的指102、104和106相對於第二套管30運動時引導觸發機構100的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個,下面將進一步討論。如上所述,觸發機構100支撐並防止第二容器80相對於殼體12位移並隨後與轉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殼體的下部尖刺62產生意外或過早接觸。如殼體中所組裝的,觸發機構100的觸發指102、104和10圍繞轉移套件40並向上延伸且進入上部套管30的底層210。底層210的三個凸緣220、222和224中的每一個分別限定開口 219、223和225,如圖16所示。每個開口被配置為容納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個的頂部。圖16的底層210中的三個開口 219、223和225中的每一個是相同的。應理解,對應於凸緣220的開口 219的討論也等同地應用於開口 223和225。開口 219由肩219a和219b和位於肩219a和219b之間的凹口 219c限定。如圖13至15所示,觸發指102、104和106在未激活位置上各自徑向向內成角度。同樣地,肩118a和118b,以及內壁112朝著第二套管30的中軸線延伸,並因此與凸緣220的下面特別是肩219a和219b的下表面直接接觸。如圖14所示,開口 219被成形為容納觸發指106的上部。特別地,觸發指106前進穿過底層210,錐形凸緣120滑入凹口 219c,並且肩118a和118b與肩219a和219b的下部接觸。肩118a和118b與肩219a和219b的下面的接觸防止觸發指106完全穿過凸緣220的開口,因此使觸發機構100相對於殼體12保持靜止。觸發指102和104還被支撐在相應的肩和底層210的開口 223和225的下面之間。觸發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個均位於三個凸緣220、224和226中的不同凸緣中的開口下方。觸發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個的肩118抵靠底層210的下面。現在主要參照圖3至5和圖12至15,討論和示出觸發機構的特徵。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在運輸至終端用戶之前,完成將觸發機構100、第一容器70和下部容器80組裝至下部套管20和上部套管30 內的步驟。應理解,用戶不希望觸發機構100和第二容器能夠從下部套管和通道11內脫離。如圖3所示並如上所述,在組裝期間,觸發機構100和第二容器80從邊緣21所限定的開口插入下部套管20。在不同實施方式中,觸發機構的特徵與下部套管的特徵相互作用以防止用戶拆解。如圖12所示,垂片123與觸發機構100的圓形底座110壁部114成為一體。在所示實施方式中,垂片123圍繞圓形底座110以120度間隔徑向設置。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更多或更少數量和布置的垂片123可與觸發機構100成為一體。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垂片123是與殼體20相互作用以防止觸發機構100在其被插入下部套管20之後脫離的安全垂片。當觸發機構100首在運輸之前次插入下部套管20時,垂片123與由下部套管20的內壁限定的肩特徵101相互作用。如圖4和5更加清楚所示的,下部套管20包括位於其內壁上的肩101。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肩101被限定在圍繞下部套管20的多個預定點處,或肩101圍繞下部套管20連續地限定。從下部套管20的底部向上直到肩101,下部套管20的內壁起始於第一直徑,並且直徑從下部套管20的底部朝著下部套管20的頂部逐漸減小。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當下部套管20的內壁到達肩101時,直徑最窄。在肩101之上,下部套管20的內壁突然返回其原始直徑,該原始直徑大於由肩101限定的直徑。應理解,在肩101不被連續地限定在下部套管20的內壁周圍360度的實施方式中,文中所述的直徑涉及由圍繞下部套管20的內壁的多個肩101中的每一個限定的直徑。在一個實施方式中,下部套管20包括徑向間隔120度的三個肩101。如圖3和圖12所示,觸發機構100和第二容器80剛好被插入下部套管20。當觸發機構100,尤其是垂片123,沿著下部套管20的變窄直徑內壁20a前進時,垂片123向內彎曲以針對下部套管20的減小直徑20a進行調整。如圖12所示,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垂片123設置在與下部110分離的垂片上,以使該垂片能夠彎曲而不需要來自組裝者的過猛力或不具有破壞觸發機構100的風險。在垂片123已經向內彎曲以補償減小的直徑20a之後,觸發機構100繼續相對於下部套管20向上運動直至其經過肩101。當垂片123經過肩101時,先前向內彎曲的垂片123將由於肩101所限定的直徑的急劇增加而徑向向外彎曲。如圖3所示,觸發機構100的垂片123在經過肩101之後剛好被允許徑向向外彎回。