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可能成為我們的第六感官
2024-09-30 17:14:11 1
編者按: 丹·卡普蘭(Dan Kaplan )幫助初創公司講述他們的故事,他在博客 Threading撰寫關於 市場營銷、講故事和增長 的文章,並準備推出一個名為 Dispatches From The Future的播客以探討人類的未來。
我們周遭的世界裡充斥著各種各樣五官無法偵測到的信號。跟某些種類的蛇不同,我們的肉眼無法看到紅外線;不像是鴨和鵝,我們天生無法感知到磁場。不過,人類擁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大腦,長久以來我們就藉此增強自己五種基本的感官。
儘管你可以說這個過程一直可以追溯到語言的誕生,但當用於導航的羅盤在公元 11 世紀的中國宋代被投入使用時,這件事才開始變得認真起來。在取得這項突破性進展的情況下,人類突然之間就可以使用一種技術來彌補自身無法感知磁場的先天不足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人類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場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生活。
超感官設備的開發在科學革命爆發後開始加速,並在我們發現電磁波和接著發明無線電之後正式起飛。有了無線電,我們不僅搞清楚了如何廣播電磁頻率,而且開發了操縱它們所需的技術。
不過,人類外部第六感官的開發進程是在 2007 年邁出第一大步的,當時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走上 Macworld 的舞臺,為我們開啟了現代智慧型手機的時代。
把智慧型手機的核心功能跟推送通知、正確的數據集以及軟體(它們在把原始數據實時轉換為有用的信息方面是必要的)結合起來,我們就得到了強大第六感官的配方。
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對周遭世界一種更加豐富多彩的意識,其介質是網際網路和智能設備。換句話說,我們的手機加上網際網路再加上正確的軟體,它們協同工作便能「感知」到滲透在我們周圍環境中的數據,並以推送通知的形式把這些數據呈現為我們可以看到的信息。其結果就是,你能感受到的震動或者是可以聽到的通知鈴聲。為了具體說明這件事,讓我們來考察一下 Foursquare、Facebook 以及 Google Now。
Foursquare、Facebook的附近好友以及 Google Now
Foursquare籤到功能。 儘管 Foursquare 為了保持用戶粘性進行了長期的鬥爭,但這款應用利用籤到功能打造了世界上最豐富、最精確的地理位置在線資料庫。當你註冊 Foursquare 最新版本的應用時,它還會鼓勵你分享自己最喜愛美食和活動的數據。
這樣,當你靠近一家提供你鍾愛美食的餐廳,一家調配你最喜愛雞尾酒的酒吧,或者是任何擁有你可能喜愛事物的地點,Foursquare 就會發送一條推送通知讓你知道它們的存在。
為了實現這一切,Foursquare 把自己的資料庫、來自用戶手機的 GPS 信息以及它的獨特算法結合在一起,讓你能夠知道無法通過五官感知的周遭世界。你無須開口,Foursquare 就能實時完成這些事情。
其結果是,我們對實體世界擁有了一種數位化增強感官。
Facebook的附近好友功能感知我們的社會化環境。 雖然 Facebook 的數據和當前算法存在弱點,從而限制了附近好友功能的實用性,但它是一種具有潛力的概念:如果 Facebook 能夠更好地了解我們的關係,它就能在親密好友位於附近的時候發出提醒,並告訴我們好友當前在做什麼事情。
如果 Facebook 能夠搞清楚怎樣在我們感興趣的人位於附近時發出提醒——我們並不知道那些人的存在,但有可能從彼此會面中受益——那麼它將變得真正有趣起來(以及更具侵入性)。
其結果是,我們獲得了對社會化環境的一種數位化增強感官。
GoogleNow感知其他所有一切。 如果你使用谷歌的服務來驅動自己的大部分數位化生活,那麼 GoogleNow 會挖掘你的日曆、電子郵件、地理位置、搜索歷史以及一天中的各個時間段,向你提供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實用提醒信息。
要去參加一場會議,而交通高峰會在你計劃動身前到來?這裡有一則通知,提醒你在正確的時間段出行。你購買的商品剛剛發貨了?這裡有一則通知,告訴你何時去收貨。
取決於你對谷歌意圖的看法,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對自己生活的前瞻性分析十分可怖。如果它不是如此實用的話,說不定你還會大發雷霆呢。
智慧型手機推送通知仍處在原始階段
就像熱戀中不停查看手機的人會告訴你的那樣,智慧型手機的通知是一種滋擾,有的時候甚至堪稱災難。這在一定程度上源於這樣一個事實,大部分推送通知是被明確設計成打斷你正在做的事情,然後推廣一些涉及企業利益的東西:「購買這個!回來使用我們的應用!來看看我們最新的虛擬利劍!」
