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02:15:16 2
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涉及中藥領域,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5-9g、鮮姜3-7g、白蘿蔔4-8g、蜂蜜2-6g、紅糖5-9g;絲瓜藤10-17g、竹葉12-18g、陳皮6-12g、吳茱萸5-8g、藿香6-10g、白朮3-7g、烏梅8-13g、蟬蛻5-7g、胡椒6-11g、甘薯藤12-17g、蘆根8-15g、紫蘇葉9-14g、丁香4-9g。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多種藥材組合協同,主要用於清熱解毒、除煩生津、和胃化溼、理氣調中、平肝潛陽、益氣生津,對嘔吐有顯著的療效,而且見效快,一般服用一次即可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症狀,繼續服用可治癒。
【專利說明】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
【背景技術】
[0002]嘔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氣上逆,而出現以胃內容物從口吐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病症,多見於胃神經官能症、胃炎、十二指腸炎、幽門梗阻等疾病。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以及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引起胃氣上逆,都可發生嘔吐。
[0003]目前雖然治療嘔吐疾病的藥物較多,但大多為西藥,這些西藥雖然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其存在毒副作用的現象也比較嚴重,特別是現有的西藥在用於治療頑固性嘔吐疾病時,其療效不太理想;此外,現有的西藥還普遍存在著治療費用較高的問題,因此,現有的治療嘔吐疾病的藥物的使用效果還是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提出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其特徵在於,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5-9g、鮮姜3-7g、白蘿蔔4-8g、蜂蜜2-6g、紅糖5_9g ;絲瓜藤10_17g、竹葉12_18g、陳皮6-12g、吳茱萸5-8g、藿香6-10g、白朮3-7g、烏梅8-13g、蟬蛻5-7g、胡椒6-llg、甘薯藤12-17g、蘆根 8-15g、紫蘇葉 9-14g、丁香 4-9g。
[0007]優選地,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7g、鮮姜5g、白蘿蔔6g、蜂蜜4g、紅糖7g ;絲瓜藤14g、竹葉15g、陳皮9g、吳茱萸6g、藿香8g、白朮5g、烏梅10g、蝶脫6g、胡椒8g、甘薯藤15g、蘆根12g、紫蘇葉llg、丁香6g。
[0008]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湯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0009](I)按重量配比稱取絲瓜藤10_17g、竹葉12_18g、陳皮6_12g、吳茱萸5_8g、藿香6-10g、白朮3-7g、烏梅8-13g、蟬蛻5-7g、胡椒6_llg、甘薯藤12_17g、蘆根8_15g、紫蘇葉9_14g、丁香4-9g,混配後用水煎煮,過濾取煎煮液待用;
[0010](2)將白蘿蔔4_8g切成片,然後與蜂蜜2_6g混合,使白蘿蔔片表面粘滿蜂蜜,45°C溫度下放置20-30分鐘;
[0011](3)將步驟(2)的白蘿蔔片與蜂蜜的混合物與鮮韭菜5_9g、鮮姜3_7g混合,進行榨汁,取汁液加入紅糖5-9g攪拌,再與煎煮液混合,即製得湯藥。
[0012]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連續服用1-3天即可見效。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0014]本發明提供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多種藥材組合協同,主要用於清熱解毒、除煩生津、和胃化溼、理氣調中、平肝潛陽、益氣生津,對嘔吐有顯著的療效,而且見效快,一般服用一次即可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症狀,繼續服用可治癒。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並非全部。基於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專利的保護範圍。
[0016]實施例1
[0017]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構成: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5g、鮮姜3g、白蘿蔔4g、蜂蜜2g、紅糖5g ;絲瓜藤10g、竹葉12g、陳皮6g、吳茱萸5g、藿香6g、白朮3g、烏梅8g、蝶脫5g、胡椒6g、甘薯藤12g、蘆根8g、紫蘇葉9g、丁香4g。
[0018]快速緩解噁心嘔吐湯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0019](I)按重量配比稱取絲瓜藤10g、竹葉12g、陳皮6g、吳茱萸5g、藿香6g、白朮3g、烏梅8g、蟬蛻5g、胡椒6g、甘薯藤12g、蘆根8g、紫蘇葉9g、丁香4g,混配後用水煎煮,過濾取煎煮液待用;