在這一階段,如果用戶將要嘗試並沿反方向拉動觸發機構100,或連接至觸發機構100的第二容器80離開套管20和通道11,則肩101將防止任何進一步的平移。因此,觸發機構100通過指102、104、106和凸緣220之間的接合以及垂片123與肩101之間的接合將第二容器80放置在待機或未激活位置。如圖4所示並且在圖9、10和14中,患者或醫護人員通過用一隻手握住殼體12並以豎直方向且使第二容器80的下表面抵靠表面諸如臺或桌的方式放置重組組件10來開始重組過程。用戶將使用另一隻手, 並將第一力向下直接施加至第一容器70上。當第一力被施加至第一容器70的頂部時,主體73與垂片構件230、232、234中的每一個接觸,從而施加徑向向外方向的力。該接觸和力使垂片構件230、232、234朝著第二套管30的內壁32彎曲,從而允許第一容器70的主體擺脫第二套管30內的懸掛力。當構件230、232、234彎曲遠離主體73時,第一容器70沿豎直方向朝著轉移套件40開始自由向下軸向前進。圍繞第一容器70以120度徑向增量布置的垂片構件230、232、234和墊圈72使第一容器位於中心並與第一套管30同中心。圖4、9和10示出,第一容器70受力經過三個垂片構件230、232、234,第一密封蓋76弄皺或壓緊轉移套件40的上部護套54。當來自第一容器的力增加時,轉移套件40抵抗該力,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刺穿上部護套54。一旦穿過上部護套54,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就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蓋76。當第一容器70進一步向下軸線運動時,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完全刺穿第一密封凸緣76,使得第一容器70的流體內容物73通過流道42的上端42a和上部尖刺52與轉移套件40流體聯通。在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完全刺穿第一容器70的密封蓋76之後,第一容器70能夠繼續朝著轉移套件40向下軸向運動。刺穿密封蓋76之後的第一容器70的連續的向下的力和運動開始激活觸發機構100。如上所述,在未激活位置上,觸發機構100的觸發指102、104和106的肩118a抵靠凸緣220的下面,並且觸發指102、104和106的錐形凸緣120穿過開口底層210中的延伸。當第一容器70受到軸向向下的力時,密封蓋76的邊緣75接觸穿過第二套管30的底層210突起的觸發指102至106上的錐形凸緣120的內表面,如圖
9、14和17所示。同時,邊緣75還接觸圍繞第一容器70的圓周的其他兩個觸發指102、104中的每一個上的相應錐形凸緣。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密封蓋76可被形成為使外部徑向外表面可向外延伸,使得第一密封蓋可最初接觸觸發指102、104、106。由於凸緣120的錐形輪廓,第一容器相對於第二套管30軸向向下運動的越遠,在徑向向外方向上施加至三個觸發指102、104和106中的每一個的頂部的力就越大。所產生的由向下位移的第一容器70施加在錐形凸緣120上的徑向向外的力導致觸發指102、104、106中的每一個沿軸向向外的方向彎曲,如圖9和10所示。由於觸發指102、104、106各自同時向外並朝著第二套管30的內壁32彎曲,肩118運動遠離底層210的下表面。一旦肩118受到徑向向外的力,肩118a和118b就脫離下表面,並位移至底層210中的開口內。如上所述,在邊緣75與錐形凸緣120接合之前,觸發機構100通過肩118a、118b與底層220的下表面的肩219a和219b之間的接觸從相對於第一套管30的運動支撐。由於肩118現在已經從該支撐位置脫離,故觸發機構100現在相對於殼體12自由地軸向位移。應理解,邊緣75不被構造為激活觸發機構100或與觸發指102、106,106的錐形凸緣120中的任何一個接觸,直至上部尖刺52的上部尖刺端已經刺穿第一密封件76並使轉移套件40的流道42與第一容器70的流體內容物流體聯通之後。當向下的力連續施加至第一容器70時,該容器朝著轉移套件40繼續軸向向下運動,直至邊緣75接觸上部套管30的底層210。此時,當第一容器70的邊緣75與底層210的上表面齊平時,三個觸發指102、194、106中的每一個都已經徑向向外彎曲,如上所述,並且第一容器70被防止相對於殼體12進行任何進一步的位移。應理解,此時,在重組過程中,轉移套件40和第一容器70彼此流體聯通。下部護套64保持第一容器70和轉移套件40內的流體,如圖4和8所示。參照圖10和11,第二容器80不再通過觸發機構100防止相對於第二套管30的底層210的運動,因為觸發指102、104和106已經擺脫接合狀態,並且現在該機構被允許相對於殼體12位移,沿著邊緣75和瓶頭74滑動。如圖10、15和18,作用在第一容器70的頂部71上的連續力導致整個殼體12、第一容器70以及轉移套件40向下相對於並朝著第二容器80運動。當殼體12、第一容器70和轉移套件40 —起相對於第二容器和觸發機構100向下軸向運動時,轉移套件40與第二容器的第二密封蓋86接觸。