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線盤結構以及電暖器的製造方法
2023-12-12 06:42:27 3
繞線盤結構以及電暖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繞線盤結構以及電暖器,涉及電暖器【技術領域】。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繞線盤不具有隱藏功能的電暖器易被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的技術問題。該繞線盤結構包括外殼、繞線體以及滑動連接結構,其中:繞線體通過滑動連接結構與外殼形成滑動連接;外殼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繞線體能通過滑動連接結構相對於外殼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處於收合位置的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上的電源線嵌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內;處於展開位置的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上的電源線位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之外且裸露出外殼。該電暖器包括本發明提供的繞線盤結構。本發明用於提高電暖器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繞線盤結構以及電暖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電暖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繞線盤結構以及設置該繞線盤結構的電暖器。
【背景技術】
[0002]電暖器是一種重要的取暖設備,電源線是為電暖器的用電裝置供電的器件,電源線包括由用電裝置引出的電線以及與電線電連接的電插頭。
[0003]為了使電源線不佔用較多空間,電暖器的外殼上設置有繞線盤,使用完電暖器之後,可以將電源線纏繞在繞線盤上,避免電源線散亂分布在電暖器周圍。目前,電暖器繞線盤不具有隱藏到電暖器外殼(或稱:殼體)內部的結構。
[0004]本 申請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技術問題:
[0005]現有技術中電暖器突出的繞線盤不具有隱藏功能,使產品外觀不夠整潔和美觀,容易勾住人或其他物體,進而被人等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其中一個目的是提出一種繞線盤結構以及設置該繞線盤結構的電暖器,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繞線盤不具有隱藏功能的電暖器易被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繞線盤結構,包括外殼、繞線體以及滑動連接結構,其中:
[0009]所述繞線體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與所述外殼形成滑動連接;
[0010]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所述繞線體能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相對於所述外殼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0011]處於收合位置的所述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所述繞線體上的電源線嵌於所述收納通孔或所述收納凹槽內;
[0012]處於展開位置的所述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所述繞線體上的電源線位於所述收納通孔或所述收納凹槽之外且裸露出所述外殼。
[0013]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連接結構包括座體,其中:
[0014]所述座體位於所述收納凹槽或所述收納通孔內,且所述繞線體插接在所述座體上且能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0015]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至少一條滑槽以及嵌於所述滑槽內的滑軌,且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兩者其中之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所述滑槽,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所述滑軌。
[0016]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之間嵌入限位結構,其中:
[0017]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時,所述嵌入限位結構卡住所述繞線體。
[0018]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嵌入限位結構包括限位卡扣以及限位孔,其中:
[0019]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兩者其中之一固定連接有所述限位卡扣;
[0020]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所述限位孔;
[0021]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時,所述限位卡扣的頭部嵌於所述限位孔內且與所述限位孔的內壁相抵接。
[0022]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限位卡扣與所述滑軌兩者固定連接或兩者為一體式結構。
[0023]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滑槽的中心線經過所述限位孔的中心,所述座體呈筒狀,所述座體的頂面設置有導向孔,所述滑軌與所述限位卡扣貫穿所述導向孔。
[0024]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繞線盤結構還包括防脫結構,所述防脫結構設置在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之間,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展開位置時,所述防脫結構能卡住所述繞線體。
[0025]在優選或可選地實施例中,所述繞線體包括繞線部以及蓋體部,其中:所述繞線部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與所述外殼形成滑動連接;
[0026]所述蓋體部上設置有能允許所述電源線穿過的走線缺口以及供所述電源線的插頭固定的電插頭插孔。
[002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暖器,包括本發明任一技術方案提供的繞線盤結構。
[0028]基於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
