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14 21:22:15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應用於輸電導線的圖像識別與預警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市場上輸電線路視頻監控和識別裝置一般安裝在杆塔上,採用電池加太陽能板供電,此種供電方式受電池、天氣、氣溫等因素制約,工作壽命短而且體積笨重、安裝困難。
高壓輸電線路,常常面臨著各種自然或人為因素的破壞,尤其是在荒無人煙的區域,這給電路維護增加了極大難度。因此,需要一種能夠全面監控高壓輸電線周圍環境的視頻監控裝置,低功耗、易安裝、監控全面、穩定性強。通過嵌入式軟體,使得監控裝置可以識別不同危險預警,並能夠通過遠程無線網絡,將視頻圖像傳輸到控制中心。
現有技術中輸電線路視頻監控和識別裝置的熱敏傳感器與頂針相連,再與輸電導線接觸,在熱傳遞過程中存在熱損耗。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包括左盒組件以及右盒組件;
所述左盒組件上設置有左適配器安裝槽;所述右盒組件上設置有與左適配器安裝槽相匹配的右適配器安裝槽;當左盒組件、相右盒組件相對閉合時,左適配器安裝槽和右適配器安裝槽相對形成適配器安裝腔;
所述左適配器安裝槽和/或所述右適配器安裝槽的端部設置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
優選地,還包括安裝外殼、左適配器以及右適配器;
其中,所述左適配器設置在所述左適配器安裝槽內;所述右適配器設置在所述右適配器安裝槽內;
所述安裝外殼設置在所述左適配器和/或所述右適配器的端部;所述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設置在所述安裝外殼上。
優選地,還包括螺杆傳動鉸鏈機構;
所述螺杆傳動鉸鏈機構包括第一連杆、第二連杆、第三連杆、第四連杆以及傳動螺杆;
其中,所述第一連杆的一端與所述左盒組件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杆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三連杆的一端與所述右盒組件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杆的另一端鉸接;
所述第二連杆設置有徑向貫穿的內螺紋孔,所述傳動螺杆設置在所述內螺紋孔內與所述第二連杆螺紋連接;所述傳動螺杆的下端設置在所述第四連杆的螺杆安裝孔內;
所述第四連杆的一側端與所述左盒組件鉸接,另一側端與所述右盒組件鉸接。
優選地,所述等電位模塊採用彈性頂針。
優選地,所述安裝外殼的數量為兩個,具體為第一安裝外殼、第二安裝外殼;
所述左適配器的一端端面設置有第一安裝外殼;所述右適配器的一端端面設置有第二安裝外殼;
所述第一安裝外殼和所述第二安裝外殼上均設置有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
第一安裝外殼的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與第二安裝外殼的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相對。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等電位模塊與測溫模塊分開設置,降低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加工難度;
2、本實用新型通過紅外測溫模塊進行對適配器安裝腔中的輸電導線的溫度進行測量,紅外測溫模塊與輸電導線無需接觸,即可測溫,提供了測量數據的穩定性;
3、本實用新型中彈性頂針與適配器安裝腔中的輸電導線直接接觸,在熱傳遞過程中無熱損耗,提高了測量的精準度。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徵、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等電位模塊、紅外測溫模塊的安裝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為安裝外殼;
2為彈性頂針;
3為紅外測溫模塊;
4為左盒組件;
5為右盒組件;
6為第一安裝外殼;
7為第二安裝外殼;
8為左適配器;
9為右適配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包括左盒組件以及右盒組件;
所述左盒組件上設置有左適配器安裝槽;所述右盒組件上設置有與左適配器安裝槽相匹配的右適配器安裝槽;當左盒組件、相右盒組件相對閉合時,左適配器安裝槽和右適配器安裝槽相對形成適配器安裝腔;
所述左適配器安裝槽和/或所述右適配器安裝槽的端部設置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還包括安裝外殼、左適配器以及右適配器;
其中,所述左適配器設置在所述左適配器安裝槽內;所述右適配器設置在所述右適配器安裝槽內;
所述安裝外殼設置在所述左適配器和/或所述右適配器的端部;所述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設置在所述安裝外殼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應用於輸電導線的溫度監測裝置,還包括螺杆傳動鉸鏈機構;
所述螺杆傳動鉸鏈機構包括第一連杆、第二連杆、第三連杆、第四連杆以及傳動螺杆;
其中,所述第一連杆的一端與所述左盒組件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杆的一端鉸接;所述第三連杆的一端與所述右盒組件鉸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杆的另一端鉸接;
所述第二連杆設置有徑向貫穿的內螺紋孔,所述傳動螺杆設置在所述內螺紋孔內與所述第二連杆螺紋連接;所述傳動螺杆的下端設置在所述第四連杆的螺杆安裝孔內;
所述第四連杆的一側端與所述左盒組件鉸接,另一側端與所述右盒組件鉸接。
所述等電位模塊採用彈性頂針。
所述安裝外殼的數量為兩個;
所述左適配器的一端端面設置有第一安裝外殼;所述右適配器的一端端面設置有第二安裝外殼;
所述第一安裝外殼和所述第二安裝外殼上均設置有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
第一安裝外殼的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與第二安裝外殼的等電位模塊和/或紅外測溫模塊相對。
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等電位模塊與測溫模塊分開設置,降低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加工難度;本實用新型通過紅外測溫模塊進行對適配器安裝腔中的輸電導線的溫度進行測量,紅外測溫模塊與輸電導線無需接觸,即可測溫,提供了測量數據的穩定性;本實用新型中彈性頂針與適配器安裝腔中的輸電導線直接接觸,在熱傳遞過程中無熱損耗,提高了測量的精準度。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範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並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實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