更具體地,首先,下部護套64接觸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蓋86。當向下位移的轉移套件40的力相對於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蓋86增加時,下部護套64和第二密封蓋86的抵抗屈服於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端。下部尖刺62的下部尖端刺穿下部護套64,隨後繼續刺穿第二密封蓋86以使第二容器80的內部與流道42的下端42b流體聯通從而經由轉移套件40的流道42與第一容器70的內部流體聯通,如圖5和9所示。應理解,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當殼體12、第一容器70和轉移套件相對於第二容器80和觸發組件100向下運動時,觸發指102、104和106將在第一容器70的邊緣75已經經過各觸發指的錐形凸緣120之後自然地向內軸向運動,並返回它們的自然向內偏移構造。錐形凸緣120隨後將運動至容器的頸部77周圍的容積內。下表面121將隨後抵靠肩74的上表面以防止容器70和容器80的相對分離運動。因此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通過觸發組件100夾緊在一起並夾緊到轉移組件,從而將這兩個容器保持在通道11和殼體12內。如圖3至5所示,在不同實施方式中,第一容器70包括與殼體12的墊圈71相互作用的鎖定或抵抗特徵以防止容器70和容器80的相對分離運動。應理解,鎖定特徵可以在製造時與第一容器70成為一體,或可在組裝之前添加至第一容器70。在所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產品標籤79被用作容器70上的鎖定特徵。在該實施方式中,墊圈72具有公差,使得墊圈72在第一容器70上的產品標籤79之上伸張。因為其被伸張,故墊圈72在沿著第一容器70的具有產品標籤79的部分滑動時徑向向內偏移。在不同實施方式中,墊圈72不由塑料或聚合材料構造。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產品標籤79、89由不受過氧化氫和其它消毒化學品影響的塑料膜製成而不是紙標籤。此外,應理解,塑料標籤提供更好的摩擦以分別使標籤79、89方便地穿過墊圈72、82。在不同實施方式中,產品標籤79、89不完全包裹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70、80,並且該標籤不在任何位置都不與本身重疊。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標籤覆蓋相應容器的約350度。應理解,標 籤的任何重疊可能不適當地增加激活該組件所需的力。參照圖5,如上所述,當運送重組組件時,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已經被組裝在殼體12中。一旦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經由轉移套件40流體聯通,則希望防止兩個容器70、80的分離。在操作中,相對於第二容器80向下推動第一容器70。當第一容器70在殼體12內朝著第二容器80向下運動時,設置在殼體12上的墊圈72環繞並接觸第一容器70上的產品標籤79。在一個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產品標籤79具有特別指定的厚度,並且在第一特定位置處貼上第一容器70。當墊圈72已經完全經過產品標籤特別是產品標籤79的邊79a時,由於第一容器70向下前進,故墊圈72經過產品標籤79的邊79a,並且墊圈72的徑向向內偏移將使其圍繞第一容器70的外表面收縮。由於墊圈72的公差和產品標籤79的厚度,該機構工作以防止用戶使第一容器沿相反方向位移,從而防止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不期望的分離。如果用戶嘗試使第一容器沿相反方向位移,則墊圈72的下邊72a抵靠產品標籤79的邊79a,從而防止容器相對於殼體的進一步平移。應理解,第二容器80也包括類似規格的產品標籤89和墊圈82。墊圈82、墊圈邊82a、產品標籤89和產品標籤邊89a以相同方式工作以防止第二容器與下部套管20分離。如圖5所示,一旦墊圈72和82各自分別脫離整個產品標籤79和89,在產品標籤之上反向並縮回、允許第一容器70的抽吸將需要克服墊圈72、82尤其是分別抵靠容器70和80的產品標籤79、89的邊79a、89a的墊圈的邊72a、82a的阻力。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不同尺寸的容器可與相同殼體12—起使用。例如,在不同實施方式中,第一容器70和第二容器80被用於重組或處理不同藥物的更大的第一容器和更大的第二容器替換。應理解,對於多種不同類型的藥物和處理,使用相同殼體提供了有價值的靈活性和多功能性。應理解,不考慮被使用的容器的直徑規格,所有容器的頸部都是根據ISO或其它標準化規定標準化的,並且是在工業中可預計的。因此,當更大尺寸的容器被上面討論的容器70或80替換時,觸發指、鎖定機構和轉移套件將依然一致地銜接。