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些要領及要素會讓你練太極事半功倍!
2025-08-02 12:56:08
隨著太極拳在中國一片火爆,現在越來越多的開始接觸太極拳,今天太極拳小編就跟大家談談關於練好太極拳要記住的一些基本要領及幾個要素,就是希望各位拳友,在練習的時候事半功倍,能夠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看看吧。
練好太極拳記住基本要領
在太極拳套路習練的諸多要領中,松、靜、靈、活、守是最基本的技術要領,應該貫穿套路習練的始終。
1.松
在練拳時,全身肌肉和關節韌帶都應處與自然舒展的狀態,使其不受任何拘束和壓迫。用力部位與不用力部位要保持自然開展狀態,嚴格按照動作規格要求,力求做到姿勢正確,進退穩健。
總之,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要防止肌肉僵滯和用生硬造作的拙力。「松」是完成姿勢正確/全身協調、動作舒展、轉換圓活的基礎和保證。
2.靜
在練拳時,思想上儘量排除一切雜念,排除外界幹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思無慮,專心習練,使精神貫注到每個細小的動作中去,做到「意到身隨」。
這樣心靜用意引導動作的練拳方法,可以調節大腦皮層和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增強身體其他個器官的功能。用意引導動作,還能調節呼吸,使意識與動作和呼吸三者緊密結合,達到全身上下和內外全面鍛鍊的效果。
3.靈
練拳時,本體感覺要靈敏,對極其微弱的刺激能做出的反應。因此,如果身體姿勢重心或動作要領稍有不當,很快就能感知,並及時自我糾正。
太極拳動作越輕,用力越小,其敏感性越強。只有當太極拳套路動作相當熟練時,才能向「用意不用力」「一舉一動周身都要輕靈」的方向追求,使動作內外協調順遂,有輕靈圓活之趣。
由於太極拳的動作輕柔、圓活,並有節奏,所以它能使周身氣血暢通無阻,起到恢復和增進健康的作用。練拳時,手掌發脹、指肚有微癢的感覺,就是氣血暢通流注和本體感覺的靈敏反應。
4.活
是指太極拳動作要連貫、圓活、協調,富於變化。動作要以腰為主宰,以腰背帶動四肢,全身上下都在和諧地進行著或小或大,或明或暗,由內及外的圓弧運動。
在拳勢動作中,上下肢始終都要保持自然彎曲狀態,而運行路線也都按不同的曲線反覆變轉,動作姿勢似展非展,曲中求直。
總之,在動作規格正確的基礎上個肢體環節都要做到圓轉自如,輕靈順遂。
5.守
就是意守丹田,穩定重心。在練拳時,四肢動作無論怎麼樣伸縮與轉換,身體都要按照太極拳的基本姿勢要求,做到中正不偏,上下一條線,也就是用意使脊柱節節松沉,虛虛對準,保持垂直狀態,意守丹田氣下沉,虛胸實腹,使重心垂線在支撐面內,身體處於平衡穩定狀態。
練習太極拳要記住這幾個要素
1.明規矩
按規矩練拳,這是任何有經驗的拳師都會要求的。將規矩瞭然於心是練好太極的必備要素。這裡大忌是主觀臆斷。
2.多站樁
未打拳,先站樁。學拳中低階段,堅持站樁效果要遠比練套路好。正確的站樁具有高效養氣、夯實下盤及儘快進入打拳要求的松靜狀態的綜合作用。推薦多站渾圓樁,初學者應當從高樁入手。
3.擺定式
太極拳每個動作完成後的定式都可以擺,屬於樁功的延續。它不僅具有樁功的功效,對熟悉套路動作及其精髓很有幫助。由於太極拳套路動作較多,建議自己精選其中的幾個定式擺。比如:雲手,単鞭等。
4.操單式
千招會不如一招精。當年形意大師郭雲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就是靠操練單式練出來的。練太極也當如此。其實你看太極大師們,都有他們的「太極絕招」。再說,練單式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太極拳有那麼多單式,每次練習有必要把三分之一或以上的精力花在上面。
5.找感覺
不找感覺,等於盲練拳。但感覺是個微妙的東西,言有盡而意無窮,唯有細細體會。
推薦多找這些感覺:大腦放空、骨肉分離、下沉上松、氣貼脊背、沉肩墜肘、松腰松胯、尾閭中正。
注意九大關節
肩、肘、腕、手、腰、胯、膝、踝、腳這九大關節,要松。要不斷地松松松,這是太極者放鬆的必修功課。初學者可特別注意肩和胯的放鬆。站樁放鬆了,並不意味拳架套路也能相應地放鬆。拳架套路放鬆了,並不意味著實用時也能放鬆。
1.脊柱行拳
①脊柱先動;②脊柱如車軸;③頸椎以上領,腰椎以下微微下拔;④還是那句話:找感覺。
2.死扣拳論
古人寫的拳論,如王宗嶽《太極拳論》,武禹襄拳論,等應重點研讀。推薦採用句讀研讀法,背誦法。現代拳師寫的,比較多,可根據自己練習的流派、風格等篩選,不必通通都讀。
3.記下來
練拳的心得,疑惑,感受等都可記錄下來。比如以日記、或隨感的形式。每天不用太多,四五百字足夠。不論是心得還是疑惑,都要具體化,切忌泛泛而論。寫完後與人交流很有幫助。
4.養成判斷的習慣
練自己的拳,形成自己的判斷,這是最貨真價實的。比如看太極書籍、視頻、網絡文章等,能夠有清晰的判斷,不斷強化正確的判斷。注意,是判斷而不是武斷和專斷。大忌是自負。
5.廣泛交流
①認真琢磨師傅的拳理拳法,所以找個明師很關鍵。②有條件,就多與拳友多交流,比如舉行太極沙龍,講座等。
6.不可盡信
聖人尚且不完美,大師也不是全對。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所以你也要有質疑的精神。還是那句話:養成自己的判斷,真的很重要……
7.不要指望太高
靜心練拳就很好,如果非要達成什麼目標,反而有違太極拳的自然精神。老子講「無為之為」,我們都多參悟吧!