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頂式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25 16:06:15 1
專利名稱:吸頂式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空調器領域,特別是一種吸頂式空調器。
現有技術中的分體式空調器,由室外機和室內機兩部分組成,按室內機安放位置區分,分體式空調器可分為壁式和立式兩種,壁式是將室內機安放在牆壁上,這將影響到室內的美觀,立式是將室內機立於牆邊,這將佔用室內的使用面積,所述壁式或立式空調器的送風方向是將冷(熱)風直接吹向人體,使人感到不舒適,尤其對於老人、病人或體弱者是很不利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吸頂式空調器,它的空內機是安置於室內天花板上,其送風方向是沿著天花板的平面向四周擴散,從而完美地克服了現有空調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按下面的方法實現的吸頂式空調器包括室外機和室內機,其中室內機由殼體、冷熱交換器、送風葉輪組成,殼體上部設有吸頂安裝孔,殼休的側面有迴風口和送風口,殼體底部設有集水槽,槽內有水泵,水泵與出水管聯通,送風葉輪置於冷熱變換器的兩側或中央,殼體的下部設有裝飾燈。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1、不佔用室內的使用面積。
2、裝飾燈不僅起照明作用,還能美化室內空間。
3、送風方向是治天花板平面向四周擴散,形成對流狀態,使人感到舒適,為了特殊需要,送風方向還能直接向下送風。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吸頂式空調器實施例1結構圖。
圖2
圖1的俯視圖。
圖3吸頂式空調器實施例2結構圖。
圖4圖3的俯視圖。
圖中1殼體、2冷熱交換器、3送風葉輪、4水泵、5電動機、6吸頂安裝孔、7水泵開關、8裝飾燈、9迴風口、10送風口、11信號接收器、12出水管、13集水槽。
圖1、圖2所示的吸頂式空調器,由殼體1、冷熱交換器2、送風葉輪3組成,殼體1的上部設有吸頂安裝孔6,通過安裝孔6將空調器安置於天花板上,殼體1的側面設有迴風口9和送風口10,殼體1的底部設有集水槽13,槽內有水泵4,水泵與出水管12相聯通,送風葉輪3置於冷熱交換器2的兩則。工作時,電動機5帶動送風葉輪3,冷熱風將通過送風口10沿天花板平面向四周擴散,形成室內空氣的對流,回流的風將通過迴風口9進入冷熱交換器2。工作中,集水槽13內集滿冷凝水,由水泵4通過出水管12將冷凝水排出室內,在殼體1的下表面還設有裝飾燈,起照明和裝飾室內空間的雙重作用。
圖3、圖4所示的吸頂式空調器,其送風葉輪3安置在冷熱交換器2的中央,其送風口10位於裝飾燈8的周邊,這種空調器的迴風口9和送風口10是可逆的,當送風葉輪3正轉是,冷熱風從送風口10吹出,當送風葉輪3逆轉時,冷熱風則從迴風口9吹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吸頂式空調器的外形可製作成方形、園形、或其他形狀。
權利要求1.一種吸頂式空調器,包括室外機和室內機,其中室內機由殼體1、冷熱交換器2、送風葉輪3組成,其特徵在於殼體1的上部設有吸頂安裝孔6;殼體1的側面設有迴風口9和送風口10;殼體1的底部設有集水槽13,槽內有水泵4;殼體的下表面設有裝飾燈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送風葉輪3安置在冷熱交換器2的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頂式空調器,其特徵在於送風葉輪3安置在冷熱交換器2的中央,送風口設在裝飾燈的周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頂式空調器,由殼體、冷熱交換器、送風葉輪組成,殼體上部設有吸頂安裝孔,殼體的側面有迴風口和送風口,底部設有集水槽,槽內有水泵,送風葉輪置於冷熱交換器的兩側或中央、殼體下表面設有裝飾燈,本實用新型不佔有室內使用面積,裝飾燈具有照明和美化室內空間的雙重作用,送風方向沿天花板平面向四周擴散,形成對流狀態,使人感覺舒適。
文檔編號F24F3/06GK2311716SQ9721437
公開日1999年3月24日 申請日期1997年5月7日 優先權日1997年5月7日
發明者呂剛 申請人:呂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