在許多這種實施方式中,唯一需要被修改的零件是墊圈72、82和用於使容器處於中心的肋條87a、88a、89a。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根據被使用容器的直徑,上部套管30和下部套管20包括位於第一位置上的多個肋條(類似於的肋條87a、88a、89a)和位於第二位置上的多個肋條。在不同實施方式中,應理解,在針對較大直徑的容器時替換墊圈72、83的修改的墊圈被調整顏色以便於通知用戶何種類型的藥物或容器將被使用。如上所述,第二容器80的內容物是真空密封的。因此,當流道42的下端42b與第二容器的內部流體聯通時,該密封的真空被暴露給流道42。第二容器內的負壓水平隨後通過穿過由轉移套件42促成的流道42將流體73從第一容器70拉入第二容器80來達到平衡。當流體73已經完全從第一容器70穿過轉移套件40進入第二容器80時,第二容器80的固體內容物83與來自第一容器70的液體內容物73混合以形成重組的藥物。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患者或醫護人員輕輕地搖動整個重組組件10以將液體內容物73與固體內容物83充分混合以形成用作例如可注射藥物的均勻混合物。應理解,由於上部尖刺和下部尖刺對第一容器和下部容器的內部的刺入,流體路徑在完成激活之後被限制為第一容器70、轉移套件40、以及第二容器80。在搖動之後,重組的藥物將不會離開該密封邊界。現在參照圖6和7,轉移套件40的更加詳細地視圖被示出。圖6示出了具有口 66、下部流道端42b和上部流道端42a的轉移套件40的剖開圖。轉移套件40在上部尖刺殼體52中限定通氣路徑404,並在下部尖刺殼體中限定固定有過濾器402或閥的獲取路徑400。應理解,在不同實施方式中,過濾器402或閥是止回閥。圖7示出了如沿圖6的線VI1-VII截取的圖6的轉移套件40。應理解,當流體從第一容器70轉移至第二容器80以防止真空被抽入密封的第二容器中時,空氣必須替換被轉移的流體。通氣路徑404連接至通氣口 406,通氣口 406通向密封的轉移套件40外側的環境空氣。通氣口 406包括疏水過濾器408以允許被過濾的空氣從轉移套件40外部進入通氣口 406內,穿過通氣路徑404,並進入第一容器70。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過濾器408是疏水的,故沿著通氣路徑404向下前進並接近通氣口 406的任何流體都無法穿過過濾器408而洩露到轉移套件40外或被汙染。過濾器408被選擇為防止空氣中的病原體進入容器70和80內部。過濾器的多孔性可在任何地方在約0.2微米至150微米之間變化。在不同實施方式中,通氣口過濾器408既如上所述是疏水的,也是疏油的,這防止用於尖刺尖端的矽樹脂或其它滑的潤滑劑洩漏至過濾器上從而阻塞或堵塞通氣孔。當藥物已經被完全重組之後,患者或醫護人員通過轉移套件40的下部尖刺殼體的抽取口 66獲取重組的藥物。為了有助於第二容器80的完全排空,用戶通常將翻轉組件10,使得第二容器現在位於組件的頂部。抽取口 66被構造為陰魯爾連接器並從下部尖刺殼體徑向向外延伸。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抽取口 66包括一系列螺紋67以提供與具有環形鎖定凸緣的陽魯爾尖端的密封連接。口密封件69被構造為接合或覆蓋螺紋69並密封地封閉抽取口 66。在一個實施方式中,抽取口 66內設置有產品過濾器402,其被構造為防止來自重組藥物的任何未混合的固體微粒83被抽取。如圖6所示,轉移套件40包括抽取口 66,抽取口 66使用戶能夠通過形成於轉移套件40中的獲取通道400從重組組件10中移除重組的藥物。如圖4所示,抽取口 66延伸穿過殼體12並暴露給殼體外部。如結合圖11所討論,下部尖刺62的一部分刺穿密封該86以使流道42和獲取通道400與第二容器80的內部流體聯通。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獲取通道400可包括止回閥(未示出),止回閥可通過將注射器或陽魯爾接頭插入口 66而打開。應理解,單向止回閥(未示出)允許由用戶移除內容物並在用戶在進行抽取之前錯誤地移除口密封件69時防止空氣從口 66進入轉移套件40。在可選的重組組件10的實施方式中,口蓋69不再是必須的,因為止回閥在激活期間使汙染空氣保持在內部無菌環境之外,但當通過魯爾接頭或注射器末端打開時允許液體進入。還應理解,止回閥用於防止產品的重大誤操作。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用戶錯誤地將注射器附接至口且沒有拉動注射器以抽取藥物而是推動注射器, 沒有止回閥的最終結果將是迫使溶液從第二容器80到達第一容器70。止回閥防止這種誤操作。任何所產生的空氣通過抽取口 66的引入將導致有價值的藥物的浪費。獲取通道400提供抽取口 66與第二容器80 (含有重組的藥物)的內部的流體聯通。用戶隨後能夠在不使用針的情況下通過獲取通道400和口 66將重組的藥物從第二容器80抽入藥物注射器或其它合適的醫療器械。在沿著獲取通道400包括止回閥(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流體將能夠穿過止回閥。應注意,當用戶握持殼體並向第一容器70施加力以導致第一容器相對於殼體12的最初運動緊跟著是第二容器相對於殼體的運動時,殼體的外部構造保持靜止或固定。這很重要,因為用戶施加的握持力是徑向向內方向的。如果重組過程需要殼體的徑向向外彎曲或變形,則由用戶施加的握持力可能實際上幹涉容器的運動或重組過程的其它方面。應理解,對文中所述的現有的優選實施方式的各種變化和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這些變化和修改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且不縮小其預期優點的情況下進行。因此, 期望這些變化和修改被所附權利要求覆蓋。