[002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外殼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繞線體能通過滑動連接結構相對於外殼滑動至收合位置,且處於收合位置的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上的電源線嵌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內,由此既避免了電源線散亂分布,又可以在使用完電源線後,將電源線纏繞在繞線體上一併收納在外殼上的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內,當繞線體處於收合位置時,繞線體隱藏在了外殼內,由此避免了繞線體乃至整個繞線盤結構勾住人或其他物體,而被人或其他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繞線盤不具有隱藏功能的電暖器易被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的技術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3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暖器上繞線盤結構內的繞線體從展開位置滑動至收合位置的過程示意圖;
[003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繞線體從收合位置滑動至展開位置時的不意圖;
[003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的外殼與座體之間連接關係的一張示意圖;
[003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的外殼與座體之間連接關係的又一張示意圖;
[003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的外殼與座體之間連接關係的一張剖視示意圖;
[0036]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的繞線體與滑軌、限位卡扣之間連接關係的不意圖;
[0037]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繞線體與滑軌、限位卡扣之間連接關係的一張不意圖;
[0038]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繞線體與滑軌、限位卡扣之間連接關係的一張不意圖;
[0039]附圖標記:1、外殼;11、收納凹槽;110、過線孔;2、繞線體;21、繞線部;22、蓋體部;221、走線缺口 ;222、電插頭插孔;223、導向槽孔;3、滑動連接結構;31、座體;32、滑槽;33、滑軌;34、嵌入限位結構;341、限位卡扣;342、限位孔;35、導向孔;36、防脫結構;361、防脫扣;362、防脫槽孔;4、電源線;41、電線;42、電插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可以參照附圖圖1?圖8以及文字內容理解本發明的內容以及本發明與現有技術之間的區別點。下文通過附圖以及列舉本發明的一些可選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優選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任何技術特徵、任何技術方案均是多種可選的技術特徵或可選的技術方案中的一種或幾種,為了描述簡潔的需要本文件中無法窮舉本發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術特徵以及可替代的技術方案,也不便於每個技術特徵的實施方式均強調其為可選的多種實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可以將本發明提供的任一技術手段進行替換或將本發明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特徵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新的技術方案。本實施例內的任何技術特徵以及任何技術方案均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該包括本領域技術人員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術方案以及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本發明提供的任意兩個或更多個技術手段或技術特徵互相進行組合而得到的新的技術方案。
[004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結構緊湊、使用方便,不易被撞擊而引起電暖器倒地的繞線盤結構以及設置該繞線盤結構的電暖器。
[0042]下面結合圖1?圖8對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更為詳細的闡述。
[0043]如圖1?圖8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繞線盤結構,包括外殼1、繞線體2以及滑動連接結構3,其中:
[0044]繞線體2通過滑動連接結構3與外殼I形成滑動連接。
[0045]外殼I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 (優選為收納凹槽11),繞線體2能通過滑動連接結構3相對於外殼I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0046]處於收合位置的繞線體2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2上的電源線4嵌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內。
[0047]處於展開位置的繞線體2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2上的電源線4位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之外且裸露出外殼I。
[004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中,外殼I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繞線體2能通過滑動連接結構3相對於外殼I滑動至收合位置,且處於收合位置的繞線體2以及纏繞或容納於繞線體2上的電源線4嵌於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內,由此既避免了電源線4散亂分布,又可以在使用完電源線4後,將電源線4纏繞在繞線體2上一併收納在外殼I上的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內,當繞線體2處於收合位置時,繞線體2隱藏在了外殼I內,由此避免了繞線體2乃至整個繞線盤結構勾住人或其他物體,而被人或其他移動物體帶動引起電暖器倒地、損壞。
[0049]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滑動連接結構包括座體31,其中:
[0050]座體31位於收納凹槽11或收納通孔內,且繞線體2插接在座體31上且能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0051]座體31可以與收納凹槽11的底面或側壁固定連接。或者,座體31可以與收納通孔的內壁固定連接。
[0052]插接結構形成的滑動連接,具有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的優點。
