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4-02-14 17:25:15 1
專利名稱: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學生學習使用的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裝置,特別是一種以平鋪電路的形式表現醫療電子影像儀的實訓平臺。
背景技術:
隨著醫療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各種醫療電子儀器與設備數量大量增加,對從事醫療電子產品設計、製造、安裝、調試、維修等高技能人才也必將隨之變得越來越緊缺。為適應市場需求國內外許多高校都開設了醫療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而這些高校大多是使用市場上銷售的現成的醫療儀器與設備進行教學試驗,這些成品的醫療儀器與設備電路的布局非常緊湊、元器件間連接緊密形成了立體的結構形式,不適合學生的學習與測試,同時這些醫療儀器和設備也無法設置一些人為的故障點為培養學生對這些醫療設備的維修能力服務。目前國內高校中還沒有一個綜合性的醫療電子影像實訓平臺,這都給教學造成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其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該平臺不但能夠通過展開平鋪電路的形式看到醫療電子影像儀的總體結構以及信號流程處理過程,還能夠進行各功能模塊信號的測試、各功能模塊故障的模擬以及真實拍攝出醫療影像膠片並進行膠片顯影操作。具有整個平臺結構清晰、布置合理、形式直觀、易操作的特點。實現上述目的而採取的技術方案,包括落地式架臺,所述的落地式架臺上設有洗片暗箱和圖像採集箱,落地式架臺的上方依次安裝了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直流電流表、 主電源模塊、直流電壓表、微電腦控制模塊、輔助電源模塊、液晶顯示模塊和主電源模塊,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直流電流表、主電源模塊、直流電壓表、微電腦控制模塊、輔助電源模塊、液晶顯示模塊和主電源模塊為電路中各個元器件的電路符號所連接成的電路原理圖形式的電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裝置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能夠完成醫療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醫療電子影像儀」所有相關實驗、 實訓項目,讓學生在進行醫療電子影像實訓操作時能直觀讀出電子影像診斷儀的電路原理圖以及其電信號的走向,可以直接對各路信號進行測試,還可以人為設置電路故障以及真實拍攝出醫療影像膠片並進行膠片顯影操作。它能解決醫療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實踐教學的難題,可以勝任培養學生對醫療電子儀器設備電路的測試、故障檢查、故障維修等實際的各項教學功能。整個平臺結構清晰、布置合理、形式直觀、學生易操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圖1展開式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結構圖。[0009]圖2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電路圖。圖3直流電壓表、直流電流表結構圖。圖4主電源模塊電路圖。圖5微電腦控制模塊電路圖。圖6輔助電源模塊電路圖。圖7液晶顯示模塊結構圖。圖8電源開關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落地式架臺1,如
圖1所示,所述的落地式架臺1上設有洗片暗箱11和圖像採集箱2,落地式架臺1的上方依次安裝了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 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為電路中各個元器件的電路符號所連接成的電路原理圖形式的電路。電源由市電直接引入到電源開關,經電源開關送到主電源模塊10和輔助電源模塊8,其中主電源模塊10產生的新的電源信號給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供電,輔助電源模塊8給微電腦控制模塊7、顯示模塊9,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 10提供幾路幅值不同的直流電壓信號,微電腦控制模塊7從顯示模塊9得到控制指令並發出X光控制信號送至微焦點X光發生器3,由X光發生器模塊3電路驅動圖像採集箱2工作。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電路中設有56個用連線接口形式引出信號的關鍵測試點CSl CS56,和25個用開路故障設置的故障點Gl G25。實施例,如