權利要求
1.一種重組組件,包括: Ca)殼體(12,20,30),具有大致圓柱形形狀; (b)第一容器(70),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並相對於所述殼體(12,20, 30)軸向位移,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由第一密封蓋(76)密封的第一開口 ; (c)第二容器(80),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並具有由第二密封蓋(86)密封的第二開口,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被布置在與所述第二容器(80)相一致的所述殼體(12)內; (d)轉移套件(40),設置在所述殼體(12)內並位於所述第一容器(70)與所述第二容器(80 )之間,所述轉移套件穿過所述第一容器(70 )的第一密封蓋(76 )流動地獲取第一內容物,以及穿過所述第二容器(80)的第二密封蓋(86)流動地獲取第二內容物;以及 (e)觸發機構(100),確保在所述第二容器(80)的第二內容物被所述轉移套件獲取之前,所述第一容器(70)的第一內容物被所述轉移套件(40)獲取,所述觸發機構具有與所述第二容器(80)接觸的底座部和從所述底座部延伸的多個指,所述觸發機構能夠工作在未激活狀態和激活狀態下,其中: (i )在未激活狀態下,多個徑向間隔的特徵(102-106)與所述殼體(12,30)接合,以防止所述第二容器(80)相對於所述殼體(12,20,30)和所述轉移套件(40)的軸向位移;以及 (ii)在激活狀態下: (1)首先,所述第一容器(70)相對於所述殼體(12)和所述轉移套件(40)軸向位移,使得所述轉移套件(40)刺穿所述第一密封蓋(76)以獲取所述第一內容物,所述第一容器(70)隨後在所述轉移套件(40)已經獲取所述第一內容物之後使觸發指(102-106)與所述殼體(12)脫離, (2)其次,所述第二容器(80)相對於所述殼體(12)和所述轉移套件(40)軸向位移,使得所述轉移套件(40 )刺穿所述第二密封蓋(86 )以獲取所述第二內容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轉移套件(40)包括用於刺穿所述第一密封蓋(76)的第一尖刺端(42a)和用於刺穿所述第二密封蓋(86)的第二尖刺端(42b)。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轉移套件(40)包括覆蓋所述第一尖刺端(42a)的第一護套(54)和覆 蓋所述第二尖刺端(42b)的第二護套(64)。
4.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轉移套件(40)包括與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至少一個流體聯通的抽取口(66)。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抽取口(66)延伸穿過所述殼體(12,20,30)。
6.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殼體包括與第一部分(30)和與所述第一部分(30)抵靠的第二部分(20),第一殼體部分(30)保持所述第一容器(70),所述第二殼體部分(20)保持所述第二容器(80),所述觸發機構(100)的觸發指(102-106)在所述未激活狀態下與所述第一殼體部分(30)接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第一殼體部分(30)限定多個孔,每個孔的尺寸均被設置為容納所述觸發指(102-106)中的一個。
8.如權利要求6和7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轉移套件(40)在所述第一殼體部分(30)與所述第二殼體部分(20)之間保持固定。
9.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殼體(12,30)經由至少一個柔性垂片(230-234)保持所述第一容器(70),所述柔性垂片被配置為彎曲以允許所述第一容器(70)朝著所述轉移套件軸向位移。
10.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包括第一產品標籤(79),所述第一產品標籤(79)與附接至所述殼體(12,30)的第一墊圈(72)相互作用以在所述激活狀態完成之後禁止所述第一容器(70)的相反的軸向位移。
