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2:41:2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屬於玻璃纖維生產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行玻璃纖維成型拉絲作業工序所用的塗油器,由油盒及塗油輥及傳動裝置等主要部件組成,塗油盒一般採用雙層浸沒式或單層塗刮式,傳動方式通常採用鏈傳動或調速電機直連傳動;由調速電機帶動鏈條或直連塗油輥順玻纖絲引絲方向轉動,油槽內的浸潤劑通過浸沒或塗刮方式均勻地塗布在塗油輥上,再將之塗附於玻纖絲表面;雙層浸沒式因浸潤劑在塗油輥下方,油輥底部浸泡在油槽裡與浸潤劑接觸面大,塗敷效果好,但無塗油輥清潔功能,鏈傳動方式實際應用中存在維修量大、傳動不平穩問題;而調速電機直連方式,對塗油器工藝排布尺寸有要求,佔位較大,拉絲漏板橫排困難,為此,我們提供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通過增加了旋轉電機、旋轉軸、油槽塗油板與塗油輥刮板結合設計,使得油槽塗油板與塗油輥刮板的角度能夠調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改變與塗油輥的角度,有效減少了粘輥的現象,有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了機器的實用性,通過PVC遮擋抽拉板的設計,能夠防止浸潤劑的外濺,且方便拆卸安轉,增加多孔清洗噴頭的應用,使得塗油裝置清洗方便,增加減震材料、減震底座,使得塗油裝置傳動更穩定,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底部一側設有進油口,所述油箱底部另一側設有排油口,所述油箱內腔底部設有油槽塗油板,所述油槽塗油板中部設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通過連接軸連接旋轉電機,所述連接軸貫穿所述油箱一側,所述油槽塗油板一側連接油槽穩流擋板,所述油槽塗油板一側設有塗油輥刮板,所述塗油輥刮板一側設有刮板壓緊塊,所述一側上方設有塗油輥,所述塗油輥內腔設有與之固定連接的轉軸,所述轉軸一側貫穿所述油箱連接變頻電機,所述油箱頂部設有遮擋抽拉板,所述遮擋抽拉板上方設有多孔清洗噴頭。
進一步而言,所述油槽塗油板、塗油輥刮板與刮板壓緊塊通過螺栓連接。
進一步而言,所述旋轉電機與變頻電機底部均設有減震底座,所述旋轉電機與變頻電機均與所述油箱的接觸處設有減震材料。
進一步而言,所述油箱兩側壁上設有與遮擋抽拉板匹配的抽拉孔,所述遮擋抽拉板一側設有拉動扶手,所述遮擋抽拉板為PVC材質。
進一步而言,所述多孔清洗噴頭頂部連接進水管。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了旋轉電機、旋轉軸、油槽塗油板與塗油輥刮板結合設計,使得油槽塗油板與塗油輥刮板的角度能夠調節,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改變與塗油輥的角度,有效減少了粘輥的現象,有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了機器的實用性,通過PVC遮擋抽拉板的設計,能夠防止浸潤劑的外濺,且方便拆卸安轉,增加多孔清洗噴頭的應用,使得塗油裝置清洗方便,增加減震材料、減震底座,使得塗油裝置傳動更穩定。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主視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玻璃纖維塗油裝置左視結構圖。
圖中標號:1、油箱;2、進油口;3、排油口;4、油槽塗油板;5、旋轉軸;6、連接軸;7、旋轉電機;8、油槽穩流擋板;9、塗油輥刮板;10、刮板壓緊塊;11、塗油輥;12、轉軸;13、變頻電機;14、遮擋抽拉板;15、多孔清洗噴頭;16、螺栓;17、減震底座;18、減震材料;19、拉動扶手;20、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圖2所示,包括油箱1,為玻璃纖維塗油提供了操作空間,所述油箱1底部一側設有進油口2,用於控制輸送浸潤劑,所述油箱1底部另一側設有排油口3,用於排出使用過後的浸潤劑,所述油箱1內腔底部設有油槽塗油板4,用於控制浸潤劑對塗油輥11上的玻璃纖維塗油方向,所述油槽塗油板4中部設有旋轉軸5,起到帶動油槽塗油板4旋轉,來改變油槽塗油板4與塗油輥11的角度,所述旋轉軸5通過連接軸6連接旋轉電機7,為旋轉軸5旋轉提供了動力支持,所述連接軸6貫穿所述油箱1一側,結構合理,且作為旋轉軸5與旋轉電機7的連接媒介,所述油槽塗油板4一側連接油槽穩流擋板8,使得油箱1底部進入的浸潤劑在不發生激流,影響流經油槽塗油板4的漫流幕布均勻狀態,所述油槽塗油板4一側設有塗油輥刮板9,用於清除塗油輥11上的浸潤劑膜皮或其它雜物,所述塗油輥刮板9一側設有刮板壓緊塊10,起到固定並保護塗油輥刮板9的作用,所述油槽塗油板4一側上方設有塗油輥11,用於支撐輔助玻璃纖維,所述塗油輥11內腔設有與之固定連接的轉軸12,帶動塗油輥11工作,所述轉軸12一側貫穿所述油箱1連接變頻電機13,為轉軸12轉動提供了動力支持,所述油箱1頂部設有遮擋抽拉板14,能夠防止浸潤劑的外濺,且方便拆卸安轉,所述遮擋抽拉板14上方設有多孔清洗噴頭15,使得塗油裝置清洗方便。
所述油槽塗油板4、塗油輥刮板9與刮板壓緊塊10通過螺栓16連接,方便拆卸,易於維修,所述旋轉電機7與變頻電機13底部均設有減震底座17,所述旋轉電機7與變頻電機13均與所述油箱1的接觸處設有減震材料18,減少電機工作時的震動,實現動力平穩傳遞需求,還可減少傳動噪音,所述油箱1兩側壁上設有與遮擋抽拉板14匹配的抽拉孔,作為遮擋抽拉板14的安裝媒介,所述遮擋抽拉板14一側設有拉動扶手19,方便人們進行對遮擋抽拉板14抽出與插入,所述遮擋抽拉板14為PVC材質,質量輕,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且價格低廉,易清洗,所述多孔清洗噴頭15頂部連接進水管20,作為清洗水的進入媒介。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關閉遮擋抽拉板14後,變頻電機13驅動轉軸12帶動塗油輥11沿玻纖絲引絲方向轉動,浸潤劑從油箱1底部進入在油槽塗油板11形成一道幕流,以較大接觸面與塗油輥11接觸,以保證塗油輥11能充分地被浸潤劑塗敷,使其表面形成均勻、穩定的油膜,根據實際需要,利用旋轉電機7驅動旋轉軸5帶動連接在連接軸6上的塗油輥刮板9旋轉,來調節角度,再利用塗油輥刮板9對塗油輥11上的浸潤劑膜皮或其它雜物進行清除,利用油槽穩流擋板8減少油槽塗油板4的震動,工作結束時,打開遮擋抽拉板14,控制進水管20進水,通過多孔清洗噴頭對油箱1內部進行清洗。
以上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作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