[0053]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滑槽32以及嵌於滑槽32內的滑軌33,且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之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滑槽32,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滑軌33。
[0054]滑槽32與滑軌33形成的滑動連接不僅具有良好的導向性,而且互相滑動的兩部件之間接觸面積小、滑動過程中摩擦力小。
[0055]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繞線體2與座體31之間嵌入限位結構34,其中: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時,嵌入限位結構34卡住繞線體2。
[0056]嵌入限位結構34可以避免處於收合位置的繞線體2自行從收合位置離開,導致在不需要使用電源線4的情況下繞線體2突出外殼I。
[0057]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嵌入限位結構34包括限位卡扣341以及限位孔342,其中:
[0058]繞線體2與座體31兩者其中之一固定連接有限位卡扣341。
[0059]繞線體2與座體31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限位孔342。
[0060]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時,限位卡扣341的頭部嵌於限位孔342內且與限位孔342的內壁相抵接。
[0061]當然,嵌入限位結構34的實現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嵌入限位結構34可以包括第一限位卡扣以及第二限位卡扣,其中:繞線體2固定連接有第一限位卡扣。座體31固定連接有第二限位卡扣。
[0062]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時,第一限位卡扣以及第二限位卡扣兩者相掛接。
[0063]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嵌入限位結構34包括與繞線體2固定連接的限位卡扣341以及設置在座體31上的限位孔342,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時,限位卡扣341的頭部嵌於限位孔342內且與限位孔342的內壁相抵接。
[0064]限位卡扣341與限位孔342形成的嵌入限位結構34的結構比較簡單,將繞線體2滑動到位後即可形成鎖定且形成鎖定後可以對繞線體2施加較小的拉力解除鎖定,以便於繞線體2突出外殼1,將電源線4拉出。
[0065]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限位孔342可以為圓孔,限位卡扣341的頭部可以呈圓柱狀或球狀。圓孔以及頭部呈圓柱狀或球狀的限位卡扣341不僅便於製造、加工,而且限位孔342與限位卡扣341兩者形成鎖定結構以及解除鎖定結構的過程中無關的幹涉較少,有利於延長兩者的使用壽命。
[0066]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限位卡扣341與滑軌33兩者固定連接或為一體式結構。該結構有利於提高限位卡扣341與滑軌33的使用壽命。限位卡扣341與滑軌33兩者的製作材料可以採用塑料。
[0067]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滑槽32的中心線經過限位孔342的中心。該結構中限位卡扣341的頭部可以滑過滑槽32以及滑槽32與限位孔342之間的間隔後嵌於限位孔342內,滑槽32與限位孔342之間的間隔對限位卡扣341的頭部提供的一點阻擋力可以給予推動繞線體2的人手一定反作用力,起到一定提示作用。
[0068]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座體31呈筒狀,且其頂面設置有導向孔35,滑軌33與限位卡扣341貫穿導向孔35。導向孔35具有一定導向作用,頂面可以增強座體31的強度。
[0069]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繞線盤結構還包括防脫結構36,防脫結構36設置在座體31與繞線體2之間,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展開位置時,防脫結構36能卡住繞線體2。
[0070]防脫結構36的具體實現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防脫結構36可以包括防脫扣361以及防脫槽孔362,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展開位置時,防脫扣361嵌於防脫槽孔362內且與防脫槽孔362的內壁相抵接。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之一設置有防脫扣361,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防脫槽孔362。
[0071]防脫扣361以及防脫槽孔362形成的防脫結構36不僅結構簡單,便於製造、加工,而且防脫扣361以及防脫槽孔362兩者形成防脫結構36以及解除防脫結構36的防脫作用時不是太費力,這樣有利於繞線體2的拆裝。
[0072]防脫結構36可以包括第一防脫扣以及第二防脫扣,座體31設置有第一防脫扣,繞線體2設置有第二防脫扣。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展開位置時,第一防脫扣與第二防脫扣相掛接。
[0073]當然,防脫結構36也可以包括第一錐面以及第二錐面,座體31設置有第一錐面,繞線體2設置有第二錐面。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展開位置時,第一錐面與第二錐面相抵接。防脫結構36的具體實現方式有多種,只要可以實現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展開位置時能卡住繞線體2即可。
[0074]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滑動導向結構,滑動導向結構包括導向槽孔223以及導向凸起,其中:
[0075]導向凸起插接在導向槽孔223內且能沿繞線體的滑動方向在導向槽孔223內滑動。
[0076]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之一設置有至少一個導向凸起,座體31與繞線體2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至少一個導向槽孔223。
[0077]上述結構不僅便於插接安裝,而且導向效果比較理想。
[0078]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繞線體2包括繞線部21以及蓋體部22,其中:繞線部21通過滑動連接結構3與外殼I形成滑動連接。
[0079]蓋體部22上設置有能允許電源線4穿過的走線缺口(也可以設置為走線孔)221以及供電源線4的插頭固定的電插頭插孔222。
[0080]本實施例中蓋體部22可以固定連接在繞線體2的其中一端,蓋體部22優選為固定連接在繞線體2背離收納凹槽11底面的一端。
[0081]繞線體2相對於座體31滑動至收合位置時,蓋體部22遮擋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的埠且蓋體部22背離繞線體2的表面與外殼I相平齊。