[0020](2)將白蘿蔔4g切成片,然後與蜂蜜2g混合,使白蘿蔔片表面粘滿蜂蜜,45°C溫度下放置20—30分鐘;
[0021](3)將步驟(2)的白蘿蔔片與蜂蜜的混合物與鮮韭菜5g、鮮姜3g混合,進行榨汁,取汁液加入紅糖5g攪拌,再與煎煮液混合,即製得湯藥。
[0022]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連續服用1-3天即可見效。
[0023]實施例2
[0024]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構成: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9g、鮮姜7g、白蘿蔔8g、蜂蜜6g、紅糖9g ;絲瓜藤17g、竹葉18g、陳皮12g、吳茱萸8g、藿香10g、白朮7g、烏梅13g、蝶脫7g、胡椒llg、甘薯藤17g、蘆根15g、紫蘇葉14g、丁香9g。
[0025]快速緩解噁心嘔吐湯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0026](I)按重量配比稱取絲瓜藤17g、竹葉18g、陳皮12g、吳茱萸8g、藿香10g、白朮7g、烏梅13g、蟬蛻7g、胡椒llg、甘薯藤17g、蘆根15g、紫蘇葉14g、丁香9g,混配後用水煎煮,過濾取煎煮液待用;
[0027](2)將白蘿蔔8g切成片,然後與蜂蜜6g混合,使白蘿蔔片表面粘滿蜂蜜,45°C溫度下放置20—30分鐘;
[0028](3)將步驟(2)的白蘿蔔片與蜂蜜的混合物與鮮韭菜9g、鮮姜7g混合,進行榨汁,取汁液加入紅糖9g攪拌,再與煎煮液混合,即製得湯藥。
[0029]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連續服用1-3天即可見效。
[0030]實施例3
[0031]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構成: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7g、鮮姜5g、白蘿蔔6g、蜂蜜4g、紅糖7g ;絲瓜藤14g、竹葉15g、陳皮9g、吳茱萸6g、藿香8g、白朮5g、烏梅10g、蝶脫6g、胡椒8g、甘薯藤15g、蘆根12g、紫蘇葉Hg、丁香6g。
[0032]快速緩解噁心嘔吐湯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為:
[0033](I)按重量配比稱取絲瓜藤14g、竹葉15g、陳皮9g、吳茱萸6g、藿香8g、白朮5g、烏梅10g、蟬蛻6g、胡椒8g、甘薯藤15g、蘆根12g、紫蘇葉llg、丁香6g,混配後用水煎煮,過濾取煎煮液待用;
[0034](2)將白蘿蔔6g切成片,然後與蜂蜜4g混合,使白蘿蔔片表面粘滿蜂蜜,45°C溫度下放置20—30分鐘;
[0035](3)將步驟(2)的白蘿蔔片與蜂蜜的混合物與鮮韭菜7g、鮮姜5g混合,進行榨汁,取汁液加入紅糖4g攪拌,再與煎煮液混合,即製得湯藥。
[0036]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連續服用1-3天即可見效。
[0037]以下通過臨床療效觀察實驗進一步闡述本發明藥物的有益效果。
[0038]1、實驗資料
[0039]收治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齡最大者55歲,年齡最小者只有16歲。
[0040]2、診斷標準:有強烈的噁心嘔吐症狀。
[0041]3、治療方法:按實施例3的湯藥及用藥方法,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連續服用3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即可見效,若沒有痊癒可再服一個療程。
[0042]4、療效評定標準:
[0043]治癒:症狀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檢測指標均為正常。
[0044]顯效:全部症狀消除或主要症狀消除;理化檢測指標基本正常。
[0045]有效:主要症狀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檢測指標有所改善。
[0046]無效:主要理化檢測指標與治療前無變化。
[0047]5、治療效果:臨床治癒87例(87 % ),顯效9例(9 % ),有效2例(2 % ),無效2例(2% ),總有效率為98%。
[004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並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其特徵在於,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5-9g、鮮姜3-7g、白蘿蔔4-8g、蜂蜜2-6g、紅糖5_9g ;絲瓜藤10_17g、竹葉12_18g、陳皮6-12g、吳茱萸5-8g、藿香6-10g、白朮3-7g、烏梅8-13g、蟬蛻5-7g、胡椒6-llg、甘薯藤12-17g、蘆根 8-15g、紫蘇葉 9-14g、丁香 4_9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緩解噁心嘔吐的湯藥,其特徵在於: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組分製成:鮮韭菜7g、鮮姜5g、白蘿蔔6g、蜂蜜4g、紅糖7g ;絲瓜藤14g、竹葉15g、陳皮9g、吳茱萸6g、藿香8g、白朮5g、烏梅10g、蝶脫6g、胡椒8g、甘薯藤15g、蘆根12g、紫蘇葉Hg、丁香 6g。
【文檔編號】A61P1/08GK104367977SQ201410625363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7日
【發明者】黃萍 申請人: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