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燙手到凍手?夏天玩手機最痛苦的事終於被它解決了……
2023-04-25 09:17:59 4
最近的手機圈很有意思,除了高端旗艦大秀操作外,中端機們也紛紛開卷。前有一加把天璣9000幹到2千價位,後有紅米首 發驍龍7+Gen2,各個都是性能小鋼炮。
但性能的增強也會帶來新的問題,隨著天氣轉暖,手機也越來越容易發熱,甚至燙手,對這些主打遊戲體驗的手機來說簡直是致命打擊。更別提iPhone這種自帶散熱短板的機器了……
就拿泡哥新買的某新款天璣9000中端機來說,在室溫下開最 高畫質幀率玩半小時《原神》,起初還算流暢,還沒到十分鐘就明顯能感受到手機在變熱,遊戲畫面也開始出現卡頓掉幀的情況,只過了15分鐘就觸發了溫度牆,幀率降到了45fps左右。
經過半小時的遊戲後,測得平均幀率51.8fps,此時手機屏幕溫度達到了44.2℃,背部最 高溫處竟高達45.6℃。
這樣的問題相信大家都遇到過,除了廠商本身對晶片的優化調教有待加強外,各種「手機散熱器」就成為了很多手遊玩家們的選擇。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散熱背夾,雖然效果不錯,但大多數產品都做得比較笨重,夾住手機後還會遮擋音量、電源按鍵等,十分影響使用體驗,一度讓泡哥非常抗拒這類產品……
或許是受到了蘋果MagSafe技術的啟發,能直接吸附在手機背面的磁吸散熱器出現了,就比如最近發布的紅魔磁吸散熱器4 Pro,在有著強悍散熱性能的同時,還解決了傳統散熱背夾的諸多痛點。
紅魔磁吸散熱器4 Pro在外觀設計上和傳統散熱器很像,但省去了背夾部分,所以整體更加小巧,重量90g,安裝到手機上後也不至於成為累贅。兩側也不擋手,線纜位置可以隨意調節,基本不影響遊戲體驗。
它的設計語言還是紅魔標誌性的電競、賽博風,外殼為透明的黑色,並設計成了渦輪的形狀,正中是紅魔LOGO。內部風扇和散熱鰭片則是紅色的鋁合金,在沉穩中透出一點狂野。這款散熱器採用了懸浮風道設計,熱量導出效率提升33%,7葉高速風扇轉速可達5400轉/分鐘。
當然,紅魔作為主打電競的品牌,RGB也是少不了的,透過外殼可以看到一圈白色的燈環,內置12顆RGB燈,信仰拉滿,戰鬥力瞬間+500……
另一面的半導體部分外殼為金屬材質,結實耐用,底部則是高效率高熱矽膠,導熱效率提升27%,且不會對手機外殼造成傷害。
在矽膠內部還有一圈強磁矩陣,可以牢固地吸附在支持MagSafe的iPhone上,吸力很大,怎麼晃都不會掉。
如果你是安卓用戶,紅魔還附贈了引磁片和背貼,吸附效果依舊很強。不挑機器,值得好評。
紅魔磁吸散熱器4 Pro搭載了紅魔第四代半導體變頻製冷技術,內置了一塊40*40mm、目前業內面積最大的TEC半導體,而且功率高達30W,最 低可以降溫至-9℃(矽膠表面)。
具體效果如何呢?我們先來波空載測試,在未開啟散熱器時,其表面溫度為24.4℃,開啟降溫15秒後溫度降至4.5℃,20秒左右就已經降到了-2℃,隨後則穩定保持在-5℃左右。
這樣的散熱效果還是很猛的,那實機測試如何呢?咱們還是拿前面那臺天璣9000中端機裝上散熱器進行測試。
同樣在最 高畫質特效和60幀模式下玩半小時《原神》,雖然幀率曲線還存在一定波動,但整體比剛才穩太多了,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保持在55fps以上,半小時遊戲平均幀數達到了58.8fps。
此時測得手機屏幕最 高溫度33.2℃,背部最 高溫度32.6℃。比未使用散熱器降了十幾度,效果顯而易見。
這款散熱器還內置紅魔Redmagic AI溫控算法,可以實時監測手機電池溫度,自動調整散熱器功率,避免手機電池出現過熱過冷的情況,不用擔心影響電池壽命。
當然它作為散熱風扇發出噪聲是在所難免的,在紅魔磁吸散熱器4 Pro運行過程中,開啟最大轉速後在近距離測得噪聲為61dB,雖然能明顯感受到聲音,但不會對耳朵造成什麼影響。
此外,它還支持連接手機端的「紅魔裝備庫」APP,可以在手機上對其進行風扇轉速調節和燈效調節等,可以根據你的喜好打造出最適合你的使用狀態。
總的來說,紅魔磁吸散熱器4 Pro帶給我的體驗還是相當完備的,它不僅有著更強的散熱性能帶來的高效散熱體驗,磁吸式的安裝方式也更加輕巧,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同時它的外觀設計及RGB燈效也帶來了不錯的顏值,可以說是一款沒有短板的手機散熱器,如果你在夏天玩遊戲時想給手機降降溫,它或許將是個靠譜的好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