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邊框觸控螢幕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6:04:56 1
專利名稱:窄邊框觸控螢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觸控螢幕,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窄邊框觸控螢幕。
背景技術:
電容感應式觸控螢幕是利用人體的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的,當手指觸摸到金屬層上時,由於人體電場,用戶和觸控螢幕表面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對於高頻電流來說,電容是直接導體,於是手指從接觸點吸走一個很小的電流。這個電流分從觸控螢幕的四角上的電極中流出,並且流經這四個電極的電流與手指到四角的距離成正比,控制器通過對這四個電流比例的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ITO是^idium Tin Oxides的縮寫,它是納米銦錫金屬氧化物,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透明性,可以切斷對人體有害的電子輻射、紫外線及遠紅外線。現在市場上的觸控螢幕大部分為手指接觸式輸入,且支持多點觸摸,此觸控螢幕需要在感應塗層傳感器上做特殊ITO 結構,然後把各個ITO傳感線路結構通過不同的ITO驅動線路來連接控制IC,此感應塗層 sensor中包含有兩層ITO傳感線路,一層是頂層ITO感應線路,一層是底層ITO感應線路, 其觸摸感應的原理為當人的手指靠近ITO的時候,頂層ITO感應線路和底層ITO感應線路之間的電容會發生改變,然後通過對應的ITO驅動線路傳遞到控制IC來檢測電容的變化, 從而確認是否有手指操作和操作的位置,從而完成此輸入動作。圖1所示為電容感應式觸控螢幕剖面結構圖。電容感應式觸控螢幕包括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基板1,玻璃基板1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ITO塗層4,內表面和夾層ITO塗層4之間為絕緣透明膠2,最外層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為抗磨損聚酯薄膜3,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表面ITO塗層4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圖2所示為現有的ITO感應塗層結構圖。ITO感應塗層包括頂層傳感線路41和底層ITO傳感線路42以及ITO驅動線路401。每個單獨的頂層ITO傳感線路結構41和底層 ITO傳感線路結構42都分別通過單獨的ITO驅動線路401與控制IC相聯接。現在數碼產品外觀上,左右兩邊都存在兩個寬寬的黑框,此黑框是為了美觀,掩蓋側邊的ITO驅動線路而設計的,由於兩邊的黑框寬度太寬,往往會減少整個數碼產品的相對可視區域。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窄邊框觸控螢幕,以減少數碼產品兩邊的黑框寬度,從而增加整個產品的相對可視區域。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窄邊框觸控螢幕,包括複合玻璃基板和控制 IC,玻璃基板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ΙΤ0,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依附在玻璃基板上,包括頂層傳感線路和底層ITO傳感線路以及ITO驅動線路,兩行相鄰的頂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兩列相鄰的底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傳感線路通過ITO驅動線路與控制IC相連。[0009]觸控螢幕內表面和夾層ITO塗層4之間為絕緣透明膠,最外層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為抗磨損聚酯薄膜。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表面ITO塗層為屏蔽層。本專利結構是將相鄰的兩個ITO感應線路結構用同一條ITO驅動線路進行連接, 這樣,兩側的ITO線路寬度將減少為原來寬度的的一半,從而減少兩邊的黑框寬度,達到窄邊設計的要求。
圖1為電容感應式觸控螢幕剖面結構圖。圖2為現有ITO感應塗層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ITO感應塗層結構圖。圖4所示為新型ITO感應塗層結構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附圖詳細說明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窄邊框觸控螢幕結構。本實用新型窄邊框觸控螢幕基本結構與圖1、圖2近似,包括一塊四層複合玻璃基板 1,玻璃基板1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04,內表面和夾層ITO塗層4之間為絕緣透明膠2,最外層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為抗磨損聚酯薄膜3,夾層ITO塗層4作為感應塗層, 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表面ITO塗層4為屏蔽層以保證良好的工作環境。ITO感應塗層是依附在玻璃基板上。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ITO感應塗層結構圖。ITO感應塗層包括頂層傳感線路 41和底層ITO傳感線路42以及ITO驅動線路402。兩行相鄰的頂層ITO傳感線路41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402,兩列相鄰的底層ITO傳感線路42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402,然後 ITO傳感線路通過ITO驅動線路402與控制IC相連。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ITO感應塗層結構局部視圖,當手指接觸的位置I在圖中所示位置時,T4/T3是共用一條新型ITO驅動線路402,T4/T5是聯接不同的新型ITO驅動線路402,此時Τ4線路可偵測到全部訊號的變化,同時Τ3、Τ5線路可偵測到部分訊號的變化,通過Τ5部分訊號的傳遞和Τ4全部訊號與Τ3部分訊號的傳遞,控制IC能根據訊號變化引起電流的變化,來對電流比例做出精確的計算,從而計算出觸摸到的具體位置。線路的寬度一般比手指小的多,當手指觸控其它位置的時候,在訊號的收集上,總會收集到相鄰頂層 ITO傳感線路結構41和相鄰底層ITO傳感線路結構42所感應到的不同的訊號的變化,根據這些相鄰信號的強弱,可判斷出觸控的具體位置。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變ITO驅動線路的連接方式和控制IC的算法,可使得兩側的 ITO線路寬度減少為原來寬度的的一半,從而減少兩邊的黑框寬度,實現了窄邊框觸控螢幕的要求。儘管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以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實用新型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
權利要求1.一種窄邊框觸控螢幕,包括複合玻璃基板和控制IC,複合玻璃基板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ΙΤ0,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包括頂層ITO傳感線路和底層ITO傳感線路以及ITO驅動線路,其特徵在於,兩行相鄰的頂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兩列相鄰的底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頂層和底層ITO傳感線路通過ITO驅動線路與控制IC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窄邊框觸控螢幕,其特徵在於,觸控螢幕內表面和夾層ITO塗層之間為絕緣透明膠,最外層一薄層矽土玻璃保護層為抗磨損聚酯薄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窄邊框觸控螢幕,其特徵在於,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四個角上引出四個電極,內表面ITO塗層為屏蔽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窄邊框觸控螢幕,包括複合玻璃基板和控制IC,玻璃基板的內表面和夾層各塗有一層ITO,夾層ITO塗層作為感應塗層,依附在玻璃基板上,包括頂層傳感線路和底層ITO傳感線路以及ITO驅動線路,兩行相鄰的頂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兩列相鄰的底層ITO傳感線路共用一條ITO驅動線路,傳感線路通過ITO驅動線路與控制IC相連,本專利結構是將相鄰的兩個ITO感應線路結構用同一條ITO驅動線路進行連接,這樣,兩側的ITO線路寬度將減少為原來寬度的一半,從而減少兩邊的黑框寬度。
文檔編號G06F3/044GK202205184SQ20112029774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6日
發明者張智彪 申請人:深圳寶龍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