圖1-8所示展開式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包括落地式架臺1,圖像採集箱2,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電路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電路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電源開關10以及洗片暗箱11,落地式架臺1上放置了洗片暗箱11和圖像採集箱2,落地式架臺的上方依次安裝了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 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所述的醫療電子影像儀電路為展開式平面的電路結構,它的電源由市電直接引入到電源開關,經電源開關送到主電源模塊5和輔助電源模塊8,其中主電源模塊5產生的新的電源信號給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供電,輔助電源模塊8給微電腦控制模塊7、顯示模塊8,主電源模塊5和微焦點X光發生器3等各模塊提供幾路幅值不同的直流電壓信號,所述的圖像採集箱2獨立安裝在落地式架臺1的平臺上方右側,它設有一個圖像採集對象的出入口,所述的直流電流表4和直流電壓表6獨立安裝在展開式實訓平臺輔助電源模塊8 的右側,它們的下方均設有兩個接口,所述的洗片暗箱11獨立安裝在落地式架臺1平臺上方左側,他設有一個物料進出口和二個操作者手的出入口,所述的醫療電子影像儀整機電路上設有56個用連線接口形式引出信號的關鍵測試點CSl CS56,所述的醫療電子影像儀整機電路上設有25個用開路故障設置的故障點Gl G25。本裝置在落地式架臺1上疊加了展開式實訓展開式電路檢測板、圖像採集箱2和洗片暗箱11。電路檢測板上有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4,主電源模塊電路5, 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電路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電源開關10。在醫療電子影像儀整機電路上我們將立體結構的電路展開成平面的電路結構,在實驗臺正面所看到的都是電路中各個元器件的電路符號所連接成的電路原理圖形式的電路,所有的真實元器件都安裝在實驗臺的背面,這樣的設計有利於學生對電路中個信號點的測試。在展開式醫療電子影像儀展開式電路檢測板上主電源模塊5產生的新的電源信號給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供電,輔助電源模塊8產生的新的電源信號給微電腦控制模塊7、液晶顯示模塊 9,主電源模塊5和微焦點X光發生器3等各模塊提供幾路幅值不同的直流電壓信號。微電腦控制模塊7從液晶顯示模塊9得到控制指令並發出X光控制信號送至微焦點X光發生器 3,由X光發生器模塊3電路驅動圖像採集箱2工作。展開式實訓臺上的直流電流表4和直流電壓表6都是獨立的測試表,其下端都設置了 2個測試接口。同時在醫療電子影像儀電路上我們設置了關鍵測試點56個,這些測試點都是用連線接口形式引出信號,便於直觀測試,這些測試點的位置如圖3中CSl CS56的測試編號,這些測試點測試的對象如表1所示。在醫療電子影像儀整機電路上我們用插接件模擬故障現象的方法來實現故障現象的展現,該實驗臺共設置了 25個故障點,這些故障點都是用開路故障設置的,故障點的具體位置如圖3中Gl G25的故障編號,這些故障點的故障設置方法和檢測方法如表2所示。表1關鍵測試點測試對象
權利要求1.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包括落地式架臺(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落地式架臺(1)上設有洗片暗箱(11)和圖像採集箱0),落地式架臺(1)的上方依次安裝了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⑶、直流電流表⑷、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 (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直流電流表G)、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為電路中各個元器件的電路符號所連接成的電路原理圖形式的電路,電源由市電直接引入到電源開關,經電源開關送到主電源模塊 (10)和輔助電源模塊(8),其中主電源模塊(10)產生的新的電源信號給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3)供電,輔助電源模塊(8)給微電腦控制模塊(7)、顯示模塊(9),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⑶、直流電流表⑷、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提供幾路幅值不同的直流電壓信號, 微電腦控制模塊(7)從顯示模塊(9)得到控制指令並發出X光控制信號送至微焦點X光發生器(3),由X光發生器模塊(3)電路驅動圖像採集箱(2)工作。
2.根椐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微焦點X 光發生器模塊⑶、直流電流表⑷、主電源模塊(5)、直流電壓表(6)、微電腦控制模塊(7)、 輔助電源模塊(8)、液晶顯示模塊(9)和主電源模塊(10)電路中設有56個用連線接口形式引出信號的關鍵測試點CSl CS56,和25個用開路故障設置的故障點Gl G25。
專利摘要一種醫療電子影像儀實訓平臺,包括落地式架臺,所述的落地式架臺上設有洗片暗箱和圖像採集箱,落地式架臺的上方依次安裝了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直流電流表、主電源模塊、直流電壓表、微電腦控制模塊、輔助電源模塊、液晶顯示模塊和主電源模塊,所述的微焦點X光發生器模塊、直流電流表、主電源模塊、直流電壓表、微電腦控制模塊、輔助電源模塊、液晶顯示模塊和主電源模塊為電路中各個元器件的電路符號所連接成的電路原理圖形式的電路。從而能夠通過平鋪電路的形式看到醫療電子影像儀的總體結構以及信號流程處理過程,還能夠進行各功能模塊信號的測試、各功能模塊故障的模擬以及真實拍攝出醫療影像膠片並進行膠片顯影操作。具有整個平臺結構清晰、布置合理、形式直觀、易操作的特點。
文檔編號G09B9/00GK202120464SQ20112003907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2月15日
發明者劉瑞娟, 吳印華, 徐健 申請人:劉瑞娟, 吳印華, 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