事實上,推送通知遠稱不上有用,它們很多(如果不是絕大多數的話)實際上傷害了我們,讓我們自娛自樂、缺席以及忽視從我們身邊流逝的生命時刻。
應該有另外一個世界,其中推送通知能夠真正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但我們還沒有進入那個世界。有了 Apple Watch 及其突破性的「Taptic Engine」之後,這一切都開始發生變化。在這裡科普一下 Taptic Engine 的概念,這是 Apple Watch 具備的一項功能,它能夠在設備收到通知信息後給予用戶手腕觸覺反饋。
儘管起著這種累贅、顯得過於技術化的名字,但 Taptic Engine 正是讓 Apple Watch 與眾不同的特性。如果沒有 Tapic Engine,Apple Watch 只是一件漂亮的數位化飾品。有了它,這款設備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突破性的 Tapic Engine
由於你不是攜帶 AppleWatch 而是把它佩戴在身上,TapicEngine 在你頭腦和推送通知信息之間創建的連接要更加直接和親密:設備不是在你口袋裡振動,也不是從你錢包裡發出幹擾注意力的鈴聲,而是在你的手腕上提供一種微妙的觸覺反饋。
你可以試想一下:手腕上的一款設備使用範圍廣泛的在線數據集和觸覺感官實時向你發出提醒,而那些信息是你在其他情境下可能無法感知到的。
Apple Watch 可以分析來自於時鐘和加速度計的數據,然後在你坐了太長時間時發出提醒。在得到其他可穿戴設備(比如 Spire 或者 Lumo Lift)的一些幫助後,它還可以告訴你呼吸模式顯示出緊張跡象或者是身體姿勢不正確。
這方面的信息有一些能夠幫助你變得更加健康,而另一些則事關生死。比如,假設你是糖尿病患者,那你可以將 Apple Watch 搭配可穿戴式血糖儀進行使用,從而在血糖水平出現令人擔憂的問題時獲得提醒。
當擁有獨特數據集訪問權限的第三方服務開始發掘這其中的潛力時,這些 Taptic 通知會變得更加有趣。
想像一下,你身在堪薩斯城的一個新街區,現在是午餐時間。在你四處走動的時候,Apple Watch 可以發送觸覺反饋,向你推薦附近以排骨聞名的餐廳。當你大快朵頤走出餐廳後,你又得到了一個反饋,一位好友正身在這條路上的一家咖啡館。你點觸自己的手錶,對方的手錶就會向其發出觸覺反饋,提醒你就在他(或她)的附近。
當你和好友一起漫步時,天氣預報應用 Dark Sky 提醒你暴雨即將來臨。就在你考慮到室內避雨時,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發來緊急提醒。你抬起手腕看了一下,原來是針對未來兩小時的龍捲風警報。
這裡面的想法你懂的。
其中的不利之處呢,正如 《紐約時報》的法哈德·曼約奧(Farhad Manjoo) 和 BackChannel 的史蒂芬·利維(Steven Levy) 指出的,就在於 Apple Watch 打開了永不停歇的觸覺反饋的閘門,進一步幹擾你早已經不堪重負的注意力。
但通過一些智能和上心的調整,你可以設置這個處於萌芽狀態的第六感官只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幹擾:你通過 Lyft 叫的車要到了;你的心律快得不正常;你的呼吸模式表明自己很焦慮;你需要休息一下,做一些緩慢的深呼吸。
從 Apple Watch 到智人 2.0
儘管人類的未來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陷阱,但有一件事情似乎很有可能發生。如果我們能夠在不搞砸所有事情的情況下挺過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那麼我們這個物種將繼續進化下去。
一些預言人士認為,這種進化將以有自我意識的人工智慧的形式到來。我覺得,我們的技術將穩步融合到我們的生理構造當中,而下一代人類將是人和機器的緊密融合體。
沿著這條進化軌跡,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需要首先成為現實,但它們 已經開始發生 。最終,我們的身體和頭腦將裝滿各種硬體和軟體,它們能夠把我們跟數位化世界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到了那個時候,AppleWatch 及其突破性的 TapicEngine 將已經是遙遠的記憶,就像今天我們看待 布萊切利園(Bletchley Park)的早期計算機 一樣。
但是,當未來人類回首往事以及討論我們如何從今天走到那一步時,Apple Watch 連同各種相關應用和技術將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早期一步。
正如 Apple Watch 本身展示的那樣,人類擁有一種固有的、通過數位技術實現的第六感官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