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冷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2-09 05:04:26 1
專利名稱:發動機冷卻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的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發動機冷卻系統存在兩種1種是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出水口,另1種是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進水口。兩種冷卻系統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出水口處,節溫器對發動機出水溫度的反應更為靈敏,但是在加注過程中,需要在節溫器後端額外設置排氣通道;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進水口,整個加注過程更為順暢,但是節溫器本身對發動機出水口溫度的反應稍有滯後。微型客車的發動機通常都斜置在車輛的中部,微型轎車的發動機通常橫置在車輛的前端。在發動機設計的時候,通常將冷卻系統的零件布置在溫度相對較低的進氣側,以保證冷卻系統的零件不受發動機排氣高溫的影響。這樣一來,就會使得發動機的在布置上形成進氣側相對擁擠,而排氣側就只有排氣岐管,使得發動機結構不能做到緊湊。並且冷卻系統的零件遠離發動機的運動中心,這樣就會加劇發動機的震動,引起發動機的震動噪聲過大。同時,微型汽車也存在密封性不好的問題,導致夏天空調的製冷效果不好。91225260. 8專利文件中介紹了一種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具有一冷卻水套,一散熱器,一設置在冷卻水套出口和散熱器入口之間的第一通道,一設置在散熱器出口和冷卻水套入口之間的第二通道、一設置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間的第一旁通通道、一用於推動冷卻液在系統內循環流動而設置在第二通道內的水泵。在這個應用中,旁通迴路設在節溫器之後,這樣就使得此旁通迴路只有在節溫器打開,冷卻系統開始大循環以後才起作用。 由於缺少將高溫冷卻液直接引回發動機水套入口的旁通迴路,使得發動機在冷態啟動以後,必須經過整車冷卻系統的小循環來預熱發動機。而由於微型汽車的冷卻管路相對較長, 這樣又會使得發動機的預熱時間相對較長一些。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發動機的冷卻系統克服現有技術發動機冷卻效果不好,節溫器本身對發動機出水口溫度的反應稍有滯後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冷卻系統大循環、集成水泵部件的水泵總成、支撐冷卻系統出水口的出水口支座、控制冷卻系統大循環開閉的節溫器及將所述節溫器集成的節溫器總成,發動機,所述發動機還包括缸蓋和缸體,所述發動機缸體前端包括前端蓋,所述水泵總成和所述節溫器總成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散熱器、第一膠管和第二膠管,所述冷卻系統的大循環包括所述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體水套、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節溫器總成、散熱器、第一膠管和第二膠管。
3
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冷卻系統的小循環包括暖風迴路和節流閥體加熱迴路。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暖風機、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三膠管和第四膠管,所述暖風迴路包括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體水套、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暖風機、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三膠管和第四膠管。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節流閥體、膨脹箱、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五膠管、第六膠管和第七膠管, 所述節流閥體加熱迴路包括缸體水套、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節流閥體、膨脹箱、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五膠管、第六膠管和第七膠管。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水泵總成中的水泵為分體式水泵。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發動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所述水泵包括渦流室,所述水泵的渦流室集成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上。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水泵總成還包括皮帶輪,所述皮帶輪為雙槽裝配式皮帶輪。本發明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缸蓋後端。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提供一種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所述水泵總成和所述節溫器總成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發動機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使得冷卻系統的零件儘可能的緊湊,同時,將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進水口並同時解決節溫器感溫的滯後問題,這樣整車冷卻系統的布置更加合理,提高車用空調的製冷效率。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大循環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暖風迴路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節流閥體加熱迴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是本發明構建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冷卻系統大循環、集成水泵部件的水泵總成2、支撐冷卻系統出水口的出水口支座5、控制冷卻系統大循環開閉的節溫器20,容納所述節溫器20的節溫器蓋19,將所述節溫器20和所述節溫器蓋19集成的節溫器總成(19、20),發動機(圖中未示出),所述發動機還包括缸蓋和缸體(圖中未示出),所述發動機缸體前端包括前端蓋(圖中未示出),所述水泵總成2 和所述節溫器總成(19、20)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20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 所述出水口支座5固定在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本發明中,所述水泵總成2和所述節溫器總成(19、20)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所述出水口支座5固定在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這樣提高了零件的連接剛度,使得冷卻系統的零件儘可能的緊湊,同時,將節溫器20放置在發動機進水口並同時解決節溫器20感溫的滯後問題,這樣整車冷卻系統的布置更加合理,提高了車用空調的製冷效率。