[0082]蓋體部22不僅對繞線部21以及纏繞或容納於所述繞線體2上的電源線4具有保護作用,而且蓋體部22也方便人手抓拿便於繞線體2的安裝。
[0083]作為優選或可選地實施方式,電源線4包括由用電裝置引出的電線41以及與電線41電連接的電插頭42,電線41的其中一部分纏繞於繞線體2上,電線41的其中另一部分經過走線缺口 221且與電插頭42電連接。抓住電插頭42可以將繞線體2從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11內拔出,使之突出外殼1,進而可以解開或拿出電線41。
[0084]電插頭插孔222為電插頭42提供了安放位置,避免了電插頭42的插針裸露。電插頭插孔222的電插頭插入埠可以位於蓋體部22的外表面,也可以位於蓋體部22的內表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暖器,包括本發明任一技術方案提供的繞線盤結構。由於本發明提供的繞線盤結構具有上述優點,當其應用在電暖器上時,可以有效地避免電暖器因為繞線盤被被人或移動的外物帶動而引發電暖器倒地、損壞。
[0085]本實施例中電暖器可以為電熱膜電暖器。電熱膜電暖器具有佔用空間小,便於在室內移動的優點,適宜應用本發明以減小其因為繞線盤被人或移動的外物帶動而引發電暖器倒地、損壞。
[0086]當然,本發明提供的繞線盤結構也可以應用於電暖器之外的其他家用電器上。
[0087]上述本發明所公開的任一技術方案除另有聲明外,如果其公開了數值範圍,那麼公開的數值範圍均為優選的數值範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優選的數值範圍僅僅是諸多可實施的數值中技術效果比較明顯或具有代表性的數值。由於數值較多,無法窮舉,所以本發明才公開部分數值以舉例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並且,上述列舉的數值不應構成對本發明創造保護範圍的限制。
[0088]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詞語來限定零部件的話,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知曉:「第一」、「第二」的使用僅僅是為了便於描述上對零部件進行區別如沒有另行聲明夕卜,上述詞語並沒有特殊的含義。
[0089]同時,上述本發明如果公開或涉及了互相固定連接的零部件或結構件,那麼,除另有聲明外,固定連接可以理解為:能夠拆卸地固定連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釘連接),也可以理解為:不可拆卸的固定連接(例如鉚接、焊接),當然,互相固定連接也可以為一體式結構(例如使用鑄造工藝一體成形製造出來)所取代(明顯無法採用一體成形工藝除外)。
[0090]另外,上述本發明公開的任一技術方案中所應用的用於表示位置關係或形狀的術語除另有聲明外其含義包括與其近似、類似或接近的狀態或形狀。本發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個單獨的組成部分組裝而成,也可以為一體成形工藝製造出來的單獨部件。
[0091]最後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範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外殼、繞線體以及滑動連接結構,其中: 所述繞線體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與所述外殼形成滑動連接; 所述外殼上設置有收納通孔或收納凹槽,所述繞線體能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相對於所述外殼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處於收合位置的所述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所述繞線體上的電源線嵌於所述收納通孔或所述收納凹槽內; 處於展開位置的所述繞線體以及纏繞或容納於所述繞線體上的電源線位於所述收納通孔或所述收納凹槽之外且裸露出所述外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連接結構包括座體,其中: 所述座體位於所述收納凹槽或所述收納通孔內,且所述繞線體插接在所述座體上且能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以及展開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至少一條滑槽以及嵌於所述滑槽內的滑軌,且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兩者其中之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所述滑槽,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至少一條所述滑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連接結構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之間嵌入限位結構,其中: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時,所述嵌入限位結構卡住所述繞線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嵌入限位結構包括限位卡扣以及限位孔,其中: 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兩者其中之一固定連接有所述限位卡扣; 所述繞線體與所述座體兩者其中另一設置有所述限位孔; 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收合位置時,所述限位卡扣的頭部嵌於所述限位孔內且與所述限位孔的內壁相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卡扣與所述滑軌兩者固定連接或兩者為一體式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滑槽的中心線經過所述限位孔的中心,所述座體呈筒狀,且所述座體的頂面設置有導向孔,所述滑軌與所述限位卡扣貫穿所述導向孔。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繞線盤結構還包括防脫結構,所述防脫結構設置在所述座體與所述繞線體之間,所述繞線體相對於所述座體滑動至展開位置時,所述防脫結構能卡住所述繞線體。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繞線盤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繞線體包括繞線部以及蓋體部,其中: 所述繞線部通過所述滑動連接結構與所述外殼形成滑動連接; 所述蓋體部上設置有能允許所述電源線穿過的走線缺口以及供所述電源線的插頭固定的電插頭插孔。
10.一種電暖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繞線盤結構。
【文檔編號】F24D19/00GK104154589SQ201410419343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5日
【發明者】白相星, 朱茜, 王紅兵, 廖泓斌, 陳偉, 陳佳兵, 張毅, 謝瑞良, 潘澤勇, 鄧志龍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