11.如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重組組件,其中在所述激活狀態之後,所述觸發機構(100)的觸發指(102-106)與所述第一容器(70)接合以禁止所述第一容器(70)遠離所述轉移套件(40)的軸向運動。
12.—種重組組件,用於利用第二容器中包含的稀釋劑重組第一容器包含的藥物,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由第一可刺穿密封蓋密封的第一開口,所述第二容器包括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包括第二可刺穿密封蓋,所述組件包括: Ca)殼體(12,20,30),形成通道(11),所述第一容器(70)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通道(11)內,所述殼體將所述第一容器可動地保持在第一停留位置,所述第二容器(80)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所述通道(11)內,所述第一容器(70 )和所述第二容器(80 )被布置為使所述第一容器的第一開口面向所述第二容器的第二開口; Cd)轉移套件(40),附接至所述殼體(12)並位於所述第一容器(70)與所述第二容器(80)之間,所述轉移套件(40)包括朝著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蓋延伸的第一尖刺(52)和朝著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蓋延伸的第二尖刺(62 ),所述轉移套件形成延伸穿過所述第一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尖刺的至少一部分的流體路徑(42),當所述第一容器位於所述第一停留位置上時,所述第一尖刺不刺穿所述第一密封蓋; (c)觸發機構(100),接合所述第二容器並包括多個指(102,104,106),所述多個指(102,104,106)在所述通道(11)內延伸,以可釋放地接合所述殼體並將所述第二容器保持在第二停留位置上,其中在所述第二停留位置上所述第二密封件不被所述第二尖刺刺穿,所述指被配置為當所述第一容器運動經過第一激活位置時由所述第一容器接合,在所述第一激活位置所述第一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刺穿所述第一密封蓋,以在所述第一容器的內部與所述流道之間建立流體聯通,其中使所述指與所述殼體脫離的所述第一容器與所述指的接合足以允許所述第二容器朝著所述第一容器運動至第二激活位置,在所述第二激活位置所述第二尖刺的至少一部分刺穿所述第二密封蓋以建立與所述流道的流體聯通。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轉移套件(40)形成獲取通道(400),並且所述轉移組件的外部延伸穿過所述殼體以形成供用戶獲取的抽取口(66),所述獲取通道在所述抽取口與所述第二尖刺的一部分之間提供流體聯通。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獲取通道(400)被形成為當所述第二容器位於所述激活位置上時在所述第二容器的內部與所述抽取口(66)之間提供流體聯通。
15.如權利要求12至14所述的組件,其中所述第一容器(70)包括圍繞所述開口延伸的邊緣,所述觸發機構(100)的所述指被配置為當所述第二容器位於所述第二激活位置上時與所述邊緣接合,以防止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第一停留位置的返回運動。
16.如權利要求12至15所述的組件,其中當所述第一容器(70)從所述第一停留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一激活位 置以及所述第二容器(80)從所述第二停留位置運動至所述第二激活位置時,所述殼體(12,20,30)保持靜止配置。
全文摘要
一種重組組件,包括殼體,殼體包括下部套管和上部套管,所述重組組件包括第一容器和豎直地設置在第一容器對面的第二容器。轉移套件設置在殼體內並位於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間。轉移套件包括上部尖刺殼體和下部尖刺殼體,以及被限定為穿過上部尖刺殼體和下部尖刺殼體的流道。轉移套件被配置為獲取第一容器的內容物並隨後當激活觸發機構時在第一容器與第二容器之間創造流體路徑。觸發機構包括觸發指,觸發指確保轉移套件在獲取第二容器的內容物之前順序地獲取第一容器的內容物。第一容器的設置激活觸發機構。
文檔編號A61J1/20GK103153260SQ201180041143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25日
發明者斯科特·阿里阿基諾, 弗雷德裡克·查爾斯·霍頓二世, 丹尼爾·E·魯斯 申請人:巴克斯特國際公司, 巴克斯特健康護理股份有限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