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1、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散熱器17、第一膠管18和第二膠管16,所述冷卻系統的大循環包括所述前端蓋的水道1、水泵總成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出水口支座5、 節溫器總成(19、20)、散熱器17和第一膠管18和第二膠管16。所述冷卻系統的大循環具體路徑為水流依次經出水口支座5、第二膠管16、散熱器17、第一膠管18節溫器總成(19、 20)、前端蓋的水道1、水泵總成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再回到出水口支座5構成冷卻系統的大循環。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是當發動機在冷態啟動以後,缸體水套3和缸蓋水套4中的冷卻液被燃燒室高溫快速加熱,而冷卻系統中其他部位的冷卻液還是處於室溫狀態。高溫的冷卻液在水泵總成2的壓力作用下,被擠出缸體水套3和缸蓋水套4來到出水口支座 5處。此時高溫冷卻液將會通過兩條小循環迴路快速回到水泵總成2,所述冷卻系統的小循環包括暖風迴路和節流閥體加熱迴路。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3、 缸蓋水套4、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1、暖風機8、暖通出水管總成10、第三膠管6和第四膠管9,所述暖風迴路包括前端蓋的水道1、水泵總成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出水口支座5、暖風機8、暖通出水管總成10、第三膠管6和第四膠管9。所述暖風迴路依次經過出水口支座5、第三膠管6、暖風機8、第四膠管9、暖通出水管總成10、前端蓋水道1、水泵總成 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然後再回到出水口支座5。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中,為了提高空調的製冷效率則是通過加設暖風機閥門7來實現的。在夏天高溫時,關閉暖風機閥門7,則暖風迴路將不經過暖風機8,具體迴路為出水口支座5、第三膠管6、暖風機閥門7、第四膠管9、暖通出水管總成10、前端蓋水道1、水泵總成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然後再回到出水口支座5。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因暖風機方面密封不好而導致的暖風熱空氣影響空調冷空氣的現象,有效降低空調的出風溫度,提高空調的製冷效果。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3、 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1、缸蓋水套4、節流閥體12、膨脹箱14、暖通出水管總成10、第五膠管 11、第六膠管13和第七膠管15。所述節流閥體加熱迴路包括缸體水套3、前端蓋的水道1、 水泵總成2、缸蓋水套4、出水口支座5、節流閥體12、膨脹箱14、暖通出水管總成10、第五膠管11、第六膠管13和第七膠管15。所述節流閥體加熱迴路依次經過出水口支座5、第五膠管11、節流閥體12、第六膠管13、膨脹箱14、第七膠管15、暖通出水管總成10、前端蓋的水道1、水泵總成2、缸體水套3、缸蓋水套4,然後再回到出水口支座5。所述暖風迴路和所述節流閥體加熱迴路這兩個小循環迴路進入前端蓋水道1時直接衝擊節溫器20的感溫部分,起到加熱節溫器的作用。同時,經過測量發動機出水口(出水口支座幻和發動機進水口(暖通出水管總成10)處的溫度差,將溫度差體現在節溫器20 的性能參數上,這樣就解決了因節溫器感溫的滯後而可能導致的水溫高現象。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是所述水泵總成中的水泵為分體式水泵。分體式水泵的渦流室布置在前端蓋上,整個空間布局更為緊湊;且水泵皮帶輪可拆卸,有效降低維修成本。所述水泵總成2還包括皮帶輪,所述皮帶輪為雙槽裝配式皮帶輪。所述出水口支座5 固定在缸蓋後端。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冷卻系統,包括冷卻系統大循環、集成水泵部件的水泵總成、支撐冷卻系統出水口的出水口支座、控制冷卻系統大循環開閉的節溫器及將所述節溫器集成的節溫器總成,發動機,所述發動機還包括缸蓋和缸體,所述發動機缸體前端包括前端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總成和所述節溫器總成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散熱器、第一膠管和第二膠管,所述冷卻系統的大循環包括所述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體水套、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節溫器總成、散熱器、第一膠管和第二膠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冷卻系統的小循環包括暖風迴路和節流閥體加熱迴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暖風機、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三膠管和第四膠管,所述暖風迴路包括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體水套、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暖風機、 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三膠管和第四膠管。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還包括缸體水套、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缸蓋水套、節流閥體、膨脹箱、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五膠管和第六膠管,所述節流閥體加熱迴路包括缸體水套、前端蓋的水道、水泵總成、缸蓋水套、出水口支座、節流閥體、膨脹箱、暖通出水管總成、第五膠管和第六膠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總成中的水泵為分體式水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動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所述水泵包括渦流室,所述水泵的渦流室集成在所述前端蓋的水道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水泵總成還包括皮帶輪,所述皮帶輪為雙槽裝配式皮帶輪。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發動機冷卻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缸蓋後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動機的冷卻系統,所述水泵總成和所述節溫器總成固定在前端蓋上,所述節溫器設置在所述發動機的進水端,所述出水口支座固定在發動機缸蓋上,所述前端蓋固定在缸體上。本發明發動機的冷卻系統使得冷卻系統的零件儘可能的緊湊,同時,將節溫器放置在發動機進水口並同時解決節溫器感溫的滯後問題,這樣整車冷卻系統的布置更加合理,提高車用空調的製冷效率。
文檔編號F01P5/10GK102345501SQ201010242860
公開日2012年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30日
發明者張帆, 李堅, 覃瑜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